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制度

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制度

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制度
一、学生健康教育制度
1、学校医务室在教导处的领导下,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有
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2、通过黑板报、广播、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宣讲预
防常见病、营养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全及自我防卫、环境卫生等知识。

3、建立由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为首的学生视力保护委员会,定期向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及时组织近视的学生进行矫治工作。

4、定期分学年举行青春期教育讲座,并与各班主任和学生家
长密切配合,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疏导。

5、心理咨询室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给咨
询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引导,适当地介绍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他们排忧解惑,或消除心理疾病。

6、组织卫生监督岗,班级设置卫生宣传专栏,广泛宣传环境
卫生和个人卫生知识,对校园环境卫生实行有效的监督,教育全校师生员工都要争做保护环境卫生的模范。

7每年为学生、教师、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医务室是师生健康管理的执行部门。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管理的责任人。

二、健康管理制度
1、严格健康档案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制度化、规范化,分年度、年级等类别管理,便于查询,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健康档案不得随意撕毁、篡改、损坏。

原始材料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处理需经学校领导书面批准。

医务室要妥善管理学生的体检表。

2、新学年初为每个新生开展健康体检,对体检中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特殊疾病、体弱病残的学生,要通知和配合学生家长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并做好登记,名单分别交班主任和体育任课老师,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照顾,实施卫生保健措施。

对因故未能按时参加体检的学生,要另行安排时间组织补检,确保体检率达到100%。

学生体检率纳入班级卫生工作评估内容。

3、组织学生体检前教育,讲解体检的注意事项和体检常识。

4、设专人整理、统计分析学生健康档案资料,宜每学年编制学生健康状况统计图。

5、做好学生计划免疫查验证及免疫接种工作。

开展学生近视眼、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常见疾病综合防治工作。

6、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到具备体检资质的医疗机构体检。

7、教师体检发现存在发热、腹泻等症状;或患有流感、活动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
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要及时调离岗位,直至痊愈,并通过学校复核后才能返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