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铭铭26岁,湖北人,男性。
主诉:发热20余天,胸闷5天。
患者20余天前“淋雨”后在家中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3摄氏度,伴乏力,难以坚持工作,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关节痛、皮疹,无头痛,自行服用“感冒药”(具体药名不详)后体温仍高,遂去当地医院就诊,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仍高(具体药名剂量不详),未测量,7天前患者因发热再次来我院门诊,量体温为40.2摄氏度,无畏寒、寒战、咳嗽、咳痰等不适,予头孢西丁针抗感染治疗,诉有体温较前下降。
5天前患者出现胸闷,主要位于心前区,持续性,有吸气后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黑曚、晕厥等,遂来我院门诊,查胸部CT:“两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
心包大量积液”,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7.45×10^9/L,血红蛋白(Hb) 124g/L,红细胞计数(RBC) 4.14×10^12/L,血小板计数(PLT) 195×10^9/L。
疟原虫未找到”,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短PR间期”,予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查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发育不良?主动脉瓣上赘生物形成(建议食道超声检查)心包积液。
腹部超声:肝胆脾胰肾未见异常回声”,予心包穿刺,胸腹水常规:“浊度混浊,颜色红色,白细胞计数220.0×10^6/L,红细胞计数21000.00×10^6/L,李凡他试验阳性(3+),嗜中性粒细胞95.00”,急诊C反应蛋白(快速)>200mg/L。
急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3.90×10^9/L,血红蛋白(Hb) 110g/L,红细胞计数(RBC) 3.72×10^12/L,血小板计数(PLT) 152×10^9/L。
急诊肌钙蛋白-Ⅰ<0.012ng/ml,脑钠肽(NT-PROBNP) 781pg/ml”,拟诊“急性心包炎性质待查”,予舒普深针+可乐必妥针抗感染,心包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体温较前明显下降,无胸闷、胸痛等不适。
今患者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39.6摄氏度,无畏寒、寒战等,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拟“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胸腔积液”收住我科。
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软,胃纳可,睡眠欠安,小便清长,大便黄软,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体格检查:T 38.9℃,P 125次/分,R 19次/分,BP 95/51mmHg,神志清,精神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肝颈反流(-)。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可及干湿性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12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无肿。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
四肢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剑突下心包引流管在位,肝素帽封管,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管在位,肝素帽封管。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青年男性,既往体健,此次因“发热20余天,胸闷5天”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心包积液常规提示渗出性,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CRP升高,结合病史、查体及辅检,目前急性心包炎首先考虑化脓性心包炎,需排除1、结核性:患者无长期低热、消瘦等,无咳嗽、咳痰等,胸部CT提示两肺感染,待T-SOPT等排除。
2、肿瘤性:患者无消瘦等不适,肿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暂不考虑。
其他如创伤性心包积液、医源性心包积液、主动脉夹层等暂不考虑。
另结合患者心超,目前主动脉瓣上赘生物形成性质待查,需考虑:1、急性、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此次出现发热,无胸痛等不适,心脏听诊未见明显杂音,待血培养等明确。
2、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此次发热急性起病,既往无反复低热、扁桃体肿大等,无关节疼痛,无皮疹等,暂不考虑。
2015年5月15日入院,先住感染内科。
2015年5月16日今诸葛璐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因“发热20余天,胸闷5天”入院。
查体心率偏快,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包积液常规提示渗出性,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CRP升高,结合病史、查体及辅检,目前急性心包炎首先考虑化脓性心包炎,其他如结核性,肿瘤性所致目前暂无依据支持,目前予舒普深针3.0 q8h+可乐必妥针0.5 qd抗感染治疗,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另患者常规B超提示目前需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目前心脏听诊未及明显杂音,有待食道心超进一步协诊。
2015年5月17日患者体温仍高,予以美林退热后能降至正常,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肝颈反流(-)。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可及干湿性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101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无肿。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
四肢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剑突下心包引流管在位,左侧胸腔引流管在位通畅。
