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一、百分数、百分比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示例二】3.拉动……增长……百分点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 。
【示例二】 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
求独立学院占高等学校的比重。
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87%×14%=12.2%。
(2)已知总量为A,B占A的比重为b%,C占B的比重为c%,则C=A×b%×c% 。
【示例三】 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占比为53.1%,一般贸易出口额占货物出口的比重为45.7%,求一般贸易出口额。
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29728×53.1%×45.7%=7214亿美元。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一、乘除法转化法1.乘除法转化法公式2.乘除法转化法适用情形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那么可以使用乘除法转化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 )。
A.少1.62平方米B.少1.17平方米C.多0.23平方米D.多0.85平方米二、分数比较法分数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数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者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若分母相同,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分数小。
(2)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1.化成分子相同比较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两个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大的分数小于分母小的分数。
三、运算拆分法运算拆分法即将计算式中数据拆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计算的数的和或差的形式,再分别进行相应计算的方法,类似于分配律。
运算拆分法常用在比较复杂的乘法、除法运算中。
【例题2】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
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
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
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
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2009年,全国“31-50岁”的外出农民工约为( )。
A.8000万人B.5000万人C.3000万人D.1000万人解析:此题答案为B。
全国“31-50岁”外出的农民工占比为22.3%+11.9%=34.2%,则该年龄段的外出农民工人数为14533×34.2%≈15000×(30%+4%)=4500+600=5100万人,最接近的是B项。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比重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平均数、平均增长量、中位数知识点储备知识扩展: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很少直接考查,但在解题时可以借助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快速解题。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题题型知识点储备一、求增长的计算题求增长的计算题在资料分析中是最常见的,其中的增长包含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提问方式却各不相同。
1.常见提问方式求增长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与上年同期相比,XX约增长了多少”、“XX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上年同期XX的量是多少”、“上个月XX的量是多少”等等。
2.高频考查方式:求增长量求增长量的问题,在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出现频率均较高。
在各类考试中常给出“本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例题1】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
A.2476.7亿元B.2619.6亿元C.2972.0亿元D.3180.2亿元3.特殊考查方式:求跨年增长率求增长率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已知“本期量和增长量”或者“本期量和上年同期量”来计算,2011年国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新的考查形式即求跨年的增长率,下例中求跨年的增长率无需利用本期量和上期量,只需已知两期的增长率即可。
【例题2】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
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
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
成品油产量中,汽油产量增长6%,增速同比减缓7.9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长28.1%,增速同比加快15.8个百分点。
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
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
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
A.1.8%B.4.2%C.6.3%D.9.6%解析:直接套用上面的公式可知,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1+5.3%)×(1-1%)-1,答案应该略小于(1+5.3%)-1=5.3%,选B。
二、求比重的计算题资料分析中涉及比重的计算题是指在题干中出现了求比重或者和比重相关的概念。
1.常见提问方式求比重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为:“今年或者上年XX占XX的比重是多少”、“XX 占XX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等。
2.高频考查方式:间接求比重根据部分量和总量的本期值及增长率,求上一年部分量占总量的比重,这类题目在2012年国考中有所涉及,列式参见比重公式,此类题目常可以根据本年部分量占总量比重的大小去判断选项的范围,从而排除误项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3】 2010年1~5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上年同期为下降35.4%。
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67倍,上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25.7%,上年同期为增长1.8倍。
2009年1~5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占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的比重约为( )。
A.53%B.66%C.80%D.91%三、求倍数的计算题求倍数的计算题在历年国考中时有出现,每年1-2道左右,难度不大,多数为直接求A 和B之间的倍数关系,也有根据增长率求出上年量(上期量)再求倍数的情况。
1.常见提问方式求倍数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增长多少倍”、“扩大多少倍”、“提高多少倍”。
2.高频考查方式:间接求倍数已知增长量或者增长率求出上年同期量或上期量,再求倍数关系。
下面这道题目就是根据同比增长量求倍数的题目。
行测资料分析考点:统计术语的使用知识点储备1、“番数”和“倍数”混淆水泥厂厂长说,我厂水泥的产量今年将比去年翻两番,由年产3.6万吨增加到7.2万吨。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今年的产量为去年的2倍,或比去年增长一倍。
番数=基数×2 。
2、“增长”和“增加”混淆某镇2001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是1486万元,2002年是1763万元。
镇长汇报时说,我镇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7万元,增加了18.64%。
“增加”一词所表示的是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平。
“增长”一词所表示的是相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去基期数再与基期数相比较(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它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
所以,增加和增长两个词虽为同义语,但在反映统计数字时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混淆。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某镇2002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2001年增加277万元,增长了18.64%。
3、“百分数”与“百分点”混淆某单位领导在汇报本单位干部文化结构时说,2002年大专以上文化占干部总数82%,比1997年的65%上升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