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最多一次达 人 数 1000~1500人 160人 27800多人 大号宝船62艘 船 数 17艘 4艘 (共百余艘) 最大的船长148 旗舰长24.5米, 120吨、100吨、 船只大小 米,宽60米 宽6米 50吨
我来归纳
特点: 时间早;船队规模大; 次数多;到达范围广。
我国也是世界 结论:郑和是___________ 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__________________
3、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 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二:据《西洋番国志》记载,当时的航海“……皆斫木 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材料三:据《明史》记载,七次远航“……所取无名宝物不 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赀:计算)”。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答:和平交往,友好外交
奖给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郑和下西洋
成祖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2、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 为什么会成功?
若高 巨 郑 履张 浪 和 通, 如 观 描 衢昼 山 夫 述 夜 海船 星 洋队 驰而,远 ,我洪航 涉之涛的 波云接情 狂帆天景 澜 ,: ……
二、展示交流
• • • • • 依据自学内容,回答问题 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2、盛况 3、意义
穿越时空——我来当郑和
文莱
西
洋
三、生成问题交流
我爱学习 我有问题
? ?
?
三、拓展延伸
1、历史之谜 明成祖为什么派 郑和下西洋
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 为太监,赐姓郑,世称三宝太监
课堂练习
(2)材料二表明那时船队已经使用哪种航海仪器?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这一历史事件所产生 的影响?
返回
中考连接
• 1、(沈阳)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经历亚、 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 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 )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 2、(贵州)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都是世界 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此回答: • (1)郑和最远到达哪? • (2)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 • (3)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么传统?
……
2、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 为什么会成功?
浮为当据 针盘时《 于,的西 水书航洋 ,刻海番 指干“国 向支 志 行之 》 舟字皆记 ”,斫载 。 木,
……
泉州湾出土的海船
小组讨论
2、郑和下西洋会遇到哪些困难?为什么 会成功?
1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 .造船水平高超
3 5
.
航海技术的掌握 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 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 1、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405年 1433年 • 2、盛况:时间______到_______,次数____, 亚非三十多个 二万七千多人 人数_________,到达范围:到过___________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 • 3、意义: 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_____________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外 的 交 戚继光抗倭 往 和 冲 突
交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目的、条件、过程、影响 往
冲 突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
达标反馈
课堂练习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C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 )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炫耀明朝的强大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4 .指南针使用
.
6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7 .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通力合作等。
郑和下西洋
中外航海对比 3、中外航海对比 总结郑和下西洋特点
姓 名 郑 和 到达地点 西洋 时 间 1405~1433年 次 数 7次 哥伦布 美洲 1492~1504年 4次 达· 伽马 印度 1497~1498年 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