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习的形式与内容.

社会工作实习的形式与内容.


3、以实习的场所安排加以区分的实习类型
• 专业机构实习
• 政府部门实习 • 居民社区实习
①专业实习机构的优缺点:
优势: • 学生有较多机会从事 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 动 • 有利于直接社会工作 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 的深入 • 可以促进社会工作专 业价值观的确立 局限性: • 获得的经验较为狭窄 • 可能为学生提供负面 的心理感受
2、以实习的地点安排加以区分的实习类型
• 当地实习 • 异地实习
①当地实习
优点:
●方便教师对学生的 实习督导 ●可以与不同的时间 安排方式进行搭配 ●方便实习学生的食 宿安排
缺点:
●实习机构的选择范 围较小 ●往往与学生的就业 取向发生矛盾
②异地实习
优点: ●实习机构的选择范围 较大 ●便于同学生的就业取 向进行协调 ●异地实习还有利于学 生开阔视野、增加阅 历 缺点: ●教师难于对学生进行 及时有效的督导 ●不能与同步式的实习 形式相配合 ●食宿安排难度较大、 实习经费花费较多
3、在政府部 门或社会团 体从事的福 利服务或社 会行政工作
社会福利 服务项目 的推展工作
对社社会问题的
调查研究
社会福利服务状况
3、实习内容的确定原则 专业
专业性原则
性原 则
渐进 实物性原则 性原 则
确定原则
实物 渐进性原则 性原 则
个别 多样性原则 性原 则
多样 个别性原则 性原 则
二 、社会工作实习的具体内容
1、在专业机构从事的直接福利服务 2、在居民社区从事的福利服务及其组织管理活动 3、在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从事的福利服务或社会行 政工作 4、依托学校开展的社会调研活动
1、在专业机构从事的直接福利服务
老年福利机构 儿童福利机构 医疗保健机构 残疾人福利机构 违法犯罪矫治机构 专业咨询机构
2、在居民社区从事的福利服务及其组织管理活动
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的 直接福利服务
为社区全体居民提供的 福利服务
为更好的服务而开展的 组织管理活动
国家福利政策 制定的 调查论证工作
集中式实习的优缺点
优点
较难促进 学生在知和行 方面的整合
打破实习地 域选择限制
教师集中时 间精力督导
缺点
较难体现学习 取向的特性 较难获得 完整的个案 处理经验
② 同步式实习 同步式实习也称并行式实习,是指实习活动 与课堂的学习活动穿插安排,实习与其他课程的学 习同时进行。 同步式实习的特点与集中式实习相互补。
大专课程: 到专业服务机构 或居民基层社区 从事第一线的 福利服务
研究生课程 (硕士或博士): 到教育机构 或政府服务部门 从事研究性质或 管理性质的工作
本科课程: 第一线的福利服务 工作为主, 兼及较低层次 管理性质的工作
③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水平
用以下5个指标来测量:
• 理论的系统化成熟程度; • 专业权威性的确立程度; • 被社区民众的认可程度; • 专业伦理守则的完善及被遵从程度; • 专业文化的构建及影响程度。
课堂课程
主体部分
一般采用教师课堂 讲授的方法进行
学生实践运用课堂 课程学习掌握的理 论知识和方法技巧
不可缺少 实习课程 组成部分
• 联系:课堂课程学习是实习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实习课程是课堂课程的延伸和深化。
②正确选择和确定实习形式,有助于教和学 双方积极性的发挥。
③正确选择和确定实习形式,有助于专业教 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
社会工作实习的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社会工作实习的形式
一、 实习形式的概念与功能
1、实习形式的概念 实习形式也称实习组织形式,它是指教师和 学生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而实现的协调的实习 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
实习形式研究的问题包括: ①教学人员的组合形式 ②实习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 ③实习场所的安排方式 ④实习时机的安排方式
③居民社区实习的优缺点:
优势: • 有利于学生最真切地 了解社会及把握社会 工作的价值 • 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 理论和方法的整合 • 有利于拓展社会工作 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局限性: • 居民社区卖习的局限 性是缺少具有专业教 育背景的人担当学生 实习的指导老师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
一、 实习内容的影响因素和确定原则 • 1、实习内容概念的涵义
二 、社会工作实习的形式分类
1、以实习的时间安排加以区分的实习类型
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把社会工作实习分为集中式实 习和同步式实习两类。 ① 集中式实习 也称为间隔式实习,指实习活动与课堂课程 的学习活动间隔开,单独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全日 制的实习。
学生全 身心投入 全过程了解 和掌握程序 学校与机构 进行协调
②政府部门实习的优缺点:
优势: • 学生有较多机会从事 与社会福利服务宏观 政策制定与执行管理 有关的实践活动 • 有利于间接社会工作 理论和方法的学习的 深入 • 可以推进社会工作专 业化进程 局限性 : • 许多学生的实习活动 可能与专业无关或关 系不大 • 可能使学生形成非社 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和行为习惯
2、实习内容的影响因素
①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特征:
应用性、实务性、操作性
专业人员具有的能力
专业理论的研究能力 调查挖掘和整合能力
运用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提供直接服务的能力
计划项目的策划、 推行和评估能力
社会政策的理解、 执行和制定的影响力
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同学历层次。
不同学历层次 和培养目标 的实习内容
2、实习形式的功能
由于结构不同,组织方式不一样,就产生了不同 的功能。 ① 正确选择和确定实习形式,有助于形成科学合 理的教学课程体系。 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包括课堂课程和实习课 程两个部分。两种课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区别:
地位 目标 专业的系统理论、知 识、方法、价值的传 授和学习 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训 练专业方法技巧 培养专业价值观 方式
社会工作实习内容是指社会工作实习活动的 指向对象,即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活动所接受的社 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专业方法技巧、专业 伦理价值,以及专业行为方式的总称。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
①不是形成于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而是体现在实习 活动过程之中 ②不是由同一个标准进行规范要求,而是可以根据 学生的不同状况和意愿进行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