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考试必考重点

2020年中央电大专科《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考试必考重点

心电大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小抄 一.判断题1.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 2.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4.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在语言功能方面,大脑左半球占有显著的单侧化优势。

(√)5.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 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强化的建立。

(×)7.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条件反射系统。

(×)8.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9.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10.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11. 感觉属于感性认知阶段,知觉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12. 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幻觉。

(×) 13. 阈限是一种反应与另一种反应之间的分界值,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它是个固定值。

(×)14. 感觉适应可以降低个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敏锐度,是一种利弊兼具的心理现象。

(√)15. 感觉和知觉是先后进行的,先有感觉,然后才有知觉。

(×)16. 相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会引起不同的知觉。

(√) 17.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18.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19. 联想是回忆的基础,也是回忆的主要形式。

(√)20. 研究表明,对词语喜好度的评定、作业任务类型等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效果并不影响。

(√) 21. 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视觉或语义编码为主。

(×)22. 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引起的。

(√)23.由春天想到繁荣、从苍松翠柏想到意志坚强,这些现象体现的联想规律是接近律。

(×)24. 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快得多。

(×) 25. 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 26. 遗忘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

(×) 27. 在实际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分析和综合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 28. 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

(×)29.鲁班因为茅草割破手而发明了锯子,牛顿从苹果落地而联想到地球引力,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原型启发的典型例证。

(√) 30.幻想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31. 男女两性在思维的方式和特征方面没有差异。

(× )32.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同求优,发散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求异创新。

(√)33. 灵感是创造想象形成的条件之一。

(√)34.对问题重新建构,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启发法策略是顿悟。

(√)35.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 36.人在某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它对象,这反映出注意的直观性。

(× ) 37.保持功能是注意的首要功能,注意的其它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作用的。

(×)38.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 )39.无意注意的产生和维持,仅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再无其它。

(×)40.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都是有意注意。

(×)41.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总是一一对应的。

( ×)42. 心理学家卡内曼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

(√)43.任何附加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分散。

(×)44.“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

”这种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情境想象法。

(√)45. “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人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46. “爱屋及乌”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功能。

(×)47.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提出了“情商”概念。

(√)48. 所谓“触景生情”,表明了情绪情感具有随意性。

(×)49.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彼此分离的两种心理现象,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

(×)50. 情感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51.汤姆金森和拉扎勒斯提出了动机—分化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

(×) 52.情绪三因素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受环境因素、生理唤醒和动机三个因素的制约。

(×)53. 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4. 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55. 意志行为的基础是行为的目的。

(×)56.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 )57. 意志对行为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执行。

(×) 58.情绪、情感既可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59.因认知和个性的影响导致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成功,这属于内部挫折。

(√)60. “既想吃肉,又怕发胖”,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双避式冲突。

(×) 61. 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62.完成较高难度任务时,要取得最佳工作效率,动机水平最好处于较高水平。

(×)63. 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条件是需要。

(×)64.按照需要的起源来分,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6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层次从低级向高级递升,在每一个时期,只存在一种需要。

(×)6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有两种需要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都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67.研究表明,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

(√)68.定势属于一种意识动机。

(×)69.技能和才能是能力的不同表述形式,这三者是等同的。

(×)70.能力的强弱与完成活动的产品质量速度之间是正相关。

(√)71.气质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改变。

(×)72.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影响着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活动表现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73.人的气质是相当稳定的,不发生任何变化。

(×)74.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75.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76.性格的形成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7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78.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来的。

(×)79.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

(×)80.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远大于非智力因素。

(×)81.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和形成的行为习惯。

(√)82.由先前信息所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对后来的影响就是近因效应。

(×)83.恐惧是个体在面对情境并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感情体验。

(√)84.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自己与他人有相同的倾向,即把他人的特征投射到自己身上。

(×)85.一般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86.病态心理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缺乏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

(×)87.疏泄疗法就是让来访者倾诉心中的烦闷和心中的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恢复心理平衡,防止躯体或精神发生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C )。

A. 1789B. 1897C. 1879D.1987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B )。

A. 弗洛伊德B. 冯特C. 艾宾浩斯 D. 马斯洛3.有目的地创设、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的方法是(B )。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谈话法4.强调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完整结构,反对把意识、心理分解成元素的心理学派是(B )。

A.构造主义B.格式塔心理学C.机能主义D.行为主义5.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正常人心理活动层面问题的心理学派是(C )。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6.(C )和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往往被视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A.条件刺激B.无条件刺激C.强化D.操作活动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B )A. 理解性B. 规律性C. 整体性 D.恒常性8.记忆的首要环节是:(D )。

A. 保持B. 再认C. 回忆D. 识记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 )。

A. 9±2B. 8±2C.7±2D.6±210.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D )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的方法》 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1.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D )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A.绝对感觉阈限B.感觉阈限C.最小可觉差 D.中等强度刺激量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是(A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13.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B)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A.强刺激B.弱刺激C.适宜刺激D.阈下刺激14.学生上课时将老师的讲课作为知觉对象,而将其它无关事物作为知觉背景。

这种现象体现的知觉特性是(B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5.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D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6.观察力是构成(B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A.知觉能力B.智力C.认知技能 D.思维能力17.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B)A 情绪记忆B 语词逻辑记忆 C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1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C )A.形象记忆B.语词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19.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D )A.衰退理论B.提取失败理论C.压抑理论D.干扰理论20.遗忘的压抑理论是(D )首先创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