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苗木出圃是将培育至一定规格的苗木,由于绿化栽植的需要,结束在苗圃的生长。

是育苗工作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苗木的质量和经济收益。

苗木出圃包括起苗、分级、包装、运输或假植、检疫等。

为了保证出圃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出圃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苗木质量的具体标准。

通过苗木的调查,了解各类苗木质量和数量,制定出圃销售计划,并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

第一节出圃苗木的标准为了使出圃苗木定植后生长良好,早日发挥其绿化效果,满足各层次绿化的需要,出圃苗木应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不同绿化层次及某些特殊环境,特殊用途等对出圃苗木的质量标准要求各异。

一. 出圃苗木的质量标准高质量的苗木,栽植后成活率高,生长旺盛,能很快形成景观效果。

一般苗木的质量主要由根系、干茎和树冠等因素决定。

高质量的苗木应具备如下的条件(一)苗木树体完美,生长健壮。

1.生长健壮,树形骨架基础良好,枝条分布均匀。

总状分枝类的苗大,顶芽要生长饱满,未受损伤。

其他分枝类型大体相同。

2.根系发育良好,大小适宜,带有较多侧根和须根。

同时根不劈不裂。

因为根系是为苗木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器官,根系完整,栽植后能较快恢复,及时地给苗木提供营养和水分,从而提高栽植成活率,并为以后苗木的健壮生长奠定有利的基础。

苗木带根系的大小应根据不同品种、苗龄、规格、气候等因素而定。

苗木年龄和规格越大,温度越高,带的根系也应越多。

3.苗木的茎根比要适当。

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之比,称为茎根比。

茎根比大的苗木根系少,地上、地下部分比例失调,苗木质量差;茎根比小的苗木根系多,质量好。

但根茎比过小,则表明地上部分生长小而弱,质量也不好。

4.苗木的高径比要适宜。

高径比是指苗木的高度与根颈直径之比,它反应苗木高度与苗粗之间的关系。

高径适宜的苗木, 生长匀称。

它主要决定于出圃前的移栽次数,苗间的间距等因素。

年幼的苗木, 还可参照全株的重量来衡量其苗木的质量。

同一种苗木, 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重量大的苗木, 一般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品质较好。

其他特殊环境,特殊用途的苗木其质量标准,视具体要求而定。

如桩景要求对其根、茎、枝进行艺术的变形处理。

假山石上栽植的苗木,则大体要求“瘦”、“漏”、“透”。

(二)出圃苗木无病虫和机械损伤特别是有危害性的病虫害及较重程度的机械性损伤的苗木, 应禁止出圃.。

这样的苗木栽植后生长发育差, 树势衰弱,冠形不整, 影响绿化效果。

同时还会起传染的作用, 使其它植物受侵染。

二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出圃苗木的规格, 需根据绿化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行道树用苗规格应大一些, 一般绿地用苗规格可小一些。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绿化层次增高,人们要求尽快发挥绿化效益,大规格的苗木、体现四季景观特色的大中型乔木、花灌木被大量使用。

有关苗木规格,各地都有一定的规定,现把华中地区目前执行的标准细列如下,供参考。

(一)大中型落叶乔木银杏、栾树、梧桐、水杉、枫香、合欢等树种,要求树形良好,树干通直,分枝点2~3m, 胸高直径在5cm以上(行道树苗胸径要求在6cm以上)为出圃苗木的最低标准。

其中,干径每增加0.5cm , 规格提高一个等级。

(二)有主干的果树,单干式的灌木和小型落叶乔木如枇杷、垂柳、榆叶梅、碧桃、紫叶李、海棠等,要求树冠丰满,枝条分布匀称,不能缺枝或偏冠。

根颈直径在2.5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

在此基础上,根颈直径每提高0. 5cm,规格提高一个等级。

(三)多干式灌木要求根颈分枝处有3个以上分布均匀的主枝但由于灌木种类很多,树型差异较大, 又可分为大型, 中型和小型, 各型规格要求如下:1.大型灌木类如结香、大叶黄杨、海桐等, 出圃高度要求在80cm以上, 在此基础上, 高度每增加10cm, 即提高一个规格等级。

