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2018年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2018年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C.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邑.人(yì)D.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便要还家C.近岸,卷石底以出D.左手倚一衡木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B.其岸势犬牙..差互C.凄神寒.骨D.东坡右手执.卷端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乃记之而去.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5.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心乐.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不可久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尝贻余.核舟一D.其中往来..种作往来..翕忽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B.其.岸势犬牙差互则题名其.上C.忘路之.远近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乃记之而.去二、句子默写7.古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2)微君之故,___________?(《式微》)(3)___________,悠悠我思。

(《子衿》)(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8.综合性学习。

吉米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

(2)【作古诗领报酬】吉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

吉米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

已领金额:(3)【读美文理语序】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②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正确顺序:(4)【开班会拟标语】八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吉米参加,吉米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

四、诗歌鉴赏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0.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2)阡陌交通..(______)(3)咸.来问讯(______)(4)欣然规.往(______)11.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六、对比阅读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

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

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

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

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

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心乐.之(2)佁然..不动(3)益.信声无哀乐也(4)恨.僧少可语耳1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16.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17.翻译下面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18.(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______心情。

(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的情绪。

七、作文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

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1.D【解析】D项“俶.尔”应读chù,“间.隔”读作jiàn。

2.C【解析】A.诎右臂支船,诎通"曲",弯曲。

B.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D.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意思是左手靠着船上横着的栏杆。

故选C。

3.D【解析】A.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B.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C.凄神寒骨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D.东坡右手执卷端执:拿着。

和现代汉语用法一样。

选D。

4.A【解析】B.妻子:妻子儿女;C.去:离开;D.曾:竟然;良:好,良好、善良/良田:指土质肥沃的田地。

和现代汉语用法一样。

选A。

5.D【解析】A.以----为乐/快乐;B.停留/在;C.其余,剩余/我;D.都是“来来往往”。

所以选D。

6.B【解析】A.因为/用;C.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核舟;D.表并列,并且/表顺承,然后。

B.都是代词,它的。

所以选B。

7.(1)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胡为乎中露?(3)青青子佩(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名句默写:以大纲要求背诵的内容为主,课本诗文考前必须逐一过关,不可放过。

2、印象不深的名句,要反复记忆。

3、一定要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坚决消灭错别字。

4、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

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8.(1) 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①→④→③→⑥→⑤→②(2) 已领金额:壹佰玖拾陆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