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1届理综选择题周考(二)2020.10.31 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第1~18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26分)1.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2、下列有关酶、ATP、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ATP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激素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为实验材料C.能合成酶和ATP的细胞一定能合成激素D.ATP分子结构中有腺苷,有些酶的分子结构中也可能有腺苷3.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4、高一生物科研兴趣小组从校博雅湖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密封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瓶,黑瓶为不透光瓶),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氧量为10mg/L.将六对密封黑白瓶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其他条件相同,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氧量,记录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光照强度(klx)0(黑暗) a b c d e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E EB. 光照强度为d、e时,黑瓶中溶氧量应为3 mg/LC. 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28mg/LD. 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5、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B. 若乙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甲、乙、丙、丁细胞中都含有2条性染色体C. 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7.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
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C.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D.钢铁的锈蚀。
8.检测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ol/L”和“mg/dL”(1L=10dL).以“m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mmol/L 之间。
如果以“mg/dL”表示,下列血糖检测结果为正常的是:()A.105 mg/dL B.115 mg/dL C.140 mg/dL D.175 mg/dL9.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Fe3+,可能含Cu2+。
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有Cu2+和Fe3+D.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Fe3+,可能含有Cu2+。
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
B.标准状况下,5.6 L CO 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 A。
C.1L 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28N A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A。
1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SO2使酸性KMnO4褪色:4SO2 + 2MnO4-+ 2H2O = 4SO42-+ 2Mn2++ 4H+B.Fe(OH)2与HNO3溶液的反应:Fe(OH)2 + 2H+= Fe2++ 2H2OC.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SO2 + H2O + Ba2+= BaSO3↓+ 2H+D.足量NaOH与磷酸二氢铵反应:3OH-+H2PO4-+ NH4+= NH3·H2O+PO43-+2H2O12.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选项离子要求A K+、Cl-、SO42-、MnO4-c(K+)<c(Cl-)B Fe3+、NO3-、SO32-、Cl-逐滴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C Na+、HCO3-、Mg2+、SO42-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D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NaOH浓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13.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其中碳元素为+2价)、HCO3-、N2、Cl-六种粒子。
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还原剂是含CN-的物质,氧化产物只有N2B.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C.氧化剂是ClO-,还原产物是HCO3-D.若生成2.24LN2(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0.5mol。
1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v)2(1x1+1x2) B. (Δv)2x2−x1C. (△v)2(1x1−1x2) D. 2(Δv)2x2−x115、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摩擦力为f1,B、C间摩擦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A. f1=f2=0B. f1=0,f2=FC. f1=F3,f2=23F D. f1=F,f2=016、如图所示,E为斜面的中点,斜面上半段光滑,下半段粗糙,一个小物体由顶端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为零.小物体下滑过程中位移x、速度v、合力F、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1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活中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速度不能超过√gRB. 乙图中,“水流星”匀速转动过程中,在最低处水对桶底的压力最小C. 丙图中,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D. 丁图中,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向心加速度相等18、2019年1月3日,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开启了人类探测月球的新篇章。
若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1k、半径是地球的1n,“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月球半径的q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小于v1B. 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nkC.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knD. “嫦娥四号”绕月球运行的速度大小为v1√nkq19、嫦娥三号探测器欲成功软着陆月球表面,首先由地月轨道进入环月椭圆轨道Ⅰ,远月点A距离月球表面为h,近月点B距离月球表面高度可以忽略,运行稳定后再次变轨进入近月轨道Ⅱ。
已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环月椭圆轨道周期为T、月球半径为R和引力常量为G,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求得A. 探测器在近月轨道Ⅱ运行周期B. 探测器在环月椭圆轨道Ⅰ经过B点的加速度C. 月球的质量D. 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重力20、如图1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机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2所示。
g=10m/s2,sin37°=0.60,cos37°=0.80.则()A. 物体的质量m=0.67kg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C. 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10m/s2D.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 k=10J21、如图所示,A、B两球用轻绳和轻弹簧同时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轻绳与弹簧中心轴重合,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球质量比B球质量大,剪断轻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弹簧与A、B球均栓接在一起,且弹簧形变量始终处于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A. 当A球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球的速度不一定达到最大B. A、B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 从剪断轻绳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簧对A球的冲量大小大于对B球的冲量大小D. 从剪断轻绳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弹簧对A球做的功小于对B球做的功通榆一中2021届理综选择题周考(二)2020.10.31理综参考答案生物答案:1 、B 2、D 3、C 4、C 5、B 6、A化学答案:7、B 8、 A 9、 D 10、C 11、D 12、C 13、B 物理答案:14、B 15、C 15、B 17、D 18、D 19、ABC 20、CD 21、BD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发生△v 所用的时间为:t =Δva根据Δx =at 2得:x 2−x 1=a ⋅(Δv a )2解得:a =(Δv)2x 2−x 1,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
2.【答案】C【解析】【解答】开始三个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知F =f ,撤去F 后,三个物体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体的加速度为:a =f3m =F3m 隔离对A 分析,A 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有:f 1=ma =F3隔离对AB 分析,AB 整体所受的合力等于C 对它们的摩擦力,有:f 2=2ma =23F ,故C 正确,AB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