2.中型灌木类如木槿、紫薇、紫荆、棣棠等,出圃高度要求在50cm以上。

在此基础上苗木高度每提高1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等级。

3.小型灌木类如月季、南天竹、杜鹃、小檗等, 出圃高度要求在25cm以上,在此基础上,苗木高度每提高1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等级。

(四)绿篱(色块)苗木要求苗木生长势旺盛, 分枝多, 全株成丛, 基部枝叶丰满。

冠丛直径大于20cm,苗木高度在20cm以上,为出圃最低标准。

在此基础上,苗木高度每增加1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等级。

如小叶黄杨、花叶女贞、杜鹃等。

(五)常绿乔木要求苗木树型丰满,保持各树种特有的冠形,苗干下部树叶不出现脱落,主枝顶芽发达。

苗木高度在2.5m以上,或胸径在4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

高度每提高0.5m,或冠幅每增加1m即提高一个规格等级。

如香樟、桂花、红果冬青、深山含笑、广玉兰等.(六)攀缘类苗木要求生长旺盛, 枝蔓发育充实,腋芽饱满,根系发达。

此类苗木由于不易计算等级规格,故以苗龄确定出圃规格为宜。

但苗木必须带2-3个主蔓。

如爬山虎、常春藤、紫藤等。

(七)人工造型苗木黄杨、龙柏、海桐、小叶女贞等植物,出圃规格可按不同要求和目的而灵活掌握,但是造型必须较完整、丰满、不空缺和不秃裸。

(八)桩景桩景的使用效果正日益被人们青睐,加之经济效益可观,所以其苗圃中的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加。

如银杏、榔榆、三角枫、柞木、对节白腊等。

以自然资源作为培养材料,要求其根,茎等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其造型方法类似于盆景制作,出圃标准由造型效果与市场需求而定。

第二节苗木调查苗木的质量与产量可通过苗木调查来掌握。

一般在秋季苗木将结束生长时, 对全圃所有苗木进行清查。

此时苗木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一. 苗木调查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对苗木的调查,能全面了解全圃各种苗木的产量与质量。

调查时应分树种、苗龄、用途和育苗方法进行。

调查结果能为苗木的出圃,分配和销售提供数量和质量依据,也为下一阶段合理调整、安排生产任务,提供科学准确的根据。

通过苗木调查,可进一步掌握各种苗木生长发育状况,科学地总结育苗技术经验,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高生产、管理、经营效益。

二. 调查方法为了得到准确的苗木产量与质量数据,根颈直径在5~10cm以上的特大苗,要逐株清点,根颈直径在5cm以下的中小苗木, 可采用科学的抽样调查.。

其准确度不得低于95%。

在苗木调查前,首先查阅育苗技术档案中记载的各种苗木的育苗技术措施,并到各生产区查看,以便确定各个调查区的范围和采用的方法。

凡是树种、苗龄、育苗方式方法及抚育措施,绿化用途相同的苗木,可划为一个调查区。

从调查区中抽取样地,逐株调查苗木的各项质量指标及苗木数量,最后根据样地面积和调查区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的产苗量和调查区的总产苗量。

最后统计出全圃各类苗木的产量与质量。

抽样的面积为调查苗木总面积的2~4%。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下列3种。

(一)标准行法在需调查区内,每隔一定行数(如5的倍数)选1行或1垄作标准行,全部标准行选好后,如苗木数过多,在标准行上随机取出一定长度的地段,在选定的地段上进行苗木质量指标和数量的调查,如苗高、根颈直径或胸径、冠幅、顶芽饱满程度、针叶树有无双干或多干等。

然后计算调查地段的总长度,求出单位长度的产苗量,以此推算出每亩的产苗量和质量,进而推算出全区的该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此调查方法适用于移植区、扦插区、条播、点播的苗区。

