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仅供参考,学员可自己选择题目;有些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现代汉语:1、当前广告中“成语新编”之我见2、广告语中的逻辑错误分析3、论汉语广告用语中的同音呼应现象4、对当前企业、商店、商品名称的评议5、女性广告语中的修辞格探析6、报纸文章标题的语法结构类型研究7、汉语名词句的类型和作用研究8、叹词“啊”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9、形容词做宾语的超常搭配分析10、浅论“才”与“就”11、浅论“还”与“更”12、试论“一点儿”和“有点儿”13、谈谈“什么”的否定语用功能(例如:你知道个什么)14、浅议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很西藏”之类的说法)15、试论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词16、试论现代汉语中的字母词17、谈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18、“的”、“地”、“得”分合之我见19、“将……进行到底”句式考察20、“暴、超、巨、狂”类新流行程度副词的考察21、比喻和比拟的比较研究22、构造言外之意的语言技巧初探23、《围城》中比喻的喻体选择艺术探析24、从《第一次亲密接触》谈网络小说的特点25、谈谈北京口语中“这”的语用功能26、汉语表达中性别不对称现象分析27、试论“小姐”一词的语义流变28、浅论“老板”一词的意义演变29、谈谈“二”和“两”的用法差别30、谈谈“没”和“不”用法区别31、浅论“作”和“做”32、谈谈“现在”和“目前”33、辨析“谁是X”和“X是谁”34、商标妙译的艺术刍议35、标语用语与社会文明探析36、祝福语的语义、语用分析37、词语仿拟幽默艺术谈38、小品的幽默艺术分析39、商品说明书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分析40、服务行业礼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分析41、大学生语码转换及其心态调查分析42、汉语亲属称谓变称及其文化背景分析43、汉语社交称谓方式及其文化背景分析44、汉语称谓词语中的缺环现象考察45、“老师”称谓的泛化现象分析46、浅论日韩影视剧对社会流行语之影响47、中国人起名的语言艺术探析48、汉语人名的文化意义论析49、谈谈古人的姓氏名字号50、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论析51、论地名中的文化蕴涵52、谈商品命名与中国文化53、谈家乡方言与传统文化的相关关系54、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初探55、试论广播电视中的方言现象56、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57、论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58、谈谈汉英两种语言中“狗”的文化含义59、谈谈“因为”与“由于”的异同60、谈谈“名物化”的问题(如“这本书的出版”)古代汉语:1.“六书说”述评2.“右文说”评议3.假借评议4.异体字探析5.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的判定6.古汉语语法现象探析7.古今词义演变的原因探索8.《说文解字》专题研究9.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商榷10.方言中所保存的古词古义11. “汉字落后”论质疑12. 汉字起源之我见13. 试论形声字的产生――兼谈声符表义说14. 试论汉字形体演变中的简化与繁化15. 汉字性质浅谈16. 古代的礼貌用语探析17. 常用词本义探索18. 汉字简化的历程19. 语音规范中怎样认识文白异读现象20. 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的“通假字”辨析21. 方言知识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22.古今汉语语序比较研究23.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 浅谈古代汉语中“之”的用法25. 浅谈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于”26. 浅谈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为”27. 浅谈古代汉语中“而”的用法28. 浅谈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29. 试论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30.试论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系统中国古代文学1.《诗经》“风雅颂”之我见2.《诗经》“赋比兴”的再认识3.《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4.《诗经》弃妇诗研究5.从《诗经》农业生活诗看周代的农业制度6.《诗经》爱情婚姻诗中的景物描写7.《诗经》战争诗研究8.《诗经》中美刺诗的美学意味9.《诗经》的人物塑造10.“楚辞”源流考略11.“楚辞”与巫俗文化12.“楚辞”中楚语研究13.《离骚》“爱国主义思想”考辨14.《九歌》人神关系研究15.《天问》之人文精神16.《天问》神话考索17.《九章》中某篇的赏析18.略论汉赋对“楚辞”的传承19.李贺诗歌对“楚辞”的继承与革新20.论孟浩然诗歌之“淡”21.略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绘画美22.王维诗歌中的禅意23.李白山水诗24.论杜甫之“沉郁顿挫”25.南唐词人在词史上的地位26.从柳宗元山水诗歌看其人格27.论中唐山水田园诗歌的转变28.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之艺术特色29.阮籍咏史诗研究30.宋人咏诗怀古词中的“金陵”31.唐代友情送别诗中的“杨柳”意象32.苏轼、周邦彦咏物词比较33.王沂孙咏物词研究34.杜甫《房兵曹胡马》赏析35.论唐人咏物诗的“写意传神”36.南宋爱国词人友情送别词研究37.论《窦娥冤》之节烈观38.《窦娥冤》“鬼魂鸣冤”对古代戏曲创作的影响39.关汉卿剧作中儒家思想初探40.