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找准位置:认清角色做对事 下

二、找准位置:认清角色做对事 下

第二讲找准位置:认清角色做对事(下)
人性的弱点
人性是有弱点的,职场之中讲人性,上下级关系也讲人性。

1.什么是人性?
下属动不动就让领导下不来台,让领导的面子没地方搁,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中国人最讲究两个字——面子。

人性之中最重要的就是面子。

你会给领导留面子吗?
【案例】
有一个秘书总是抱怨他的领导,我对他说:‚不要抱怨你的领导,你连秘书工作都没有做好,怎么能抱怨领导呢?‛
他说:‚我们领导每次的讲话稿都是我写的,我有时候写了错别字,他都照着稿子念这个错字。

‛我说:‚那你为什么做了6年的秘书还没有提拔?你只会写稿子,会做秘书了吗?‛
他说:‚做秘书还有什么讲究吗?‛
我说:‚做秘书有非常大的讲究,我来你们企业讲课,观察到你有四点没做好,第一,领导不到你先到,但实际上你的领导却比你还到的还早;第二,领导不讲你先讲,在领导讲话的之前,你应该先调试一下话筒音量的大小,而你却在领导开始讲话之后又重新去调音量;第三,领导讲话你鼓掌,结果你们领导一开始讲话,你就跑到外面办事去了;第四,领导走后你收场,结果领导讲完了你还没有回来。

这四点就可以看出你做下属的问题所在了,上司不单单要结果,还要感觉。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就是“不服不行”。

你要行,得有人说你行。

有一句话叫金子放到哪里都发光,从理解上来看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不是说金子放到哪里都发光,把金子放到海底,即使发光也没用。

一匹千里马遇不到伯乐,马也没有用。

你再有能力,上级不给你提供一个平台,你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做下属的要去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不是让你阿谀奉承地拍上司的马屁,而是要以职业化的角度解读下属的角色。

2.上下级关系为什么要谈人性
如果说历史上的人物案例年代久远,下面看一下开国领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人的角色,看周恩来总理是怎样做下属的。

有一次这三个人在试枪,在选枪的问题上周恩来说了一句话:“我和老总用卡宾枪,主席用手枪。


为什么三个人不都用手枪?或者为什么不都用卡宾枪?周恩来这样一句话在无意间说明了上下级关系,是尊重领导的说话方法。

领导用小枪,下属用大枪,小枪打不准,大枪打的准。

第二,当毛泽东拿着手枪以后问了一句话:“这枪怎么样?”首长说:“没问题。

”毛泽东就说:“有问题没问题我打完了才好说。

”这时候周恩来马上搬了一个梯子等着领导下台,他说:“打好了这个枪是有问题,打不好没问题。

”意思是不管打好打不好都没问题。

第三,毛泽东最后一枪没打中,做领导就是要什么都不会,毛泽东不会打枪,《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也是什么都不会干,《西游记》中的唐僧、《水浒传》中的宋江同样如此。

很多下属经常抱怨领导什么都不会,可是你会你能做领导吗?会了反而做不了领导。

刘备就会哭,但是他的江山越哭越稳。

诸葛亮有能力,却还要给刘备打工。

刘备是老板,诸葛亮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案例】
有一个深圳的学员跟我交流过他的经历,他学工程机械,遇到了一个跟他学的不是一个专业的领导,这位学员说:‚他经常对我瞎指挥,我该怎么办?‛
我说:‚这就对了,如果你的领导也是学工程机械的,你不就失业了吗?正因为他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你才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毛泽东不会打枪,却可以指挥百万大兵。

胡锦涛没有当过军人,却可以做军委主席。

下属不要因为你会就抱怨上级瞎指挥,因为角色不一样,有所为,有所不为。

下属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

职业化要求
从职业化的角度来讲,下属是上司的帮手,是上司的替身。

1.下属是如何产生的?
用一个例子打比方,街上有一家炸油条的,老公既要炸油条又要去买面;老婆要管收钱,又去卖油条,老公和老婆之间的关系不叫上下级关系,这叫个体户。

当炸油条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两个人忙不过来了,老公很容易想到请一个帮手,后来请一个不够,就请两个、三个,请的人越来越多,就需要制定规则,于是上下级关系产生了。

