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感受了解印度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其乐器。
[3]、尝试学习印度舞蹈手势
二、教材分析
《亚非音乐神韵》中的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是高一教程的第五单元内容,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在欣赏的同时加入教唱、舞蹈等成分,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亚非音乐的魅力。
亚洲音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亚洲音乐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文化素养,真正做到泓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亚洲音乐的不同风格特征,主要是印度音乐及歌舞。
四、教学难点
学印度舞蹈的手势及手语,以及在一节快中完成所有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呼麦颂》
2、提问:有听过这种唱法吗?是什么民族特有的唱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通过“呼麦”这种唱法,引出“世界上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这些音乐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因为产生区域的不同他们的音乐也不同”,进入新课题“亚洲音乐”。
(设计理念:①、让学生复习上几节课所讲的民族音乐;②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③、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
提问:亚洲地区在哪个方位?(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幻灯片)
学生回答(设计理念:让音乐课与世界地理结合在一起)
1、教师简单的介绍亚洲的概况,提出“亚洲可分为四个音乐文化区:东
亚、东南亚、中东和南亚。
”(设计理念:让学生对亚洲音乐有个初步的概念)
2、东亚(教师出示东亚地图幻灯片)
3、教师介绍东亚地区的概况,引出日本音乐。
①、让学生来介绍日本、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补充
②、欣赏日文《樱花》,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日本音乐的民族特色。
(教师出
示《樱花》的谱子)
③、教师介绍日本两种乐器:尺八和十三弦乐筝(出示两种乐器的幻灯片,
教师展示日本乐器:尺八)
4、南亚(教师出示南亚地图的幻灯片)
①、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南亚印度音乐的特点,主要介绍拉格(教师出示幻
灯片)
②、了解印度的几个主要乐器:Tabla手鼓、西塔琴(sitar)(一种弦乐器
是印度北方最常用的一种长颈弹拨乐器,共有7根琴弦,4根奏旋律,3根奏持续音,此外还有10多根共鸣弦,与主弦应和,形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主要是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用来演奏Raga或为演唱伴奏的)、萨郎吉(印度的小提琴)
③、介绍音乐音乐的拉格和塔拉。
欣赏《印度电影歌舞》(设计理念:让
学生对印度音乐有个深刻的了解,为下面教印度舞蹈作准备)
④、教师根据上面的影片介绍印度舞蹈中的服装、饰品、化装等方面,并
说明印度舞蹈的功用。
(展示印度女郎的幻灯片)
⑤、教师教印度舞婆罗多舞蹈体系的的手势,比如:巴达嘎、多拉、恰都
拉。
以及用手势展示的手语国王、胡子、来去、你我、睡觉等等
(设计理念:这是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对印度音乐产生兴趣;让学生边学边动,不仅欣赏,而且参与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
⑥、介绍欣赏舞蹈的两种不同风格的群舞方式:舞台上的和在晚会中的。
让学生加深对印度音乐以及舞蹈的的印象。
课堂小结:回顾学过的日本都式音阶和印度音乐的节奏旋律。
课后反思:对与印度音乐本质的分析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