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体学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价值及个人风格的体现

文体学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价值及个人风格的体现


社会标准;同时,二者也都不忽视文风的时代性及风格的个人 性。这点与高健先生所提倡的语言个性论存在着相通的地方(高
具体分析
健,1999)。语言个性论认为:每一种语言都不但有其作为语言的
一般共性,具体指以较有限数量的词语句式来表达无限多的意
高健先生的翻译理论重点在译语方面,他考虑的不仅仅是
思;具有相互间的一定的替代性;具有任意性与组合搭配的规律 怎样传达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尽量贴近原著,而更重要的是怎样
音的心理印迹。”(索绪尔,1982)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考虑的
想着我,亲爱的!当你一个人的时候
不仅仅是语义、词汇、句法等的最佳选择,而且是文体上的创造
……
性,或更准确地说是 “ 二度创造”(王正仁,2004)。如果我们的思路
译文二:
局限于怎样传达原作的内容和形式,那么这样的译文只会是对
凭着你那鲜花瓣瓣
关键词 文体学 文学翻译 风格 创作
随着文化和科技的进步发展,现代翻译理论已不再停留于 式便是一个纵向的关系,称为纵聚合关系。
对翻译艺术的描写性阐述。目前的研究不断吸收传统理论中的
因为语言尤其是英语词的多义性决定了词义在搭配时的不
有益成分,不断广泛扩大研究的范围,具体涉及诸多学科,如应 确定性,所以选择词义就好比在数学中确定点的坐标一样,不但
用语言学、文体学、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心理学、符 要有精确的横坐标,还要有纵坐标。确定词义也是一样的,要在
号学和比较文学等等。在这些领域的探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翻 种种临时或稳定的横、纵关系中找到最佳形式,通过句、段、篇章
译理论建设,为其开拓了种种途径,提供了丰富论据。
等较高的语言单位层次所表现出来完整的语篇,甚至文化语境
性等等, 而且有其各自独特的个性,并对其使用者有着一定的强 能在保存原语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调动译语的语性,做到创作
制性与约束性。换句话说,翻译必须随文体之异、随原文风格之 的自主。语言是多层次的,包括语义层、词汇层、句法层、音系层
异而调整译文,必须保证译文对原文文体和风格的适应性。
等。翻译创作中,不仅要考虑到上述种种基本方面,还要上升到
从文体角度看,在做文学语篇的翻译创作时,选词意向、句 更高的角度,即从语篇上看译文是否能使用正确的手段衔接,从
式特点、修饰手段、表意方式等各个方面对读者对译者都会有较 而达到连贯的效果。以下是对同一段落文章的两个版本的译文,
高的期望。毫无疑问,其中理解和确定词义是首要且最基本的。 其中译文二为先生的译作。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比较。下面
原文单纯的复制,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充分调动译者深入领会
胜似人间妙语无限;……
作品,积极发挥语义形象力能动性,才能真正做到在译文中兼顾
雅典女郎,现即辞行,
内涵— ——语义、外延—— —意境。
闲来且莫忘旧情。
……
参考文献:
英语是以轻重音为要素的语言,英美散文作品注重轻重音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区域广—— —广在哪里:具体阐述涉及的地方。每一句话都是上一 语背后包含的丰富内涵给予特别的重视,他的译文绝不停留在
句的语义延伸,环环相扣,衔接紧密,行文流畅。
对词语意思的表面转换和简单传达上,所以译文能够给人以耳
让我们再来看一例对拜伦所写的关于辞别雅典少女的诗中 目一新的感觉。高先生说“,诗篇里所写进去的和所反映出来的
寒气奇袭,彻入骨髓;
讯人却也赖以而沾益颇丰。及长,我考察的范围更续有扩大。无
远处层冰高与帆齐,连天浮来,
数假日下午尽行消磨在郊外的漫游之中。
缥缈奇清,艳如翡翠。
译文一在翻译上显得较为死板,原文中所有的主语的指称
意象是诗歌语言的灵魂,靠形象性的语言予以暗示,可以
无一遗漏地翻译成了 “ 我”“,我的”。在通篇皆为一个主题的文章 “ 显现物体、动作、感情、思想、心理状态及任何感觉的或超感觉
文学艺术
CANGSANG
文体学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价值及个人风格的体现
王 娜 贾顺厚 晋旭生
摘 要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工作。但由于语言转换过程要保证译文对原文的适应性,译者的活动领域又会受制于原 文。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固有特性使得文学翻译难上加难。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以高健先生的语言个性论为指导, 探讨怎样能在文学翻译中做到兼顾作家个人风格及作品风格,不仅传神更要达意,让文学翻译成为文体上的“ 二度创作”, 而不是对原文单纯的复制。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 用高先生的话说,现代汉语的语言个性是( 至少应当)追求 节奏的,而节奏的基本精神便是律动的、有序的重复。可以看出, 在这点上,英语汉语都是相通的。节奏形成韵律,把涣散的声音 联络贯穿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因而有较强的节奏感。译
王 娜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 讲师 硕士 贾顺厚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 副教授 晋旭生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 讲师
一方有关条件的允许情况下,通过必要和积极的协调,以一定的 改异了的形式重新在译入语中得到再现,以便在总的精神和大 体效果上取得与译出语的比较一致与基本吻合(高健,1999)。正 是为了做到这点,译文中的不少细节便不应允许与其原文处处 简单相同。所以,原语与译语间的相当差异是允许存在的。更何 况,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样才能逼真 的再现原著的风貌,更是要求译者有深厚的翻译功底及较高的 文学修养。
附近乡村去漫游。
无节奏可言,给人的感觉比较零乱。
译文二:
最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高先生对萨缪尔·柯勒律治对描写
我平生最喜游览新境,考察种种异地人物及风习。早在童稚 古代水手的部分诗节的译文:
时期,我的旅行即已开始,观察区域之广,遍及我出生城镇的各
不久海面落起大雪,升起迷雾,
个偏僻之所与罕至之地;此事固曾使我的父母饱受虚惊,市镇报
若无法正确理解原文,翻译将无从谈起。索绪尔将语言研究成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健先生在选词、组句、构篇的表现。
的关系总的归为两类:横组合和纵聚合(胡壮麟,1998)。当几个语
译文一:
言成分组成一个较大的单位时,它们便处于横组合关系中;当一
我素喜游历新的景色,见识新奇的人物和习俗,早在童年时
组语言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相互替代或形成对比时, 期,我的旅行就已开始。我本城范围以内的“ 穷乡僻壤”,我很小
部分诗行的翻译。
东西往往多于诗人所曾想到的东西”。他的译文可以说是这种
译文一:
“ 形象大于思想”的最好见证。
凭着那一切带象征性的鲜花所能表达的意思,
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
语言文字从来也说不了那么好;……
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
雅典女郎!我走了。
(责编 张文娟)
文一在这一点上就违背了汉语的语言个性,音节长度不等,排列
· ·2006·6
- 147-
里,指代很清楚,没有必要在每句甚至更为频繁地出现指代词。 的经验(”秦秀白,2000),因此能够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引起某种
这样反而会产生口罗嗦的结果。在译文二中,第一句话主位“ 我”, 感觉并暗示某种感情色彩,渲染气氛,使得读者能沿着意象所指
是此句乃至整段文章的出发点:主语我— ——我的旅行—— —旅行 引的方向迅速进入诗的意境。从先生的文笔可以看出,先生对词
的交替,以此产生音响效果。上面的诗节原文的强弱效果可以表 社,2000.
示为: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弱强弱强弱强弱弱强 弱强弱强弱强弱强
[3]高健.语言个性与翻译[J].外国语,1999,(4):57 ̄62. [4]高健.英美散文六十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它们之间便是纵聚合关系,这些可以相互替代或形成对比的形 就去“ 考察”,因此常常害得家长着急,镇上的地保因此受到酬
※本文为山西大学人文社科基金支持项目,课题号:0509009