论元初杂剧之“本色”41.白朴《梧桐雨》主题研究42.论元代戏曲中“书生妓女爱情”主题的生成原因43.石君宝与朱有燉《曲江池》之比较44.论《西厢记》故事的流变45.《西厢记》张生形象对其后戏曲小说作品的影响46.关汉卿、马致远剧作主题之比较47.论郑光祖之爱情剧48.朱有燉剧作思想分析49.从许潮《太和记》看明杂剧的创作特色50.徐渭《四声猿》创作思想分析51.论孟称舜的戏曲评点52.论《琵琶记》对明初戏剧创作之影响53.梁辰鱼《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54.论《牡丹亭》曲词的艺术特色55.论泰州学派对汤显祖剧作的影响56.论沈璟剧作的诙谐特色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含外国文学)1.哈姆莱特复仇斗争的实质与意义2.《双城记》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3.苔丝悲剧形象的审美价值4.“红”与“黑”的象征意义及于连形象5.“多余的人”奥涅金的进步性6.聂赫留朵夫形象及人性的堕落与复活7.古希腊文学对后代文学影响研究8.泰戈尔散文诗的艺术特色9.《高老头》与拉斯蒂涅形象10.论安娜形象的叛逆性11.莎士比亚喜剧研究(结合具体作品)12.莎士比亚悲剧研究(结合具体作品)13.雨果《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14.从《复活》看托尔斯泰的思想15.《美国的悲剧》的克莱德形象及思想意义16.从《玩偶之家》看女性主义17.论海明威的文体创作风格18.论劳伦斯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9.论毛姆小说的传奇性20.论《日瓦格医生》的史诗风格21.论《顶呱呱的早餐》的杂糅手法22.博尔赫斯小说的意象运用23.论萨特小说中的荒谬感24.论《百年孤独》中的神话模式25.论卡夫卡小说中的表现主义技巧(结合具体作品)26.论《喧哗与骚动》的叙事结构27.《寒冬夜行人》的元小说特征28.论贝娄的心理现实主义(结合具体作品)29.论新小说派在小说技巧上的革新(结合具体作品)30.论现代主义小说的反传统特征(结合具体作品)中国古代文论1.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2.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逻辑发展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论概述4.试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5.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6.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研究7.《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8.孔子的文学理论观点研究9.王国维“境界说”(《人间词话》研究)10.明清戏剧中的时代精神浅探西方文论1.精神分析批评方法在某些作品中的运用(结合具体作品)2.英美新批评理论在某些作品中的运用(结合具体作品)3.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在某些作品中的运用(结合具体作品)4.接受美学批评方法在某些作品中的运用(结合具体作品)5.优美的实质与特征6.崇高的实质与特征7.论布洛的审美心理距离说8.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影响研究(结合具体作家)9.论艺术欣赏的主体性10.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结合具体作品)比较文学1中西神话比较——试论古希腊神话的“人神同性”和中国神话的禁欲主义色彩2 从**和**看中西早期文化典籍中的女性地位(比如“美狄亚”和《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即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两个不同女性文学人物)3 中西神话比较——试比较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道德教化主题4 《诗经》抒情传统与《荷马史诗》叙事传统的形成根源5 中西神话比较——试论希腊神话中神祗的“自我”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祗的“无私”6 周作人所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7 试比较“复仇”主题在中西神话中的不同体现8试论费得尔形象在欧里庇得斯和茨维塔耶娃笔下的差异9试析哈金小说在美国文学界的接受状况10 郁达夫所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11 鲁迅所受日本文化的影响12 鲁迅所受安德烈耶夫艺术风格的影响。
13 尤金·奥尼尔剧作对曹禺剧作的影响14 试论老舍作品中对西方文化的态度15 “灰姑娘”题材和“田螺姑娘”题材比较16 《丁丁历险记》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17 《利玛窦札记》中的中国形象分析18试论伏尔泰对中国的误读19 从《赵氏孤儿》到伏尔泰《中国孤儿》的流变20从译介学角度评述不懂法语的翻译家林纾21 试析郭沫若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22 试析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所受叔本华的影响美学1.论形式美的形成及特征2.略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风格3.自然美的欣赏及其美育价值4.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5.园林美学研究6.书法美学研究7.服饰美学研究8.审美趣味的个性化研究9.技术美学研究10.