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 八 年 级 下期半期 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年 八 年 级 下期半期 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年八年级下期半期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溃退(guì)要塞(sài)偌大(nuó)不逊(xùn)B.颁发(bān)遗嘱(zhǔ)飞漱(sù)凌空(líng)C.翘首(qiáo)轻盈(yíng)悄然(qiǎo)桅杆(wéi)D.诘责(jié)镌刻(juān)气氛(fèn)督战(duō)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仲裁窒息锐不可当屏息连声B.浩瀚娴熟鹤立鸡群抑扬顿挫C.咆哮劳碌一丝不苟眼花瞭乱D.新秀由衷从容不迫殚精碣虑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 能否给留守儿童“大家庭式”的关爱,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B. 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先生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C.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为实施“天蓝”“地绿”“水净”三年行动计划,衡阳市积极推进湘江综合治理工作。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项是( ) (2分)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能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它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

”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

6、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能超过15个字)(2分)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

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

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

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

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

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

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7、名著阅读(5 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4分)“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在此以前,我得继续写我的报道,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写到红军在西北的会师。

我把关于这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不念旧恶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者: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横线上的人物是。

(2分)(2)你能写出作品中有关长征的几个故事吗?(3分)8.综合性学习(5分)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我看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明诚信内涵】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诗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②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2)【做诚信调查】八年级在开展“共铸诚信学校”的活动中,进行了“诚信”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

(1). 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3).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4). 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5).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是:?。

(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诗歌鉴赏(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和,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感情。

(2分)11、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1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2分)(二)古文阅读(12分)【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D. 实是欲界之仙都/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B. 实是欲界之仙都/其反激之力C.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D. 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趋如故15、用现代双悟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6、下列对甲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

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 第③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 第④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17.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分)(三)记叙文阅读(12分)卖伞姑娘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

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

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

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

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

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

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

”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

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

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

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

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

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

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

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

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18.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3分)19.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20.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3分)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21.“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