2.上下级关系的本质
所有的下属都是上司的帮手,所有的下属都是上司的替身。

一个下属比上司做的好是天经地义的。

炸油条的老板要出门办事,肯定会吩咐几个在家里的人把客人招待好,希望他们比自己做得还要好。

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上司对下属有期待。

上下级之间是委托和代理的关系,上司委托下属做事,下属代理上司去做事。

下属超越上司的期待,比上司做的好是应该的。

因此下属只做好领导安排的既定工作不是一个好的下属,还要研究领导对你的期待。

【案例】
电视剧《亮剑》中有一个营长叫张大彪,他是李云龙非常得力一个的下属。

当李云龙从这个团调到另一个团的时候,专门去跟上级领导要张大彪,把张大彪跟着他一起调过来。

李云龙跟领导说:‚这个家伙我用着顺手。

‛后来张大彪一直跟着李云龙,也一直被提拔。

李云龙当了旅长,他升成了团长;李云龙当了师长;他又升成了旅长;后来李云龙当了军长,张大彪当了师长。

是什么原因让张大彪能够跟着领导一直得到提拔呢?
首先,张大彪是一个非常得力的下属,也是一个成功的下属,一个优秀的下属,超越了领导的期待。

一次当李云龙问对面的鬼子是哪个部队的,张大彪早就调查了,把工作做得很细致,说是日军第四旅团的坂田连队,而且是咱们团的死对头,当即给领导一个惊喜,在角色上超越了领导的期待。

而有些做下属的,领导交代下来一项工作,你非但做不好,还一问三不知。

其次,当个人的想法跟领导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无条件服从。

面对敌人的进攻,下属都是一脸的困惑,张大彪也不主张进攻。

这时候李云龙又重新下达命令,要求全体上刺刀准备进攻,他立即去执行。

张大彪正是把这两点做到了极致。

有一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坐到总经理的位置上考虑的是总经理的事,坐到副总经理位置上考虑的是副总经理的事,坐到员工的位置上考虑的是员工的事。

做一个下属有时候可能不理解领导的想法,但是不能影响服从。

很多人经常会问一个问题:“领导说错了怎么办?”领导说错了也要服从,领导永远是对的。

【案例】
有一次在南京给交通科研院的硕士生、博士生讲关于角色的课程,这些学生大都是学工程机械专业的,讲到上下级关系的时候我说了‚上司永远是对的‛,结果有一个学员问我:‚娄老师,上司他是人吗?是人都会犯错误,对吗?‛
我说:‚对。


‚那你刚才为什么说‘上司永远是对的’?‛
我说:‚你读的什么专业?‛
他说:‚我读工程机械专业。


我问:‚什么学历呀?‛
他说:‚我跟你一样读博士。


我说:‚你这博士是考上的吧?‛
他说:‚博士哪有不是考上的?‛
我说:‚我这博士是有了钱以后拿钱买的,你们学习都学傻了。

上司他会错,是人都会犯错误。

管理学中有一个黑天鹅理论,我们所见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黑色天鹅存在吗?它存在,有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外形和习性跟白天鹅一样,但是它是黑色的。

这打破了人们印象当中天鹅都是白色的理论,后来管理学家把这个理论引入到管理学的当中,意思是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们的经验可能是错的,真理是相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凭什么拒绝领导?靠的是经验,而不是实践。

所以领导说的对与不对,下属不要用你的经验去判断,应该用实践来判断。


所以,当领导说错了怎么办?先开枪,再瞄准;先服从,再讨论。

下属的常见角色误区
下属有常犯的几个角色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做民意代表,经常代表人民群众和上司谈话,代表人民群众和上司拍桌子。

有些人说我也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公司的利益。

下属有没有想过如果领导生气把你开了,你还怎么为人民服务呢?
第二个误区是只代表个人意见,在员工面前经常发牢骚,代表的是个人意见。

要明确地知道每一个管理者代表的没有个人意见,只有组织的意见。

第三个误区是角色错位,经常评价上司的对与错。

一个下属是没有资格评价上司的对与错的,上司的对与错应该由他的上司来评价。

我不鼓励下属做忠臣,尤其是愚忠,动不动跟领导拍桌子,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给上司留面子,学会成就上司,在成就上司的过程之中成就自我。

下属角色的四项准则
做一个成功的下属有四项准则:
你的职权基础来自于上司的委托和任命,上司委托你做事,一个成功的下属要想获得成长,必须要超越上司的期待;
你是上司的代表,你的言行是一种职务行为,你不是员工选举产生的,代表的是组织的利益,上司的利益,而不是员工的利益;
服从并坚决地执行上司的决定,不论对与错。

当员工抱怨公司的时候,作为一个领导要给员工解释,首先公司既然制定了这一套制度和政策,肯定有它的合理性,如果政策制度不合理,我相信公司将来会改正。

其次,在制度修正之前先服从、执行。

最后,我们不能以种种借口和理由不服从上司,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职权范围之内去做事,角色不要错位。

做你该做的事,说你该说的话。

孔老夫子有一句话:“君君臣臣,臣臣子子。

”做皇上的要像皇上,做下属的要像下属,做老婆的要像老婆,做老公的要像老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