- 146-
· ·2006·6
CANGSANG
文学艺术
赏。当我长成大孩子,观察范围也就扩大。每逢假日下午,我总到 无序,因而造成了时长时短、忽快忽慢的感觉,所以所译的诗也
本文主要以文体学角度为出发点,并结合高健先生的语言 中寻求最为恰当的目标语。这项工作原理上简单,但是实际操作
个性论,对文学翻译做一些讨论,同时佐以先生的译作为例,希 起来因其是感性而不是理性的,具有抽象性和可变性,所以并非
望能对翻译实践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易事。尤其是在文学语篇中,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在翻译实践中,便是译者须从所面对的双语出发,对译
强弱强弱强弱强
[5]高健.英诗揽胜[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强弱弱强弱弱强
[6]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同样,汉语也讲究语音模式对语篇衔接的重要意义。字有定 2003.
声,调有定式,韵有定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胡壮麟,2000)。汉语
[7]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的平声缓慢舒坦,仄声短促急速,两者递用,构成了诗的节奏。译
[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文二用汉语传统的平仄分析如下:
[9]王正仁,马海良.一个勤于翻译的 “ 老人”[J].中国翻译,2004,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5):64 ̄66.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10]索绪尔.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研社,1989.
文体学的指导价值及语言个性论
出语与译入语双方各自的语性予以承认、理解、重视、服从、执 行、体现、贯彻,从而使所译的原语一方的种种特点能够在译语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有人从文体学角度探讨文体与翻 译理论的关系及翻译教学问题,功能文体学对各类英语的深入 探讨就始于 60 年代初。70 年代,欧美翻译理论研究工作进入到 文体学这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刘宓庆,2003)。研究各类英语的特 点对确定翻译工作和译文的社会功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并 为翻译理论的探讨开辟了新的途径。翻译理论之所以能借助文 体学研究,是因为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目的是并行不悖的,即:如 何凭借有效的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流。二者都强调交流功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