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图示意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A. 中部和南部B. 中部和北部C. 南部和北部D. 东部和西部(2)影响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水源和土壤B. 气候、矿产和土壤C. 地形、水源和矿产D. 地形、水源和气候(3)下列传统民居中,能反映山西省自然环境特点的是()A. 冰屋B. 高架屋C. 窑洞D. 蒙古包【答案】(1)A(2)D(3)C【解析】【分析】(1)农耕型古村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可知,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2)从图中可知,农耕型古村落都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的地区,故影响山两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水源和气候。
(3)山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山西当地的传统民居,冬暖夏凉,依山而建。
故答案为:(1)A;(2)D;(3)C。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
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
(3)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典型民居为冬暖夏凉的窑洞。
2.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
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A. 海门B. 如东C. 如皋D. 海安(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A. 11人/平方千米B. 91人/平方千米C. 110人/平方千米D. 910人/平方千米【答案】(1)A(2)D【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
故答案为:(1)A;(2)D;【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上即可得出答案,比较简单。
(2)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学生要记住计算公式,同时要注意单位变化。
3.2019年3月8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山脉是()A. 武夷山B. 太行山C. 雪峰山D. 戴云山(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A. 防震B. 防风C. 防洪D. 防沙(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答案】(1)D(2)B(3)D【解析】【分析】(1)图中①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
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
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
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
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
故答案为:B。
(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闽江在福州市注入东海。
故答案为:D。
【点评】(1)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峰岭连绵不断,山地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8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素称“东南山国”。
主要山脉有武夷山脉、杉岭山脉、太姥山脉、戴云山脉、玳瑁山脉、博平岭山脉。
(2)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在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的影响。
(3)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呈东北-西南走向。
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4.“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019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有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他们可能是()A. 阿拉伯人B. 因纽特人C. 柬埔寨人D. 菲律宾人【答案】 A【解析】【分析】解:根据题干中描述可知,信奉伊斯兰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身着长袍头戴头巾是为了防太阳辐射,防风沙,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A。
【点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
阿拉伯语为阿拉伯国家官方用语,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
此外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的极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已经成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标志。
5.认识世界,读下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组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A. ①B. ②C. ③D. ③(2)上组图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A. 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B. 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C. 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 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3)上组图中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B. 站在A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C. 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D. 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答案】(1)A(2)C(3)B【解析】【分析】(1)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图①表示的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②表示的是西亚地区,③表示的是南极地区,④表示的是白令海峡。
(2)图②是西亚地区,西亚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通用阿拉伯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3)图③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北极地区常住的居民是因纽特人、拉普人,A错;图③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区域,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因此站在A德雷克海峡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B正确;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的暖季,在大陆边缘的沿海地区是无冰区,这里生长着主要以地衣、苔藓、藻类为主的植物,C错;B所在的南极洲淡水资源丰富,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存在。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D错。
故答案为:(1)A;(2)C;(3)B;【点评】(1)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3)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6.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10‰B. 3‰C. 17‰D. 7‰【答案】 B【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7.(遵义)有关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认增长率最高的是大洋洲B. 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 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 人口对多会给社会增加一系列负担,所以人口发展越慢越好【答案】C【解析】【分析】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
故选:C【点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过快带来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8.(昆明)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其代表建筑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B图所示的是佛教的代表建筑寺院,C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D图所示的是佛教的另一代表建筑佛塔。
故选:C【点评】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