辅检:胸腹水常规检查,胸腹水常规检查,胸腹水常规检查(2015.05.18本院):颜色淡红色,白细胞计数790.000×10^6/L,红细胞计数18070×10^6/L,李凡他试验阳性(1+),嗜中性粒细胞比率0.22,淋巴细胞0.58,EB病毒抗体测定,TORCH全套,EB病毒抗体测定,EB病毒抗体测定,EB病毒抗体测定,TORCH全套,TORCH全套(2015.05.18本院):单纯疱疹病毒1型IgG抗体阳性,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阳性,EB病毒核抗原IgG抗体阳性,腺苷脱氨酶(胸水)测定(2015.05.18本院):腺苷脱氨酶6.1U/L,胸腹水乳酸脱氢酶(2015.05.18本院):乳酸脱氢酶158U/L,今诸葛璐副主任医师查房:结合患者目前病情,胸腔积液淋巴细胞为主,仍需警惕结核基础上继发感染可能,予利福平胶囊3粒qm,乙胺丁醇片3粒qd,异烟肼片3粒qd,吡嗪酰胺片2粒tid,及泼尼松3粒bid,联合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强的松片减少粘连,另有待食管心超明确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
5月19日胸外科会诊会诊医师:杨美高,会诊意见:患者病史如上述:主动脉瓣膜赘生物形成,伴主动脉壁内血肿形成。
目前体温有控制迹象(昨日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
主动脉瓣膜轻度关闭不全、LVEF值0.64,提示心功能尚好。
该患者主动脉瓣膜赘生物较大、随心脏搏动飘动,随时有脱落、器官栓塞危险,存在急诊手术指征。
但患者主动脉壁内脓肿形成可能,手术危险极大。
1、目前近日不推荐手术治疗,建议先抗感染治疗,一周后复查食道超声,了解心内病情变化,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患者随时有赘生物脱落危险,风险充分告知患者。
同时建议减少活动、并控制心率70~80次/分左右减少赘生物脱落机会。
3、若出现感染无法控制、心衰无法控制,仍可考虑急诊手术。
谢谢邀请!5月19日患者仍有发热,诉稍感胸闷,无胸痛,查体:T 37.8℃,P 120次/分,R 19次/分,神志清,精神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肝颈反流(-)。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可及干湿性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无肿。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
四肢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剑突下心包引流管在位,左侧胸腔引流管在位通畅。
辅检:食道超声:主动脉瓣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根部壁内脓肿形成?,胸水B超提示胸水较前减少,金玲湘主任医师查房后认为,患者舒普深联合可乐必妥针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目前结核感染不首先考虑,今予以停用抗结核药物,舒普深及可乐必妥针,结合食道超声目前首先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根部壁内脓肿形成,予以加用万古霉素针1.0 ivgtt q12h抗感染治疗,予以加用倍他乐克片控制心室率,告知患者及家属随时可能出现赘生物脱落,脑栓塞,昏迷,偏瘫,甚至死亡等可能,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5月21日患者自诉昨夜仍有体温升高,最高达38.9摄氏度,予以美林退热后能降至正常,心包及胸腔引流管昨日已拔除,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肝颈反流(-)。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可及干湿性罗音。
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无肿。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
四肢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辅检:血生化(2015.05.20本院):谷丙转氨酶28U/L,谷草转氨酶22U/L,谷氨酰转肽酶85U/L,总蛋白60.8g/L,白蛋白28.7g/L,白球比0.9,总胆红素 6.5μmol/L,间接胆红素 3.9μmol/L,尿素2.92mmol/L,PCT(2015.05.20本院):降钙素原2.600ng/ml,CRP(2015.05.20本院):C反应蛋白70.6mg/L,凝血功能常规检查(2015.05.20本院):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4.10秒,正常对照(PT值)12.80秒,FIB 5.15g/L,脑钠肽测定(2015.05.20本院):NT-PROBNP 1330pg/ml;血常规(2015.05.20本院):白细胞计数10.23×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0.823,血红蛋白104g/L,红细胞计数3.53×10^12/L,血小板计数162×10^9/L。
今金玲湘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目前诊断考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且考虑主动脉瓣根部壁内脓肿形成,目前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似有下降趋势,考虑抗感染治疗有效,仍维持原方案治疗,再次告知患者目前仍可能出现脑栓塞,心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死亡可能。
5月24日查房患者昨夜仍有体温反复升高,波动于38.9-39.6摄氏度,予以美林退热后能降至正常,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血压81-103/45-66mmHg,HR81-20次/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肝颈反流(-)。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可及干湿性罗音。
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肝区叩痛(-),腰部叩痛(-)。
四肢末端无皮疹,无瘀点瘀斑,双侧巴氏征(-)。
金玲湘主任医师查看病人后指出:结合辅检,患者目前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根部壁内脓肿;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胸腔积液”诊断成立;患者于05.12开始予舒普深(3g Q8H)*8d联合可乐必妥针(0.5 qd)*8d抗感染,05.19停用,改万古霉素(1g q12h)经验性抗感染,目前仍反复高热,体温波动于38.1-39.6摄氏度,考虑患者目前感染控制欠佳,予万古霉素基础上加用磷霉素钠针(6g q8h)联合抗感染治疗,,因患者目前低血压,考虑反复高热存在容量不足,不除外感染性休克可能,予适当加强补充血容量,小剂量多巴胺微泵,并急诊复查床边心脏彩超,复查NT-proBNP,除外心功能不全可能;另予胸外科急会诊,是否存在手术指征(急诊或择期),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不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