环境美学研究影视文学1 试析黑泽明电影的艺术特色2 浅谈小津安二郎电影的家庭伦理题材3 试析欧洲吸血鬼电影题材的流变4试析伊朗儿童电影如何超越意识形态的禁锢5试析台湾导演侯孝贤的艺术风格6 试分析电影《青蛇》的女性主体视角7 试析赵本山小品的幽默元素试析《霸王别姬》的成功9 试论“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10 试析贾樟柯的电影《小武》11试析希区柯克的悬念电影12试析费穆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13 试论卓别林的表演艺术特色14浅探韩剧风靡中国的原因15试析电影音乐的特点16 试论李安电影获得的跨文化成功17试析电影《欲望号街车》(白兰度、费雯丽主演的版本)18 试论时空观念对电影的巨大意义19试析美国连续剧《老友记》(又名《六人行》的成功20 试析伊朗儿童电影《小鞋子》儿童文学1试论图画书(绘本)与带插图的故事书之本质区别2试论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3 试论《哈里·波特》的奇幻想象4 圣埃克苏佩里作品《小王子》的主题分析5《安徒生童话》的潜在读者分析6 试析《丁丁历险记》风靡中国的原因7试论电影《城南旧事》中的儿童视角8 试论《绿野仙踪》中折射的儿童恐惧心理9《长袜子皮皮》中深具自由、冒险精神之女童形象10郑渊洁童话作品隐藏的另一种道德说教11 试论《西游记》隐含的童话色彩12 试论《北京童谣》中的北京民俗风情13 试论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的重要作用14试论动物形象对儿童所具有的吸引力15试论西方传统童话对女童成长的暗示影响16 试评析《吹牛男爵历险记》17 试评析王尔德童话的忧郁色调18《小妇人》——一部女童的成长教育小说中学语文教学论:1.试论中学语文教育的语言艺术2.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3.语文课堂教学最佳程式探讨4.论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5.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和创新6.语文情景教学初探7.试论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8.情动于中而溢于外――情感与语文教学9.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10.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渗透11.说明文教学与道德渗透12.毛泽东诗词教学体会13.试论语文教学改革的现代化14.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艺术15.语文标准化试题得失谈16.试论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17.试论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18.语文教育的根本方向――民族化方向19.试论语文知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20.论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因素21.谈我国语文传统教育的精髓――语感培养22.小议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语文教学的意义23.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24.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改的流变分析25.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优劣分析26.论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27.鲁迅作品教学之我见28.试论语文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9.小议多元文化中读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0.试论中学语文教育的语言艺术附2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调查参考选题(仅供参考,学员可自己选择题目;有些为社会调查选题范围)文学方面1.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阅读情况调查2.中外文学名著影响调查3.我最喜爱的名著作品调查4.中学生阅读名著情况调查5.关于文学书籍社会消费现状的调查6.文学对现今人们生活影响的调查7.通俗文学在接受者心目中地位的调查8.关于严肃文学存在必要性的调查9.对当代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的调查10.对文学如何发挥社会影响力的调查11.关于文学教育在素质培养中作用的调查12.关于市场经济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的调查13.大众文学社会效果的调查14.严肃文学走入低谷原因的调查15.网络对文学发展影响的调查教育方面1.电视大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情况的调查2.北京中学教师工作现状调查3.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4.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生源构成调查5.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6.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7.成人自主学习方式调查8.学生上网学习习惯调查9. 成人学习动机调查10. 远程教育优势调查11. ××学校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12. 某学校兼职教师现状调查13. 成年人英语学习情况调查14.初中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15.初中生平均每天使用QQ时间16.关于儿童图书馆的设立和使用情况17.关于儿童朗读习惯的养成18.关于儿童最喜爱的十部动画片19.英语教育的普及是否加深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20.素质教育给语文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变化21.电视大学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情况的调查22.