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子实习报告******学号:*********班级:17电气2班任课老师:沈月荣地点:实D204一、实验目的:学习并了解208HAFI收音机的装配及其工作原理。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收音机电子工艺实习目的。
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实习报告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通过收音机的通电监测调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培养检测能力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加强对焊接技术的培训,自主完成208HAFI收音机的焊接。
二、实验原理:收音机是把接收到的电台高频信号,用一个变频级电路将它转化为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然后在对这个中频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再检波,低放。
这样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可大幅度改善,而且可使整个波段接受灵敏度均匀。
由于中频频率较低又是固定的,所以中频调谐放大电路可以做到选择性好、增益高又不易自激。
由天线接收的信号经输入回路选频后与本机产生的正弦波振荡信号,共同送入变频级进行混频,产生一个固定的差频信号。
中频信号经过几级中频选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后,加至检波级进行检波。
解调出的音频信号经前置低放级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级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出声音。
检波级输出的波动直流成分信号能反映输入的高频信号强弱,将它经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后去控制中放级的增益。
这样可使高频信号强时中放级增益下降,从而使输出音量不随高频信号强弱变化而发生变化,也使中放级工作稳定、性能提高。
收音机的信号是通过广播电台发出的无线电波进行传播的,由于广播的信号通常要覆盖很大的范围(例如市区),就要求无线电波能够传播得足够远,而广播传播的声音信号因为频率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直接发射的要求,所以声音信号在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前要先进行调制。
调制可以把声音信号记录在一种适合远距离传播的信号中(如高频率的正弦波),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从调制信号中恢复出声音信号,这样就达到了远距离传输声音信号的目的。
AM就是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其通过信号的乘法运算使声音信号调制到载波其为被调制信号sin(40x)和载波sin(400πx)进行相乘后的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呈现节状,其每一个节称为波节,也称波包。
从调制信号与被调制信号的对比可以看出调制信号完整地保留了被调制信号的形状,这也是接收端进行包络解调的基础。
三、安装工艺要求及步骤简述:1.焊接前的准备:①熟悉电路元件,掌握烙笔的使用方法②发收音机装配零件,检查和熟悉各种零件③熟悉收音机的装配图2.插件焊接:(1)插件要按着先小后大、先低后高的顺序进行插件焊接顺序:过线1条、电阻7只、二极管2只、瓷片电容17只、空心线圈3只、三极管3只、滤波器3只、IC座1个、中周1 个、电解电容6只、波段开关1个、变压器2个、电位器1个、四联1个、磁性天线1套。
(2)注意事项:1、二极管:一只是1N4148装在R7和C19之间,黑头端为负极。
另一只是变容二极管。
2、空心线圈:一只直径4. 5毫米3.5圈的是L1,装在C3的旁边。
另两只直径都是3.5毫米,3. 5圈的是L3,装在C11旁边。
4. 5圈的是L2装在C9的旁边。
3、滤波器:滤波器LP1、LP2、J10. 7其引出线无极性之分。
对号入座即可。
4、IC座:即集成电路座,它的一端有凹口,插件时要与电路板上印有凹口的端对齐。
插集成电路时也是同样要求。
5、四联:四联有7条焊片,其中一边中间有两条,这两条要插在电路板上带“双”字的孔里,其它插在相应的孔里。
拧两条2. 5*4的锣丝固定,两边的焊片相向弯倒焊好即可.6、磁性天线:天线线圈是用漆包线饶制的,焊接时要首先将线圈的四个线头去锡镀锡。
然后在插焊。
3.组装本机电路板没有留电流测试口,不用测电流。
只要元件不装错位,不装错极性、焊接良好,安装完毕就能正常工作。
成装顺序: 1、将套件中的5条细线的两头都去皮镀锡,去皮长度以2-3mm为宜,露出的线头太长容易造成短路。
2、用其中两条连接电路板与扬声器;再用两条连接电路板与电池的正负极:剩下一条最长的连接电路板与拉杆天线。
3、拉杆天线要预先固定在机壳的后盖上,固定时要将焊片装在天线螺孔与后壳之间,以便焊线。
固定天线的螺丝要拧紧,松动了产生噪声。
4、在四联和电位器上装上拨轮。
这时即可把电路板装入机壳通电试听。
4.调试(1)调幅(AM)部分①四联可变电容器C1-3、C1-4及上面带的微调C3、C4和电路中的磁性天线B1、中周B2是用来调整调幅波段的。
首先把四联上带的微调电容C3和C4预调制90度位置上。
②将四联可变电容旋转至容量最大值,即接收频率为最低端(535KHZ) ,调整中频变压器B2的磁芯,使收音机能接收到信号源输出的535KHZ的调幅信号,然后移动磁棒上的线圈位置,使声音最大,用蜡将线圈封住,不能让线圈再移动位置。
③将四联可变电容器旋转至容量最小位置,即接收频率为最高端(1605KHZ) ,调整可变电容器上带的微调C4.使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源输出的1605KHZ调幅信号,然后调整C3,使声音最大即可。
(2)调频(FM)部分①四联可变电容器的C1-1、C1-2及上面带的微调C1、C2和空心线圈L3、L2是用来调整调频波段的,首先将四联可变电容器上带的微调C1和IC2预训至90度位置上。
②将四联可变电容器旋转至容量最大值,即接收频率为最低端(88MHZ),调整L3,用竹片做成的无感改锥调整空心线圈L3的匝问距,使收音机能收到的信号源输出的88MH的调频信号。
③将四联可变电容器旋转至容量最小值,即接收频率为最高端(108MHZ) ,调整微调电容C1,使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源输出的108MHZ调频信号。
反复进行第2步和第3步,达到满足频率覆盖的要求为止。
④9OMHZ灵敏度的调整:调整电路中L2 (即4. 5T空心线圈),使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源输出的90MHZ的调频信号,且失真最小。
⑤100MHZ灵敏度的调整:调整可变电容器上带的调整微调电容C2,使收音机收到的信号源输出的100MHZ的调频信号,且失真最小。
反复调整第4步和第5步,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四、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开始焊接时容易出现虚焊、漏焊问题,经过几次反复的练习最终克服了问题。
(2)有时电烙铁温度太高会把焊接板烫坏。
(3)有的元器件需要区分正负极。
(4)在完成各项焊接任务之后,通电后收音机收音不正常。
经分析是铜线圈出现了问题,稍微调大其间距再多镀锡后问题最终得以排除。
五、实习心得:这是第三次电子实习,并没有像前两次一样紧张,但当我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收音机零件时,还是有些慌乱,但仔细阅读电路图,分析老师提出的要点后我发现收音机的装配并不想象的那么难,老师让我们多次熟悉收音机的电路图和熟悉电路元件,并调试元器件的好坏。
工作是相对轻松的,仅仅是熟悉电路图和学习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和识别检测常用的电子元件。
由于我们在电子技术实习以前,就进行了《电路分析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对一些相关的,如电压表、电流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进行学习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是很得心应手的。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注意量程即可,其他的操作规程已经烂熟于心。
最重要的就是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检测。
我们常见的电子元件就是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
另一个就出现失真只要仔细认真严格地按照所给的电路图进行焊接。
这次实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在周围同学的帮助下都顺利的克服了,这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我们分析及处理困难的意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假如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奔腾,那么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则是给现代产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
本学期我们就学习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是有点难呢。
也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不等人。
总的来说,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使我了增强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了解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
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学习生活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想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增进专业知识的强化。
这次实习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理论知识能融入实践当中,让我对所学专业更有信心。
使我们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
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
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