(二)标准地法在调查区内,随机抽取1㎡的标准地若干个,逐株调查标准地上苗木的高度,根颈直径等指标,并计算出1㎡的平均产苗量和质量,最后推算出全区的总产量和质量。

此调查方法适用于播种的小苗。

(三)准确调查法数量不太多的大苗和珍贵苗木,为了数据准确,应逐株调查苗木数量,抽样调查苗木的高度、地径、冠幅等,计算其平均值,以掌握苗木的数量和质量。

第三节起苗与分级起苗又称掘苗,起苗操作技术的好坏,对苗木质量影响很大,也影响到苗木的栽植成活率以及生产、经营效益。

一. 起苗(一)起苗季节1.秋季起苗应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叶片基本脱落,土壤封冻之前进行。

此时根系仍在缓慢生长,起苗后及时栽植,有利于根系伤口愈合和劳力调配,也有利于苗圃地的冬耕和因苗木带土球使苗床出现大穴而必须回填土壤等圃地整地工作。

秋季起苗适宜大部分树种,尤其是春季开始生长较早的一些树种,如春梅、落叶松、水杉等。

过于严寒的北方地区,也适宜在秋季起苗。

2.春季起苗一定要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起苗。

主要用于不宜冬季假植的常绿树或假植不便的大规格苗木,应随起苗随栽植。

大部分苗木都可在春季起苗。

3.雨季起苗主要用于常绿树种,如侧柏等。

雨季带土球起苗,随起随栽,效果好。

4.冬季起苗主要适用于南方。

北方部分地区常进行冬季破冻土带冰坨起苗。

(二)起苗方法1.裸根起苗落叶阔叶树在休眠期移植时,一般采用裸根起苗。

起苗时,依苗木的大小,保留好苗木根系,一般根系的半径为苗木地径5~8倍左右,高度为根系直径2/3左右,灌木一般以株高1/3~1/2确定根系半径。

如二、三年生苗木保留根幅直径约为30~40cm。

绝大多数落叶树种和容易成活的常绿树小苗一般可采用此法。

大规格苗木裸根起苗时,应单株挖掘。

以树干为中心划圆,在圆心处向外挖操作沟,垂直挖下至一定深度,切断侧根,然后于一侧向内深挖,并将粗根切断。

如遇到难以切断的粗根,应把四周土挖空后,用手锯锯断。

切忌强按树干和硬劈粗根,造成根系劈裂。

根系全部切断后,将苗取出,对病伤劈裂及过长的主根应进行修剪。

起小苗时,在规定的根系幅度稍大的范围外挖沟,切断全部侧根然后于一侧向内深挖,轻轻倒放苗木并打碎根部泥土,尽量保留须根,挖好的苗木立即打泥浆。

苗木如不能及时运走,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假植。

起苗前如天气干燥,应提前2~3天对起苗地灌水,使苗木充分吸水,土质变软,便于操作。

2.带土球起苗一般常绿树、名贵树木和较大的花灌木常用带土球起苗。

土球的直径因苗木大小、根系特点、树种成活难易等条件而定。

一般乔木的土球直径为根颈直径的8~16倍,土球高度为直径的2/3,应包括大部分的根系在内,灌木的土球大小以其高度的1/2~1/3为标准。

在天气干旱时,为防止土球松散,于挖前1~2天灌水,增加土壤的粘结力,挖苗时,先将树冠用草绳拢起,再将苗干周围无根生长的表层土壤铲除,在应带土球直径的外侧挖一条操作沟,沟深与土球高度相等,沟壁应垂直,遇倒细根用铁锹斩断,3cm以上的粗根,不能用铁锹斩,以免震裂土球,应用锯子锯断,挖至规定深度,用锹将土球表面及周围修平,使土球上大下小呈苹果形,主根较深的树种土球呈萝卜形,土球上表面中部稍高,逐渐向外倾斜,其肩部应圆滑,不留棱角。

这样包扎时比较牢固,不易滑脱,土球的下部直径一般不应超过土球直径的2/3。

自上向下修土球至一半高度时,应逐渐向内缩小至规定的标准,最后用锹从土球底部斜着向内切断主根,使土球与土底分开,在土球下部主根未切断前,不得硬推土球或硬掰动树干,以免土球破裂和根系断损,如土球底部松散,必须及时填塞泥土和干草,并包扎结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