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虐待罪的立案标准

虐待罪的立案标准

生命权是至高无上的基本人权,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虐待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为十年。

虐待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但被害人死亡的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立案标准是具有虐待行为且情节恶劣。

虐待行为具有经常性、持续性、多样性、随意性和隐蔽性,偶尔的打骂、赶出家门不算虐待行为。

虐待行为隐蔽性强,取证难度大,外人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四部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明确了“情节恶劣”的四种情形:1/4虐待持续时间较长、次数较多,属于情节恶劣;4/4对老年人、残疾人实施较为严重的虐待行为,属于情节恶劣。

是否“较为严重”,要从虐待行为的持续时间、次数、手段、后果四个方面认定。

虐待行为分为两类:一是肉体摧残,二是精神折磨。

虐待行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禁闭、讽刺、咒骂、侮辱人格、限制自由、赶出家门等,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如不给治病、不给吃饱饭、不给穿暖衣等。

分开看,每一次虐待行为均达不到犯罪的程度,都不具备独立的意义。

但综合看,持续实施的数个虐待行为构成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犯罪行为,达到了刑法规定的情节恶劣的程度。

虐待罪的立案标准并不是说,必须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才能立案;相反,案都不立,怎么可能会有证据?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赣榆区海头镇白石头村老人的死亡确属寿终正寝,否则,只要有犯罪嫌疑存在需要通过侦查手段搞清事实真相,就应该立案。

立案只是一
个过渡性程序,仅仅是刑事诉讼的起点,并非真相之路的终点。

唯有把所有的疑点逐个摸排清楚,将所有模糊不清的事实一一查明查实,说清楚次子二人张怡礼吴〇麦在当时到底做了什么,才能得出最贴近事实的调查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