关于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23.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24.关于北京市学龄前儿童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25.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迷恋情况调查26.关于小学生娱乐消费的调查27.关于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28.××区市民对城市公共教育设施满意度的调查29.××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30.××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差距的调查31.××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32.××民办中学教育经费来源的调查33. ××小学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34.关于私立幼儿园师资情况调查35. ××小学校务公开状况的调查36.××小学减负措施的调查37. ××小学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38. ××区小学生校服情况的调查39.××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40.新时期师生关系的调查41. ××区(或小学)学生课外辅导班情况的调查42. ××学校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熟悉情况的调查43.××学校教案管理现状的调查44. ××学校收取学杂费情况的调查45.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46.关于北京市小升初问题的调查47.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48.学龄前儿童识字水平调查49.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50.家乡义务教育情况调查社会问题方面1.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调查2. 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调查3.文秘工作需求调查4.关于大众对北京市房价走势期待的调查5.大众对物价提升的心理承受力的调查6. 公民奥运对于北京市民生活的改变7. 对自己的纳税人的权利的了解程度调查8. 问题奶粉曝光之后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9. 婆媳关系家庭伦理剧的观众群调查(职业、年龄、教育程度)10. 核心家庭在北京这类大城市所占的比例(即所有家庭成员为父母和18岁以下的孩子)11. 啃老购房者所占的比例(即依靠父母购房的成年人)12. 汶川地震的孤儿收养情况落实调查13. 小学生向学校实际缴纳费用调查14.“于丹讲论语”的认可度调查15 民工在大城市的归属感调查16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情况调查17. 关于塑料袋有偿使用的调查报告18. 春节期间留守外来务工人员基本生活状况调查19. 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 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状况调查21. 电视大学学生职业变更情况的调查22. 电视大学学生选择专业的心理状况调查23. 北京市民对国家新法定节假日的反映24. 关于北京市机动车限行情况的调查25.关于5.12地震后人们心理状况变化的调查26. 北京市家庭保姆问题调查27. 小学生消费习惯调查28.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调查29. 大学生兼职收入情况调查30. 小学生饮食习惯调查31. 北京房地产现状及前景调查32. 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33.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34. 北京主要河流受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35. 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存状况调查36. 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研究37.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生活现状调查38. 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现状调查39. 农民卫生健康观念与习惯的调查40. 北京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调查41. 对于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状况的调查42. 基层民主法制状况调查文化方面1.××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2.海洋馆儿童观众的年龄和数量3.市民愿意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欣赏电影(1电影院、2购买光盘、3网上下载)4.原声英语电影的观众群调查(职业、年龄、教育程度)5.关于北京市民春节度假方式的调查6.报纸文艺副刊的在受众中地位的调查(以某家具体报纸为对象)7..关于观众喜欢的电视剧题材的调查8.观众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关注和认同的调查9..对广告词的真实性认同的调查10.关于当前大众文化热点的调查11.当代流行的审美文化的调查与分析(针对某一种)12.电视剧的艺术创新与当代观众的期待心理的调查13.农民文化娱乐现状调查14.电视广告用语规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