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搅拌机结构与组成
组成:搅拌器
电动机 减速器 容器 排料管 挡板
适用物料:低粘度物料
二、混合机理
利用低粘度物料流动性好的特性实现混合 1、对流混合
在搅拌容器中.通过搅拌器的旋转把机械能传给液体物料造成液体的流动.属强制对流。
包括两种形式:
(1)主体对流:搅拌器带动物料大范围的循环流动 (2)涡流对流:旋涡的对流运动
液体层界面 强烈剪切 旋涡扩散
主体对流 宏观混合 涡流对流 2、分子扩散混合
液体分子间的运动 微观混合 作用:形成液体分子间的均匀分布 对流混合可提高分子扩散混合 3、剪切混合
剪切混合:搅拌桨直接与物料作用.把物料撕成越来越薄的薄层.达到混合的目的。
高粘度过物料混合过程.主要是剪切作用。
三、混合效果的度量 1、调匀度I
设A 、B 两种液体.各取体积vA 及vB 置于一容器中.
则容器内液体A 的平均体积浓度CA0为: (理论值) 经过搅拌后.在容器各处取样分析实际体积浓度CA.比较CA0 、CA . 若各处 CA0=CA 则表明搅拌均匀
若各处 CA0=CA 则表明搅拌尚不均匀.偏离越大.均匀程度越差。
引入调匀度衡量样品与均匀状态的偏离程度 定义某液体的调匀度 I 为:
(当样品中CA CA0时)
或 (当样品中CA CA0时)
显然 I ≤1
若取m 个样品.则该样品的平均调匀度为
当混合均匀时
2、混合尺度
设有A 、B 两种液体混合后达到微粒均布状态。
混合尺度分 设备尺度 微团尺度 分子尺度 对上述两种状态:
在设备尺度上:两者都是均匀的(宏观均匀状态) 在微团尺度上:两者具有不同的均匀度。
在分子尺度上:两者都是不均匀的(当微团消失.称分子尺度的均匀或微观均 匀) 如取样尺寸远大于微团尺寸.则两种状态的平均调匀度接近于己于1。
如取样尺寸小到与b 中微团尺寸相近时.则b 状态调匀度下降.而a 状态调匀度不变。
即:同一个混合状态的调匀度随所取样品的尺寸而变化.说明单平调匀度不能反映混合物的均匀程度
四、搅拌机主要结构 1、搅拌器
搅拌器由电动机带动.物料按一定规律运动(主体对流).桨型不同.物料产生的流型不同。
桨作用于物料.物料产生三个方向的速度分量:
轴向分量 B
A A A V V V C +=00A A C C I =0
11A A C C
I --=m I I I I m
+⋯⋯++=-
211
=-I
经向分量
切向分量当 .桨对中安装. n 。
液体绕轴整体旋转. 不利于
混合。
(1)旋桨式搅拌器
类似于无壳的轴流泵结构:
特点:a、流型:轴流型,以轴
流混合为主,伴有切向流,经向
流,湍动程度不高。
b、循环量大,适用于宏观混合
c、适用低粘度物料混合,≤
2000c p。
d、桨转速较高,圆周速度
u=5~15m/s n=100~500rpm
e、d j=~D (以居多)
(2)涡轮式搅拌器
相似于无壳的离心泵
组成:圆盘、轴、
叶片(4~8)
特点:
①流型:径向流型
伴有轴向流
切向流
②有两个回路
③易产生“分层效应”
(不适于混合含有较重固体颗
粒悬浮液)
④d j=(~D 居多)
d j:L:b=20:5:4
⑤适合混合中低粘度的物料.
≤5000c
u=4~8m/s
n=10~。
⑥回路较曲折.出口速度大.湍动程度强.剪切力大.可将微团细化。
(3)桨式搅拌器
当搅拌器提供的机械能因粘性阻力而消耗湍动程度主体流动范围例:同一规格的涡轮式搅拌器.混合不同粘度的物料.混合效果差别很大。
水的搅动范围为4D
当>5000c p时,其搅动
范围为,离桨较远处
流体流动缓慢,甚至静止,
混合效果不佳。
∴当时,应采用 D n
的桨
结构:
桨式搅拌器特点:
①桨叶尺寸大, dj/D=~ 宽度大,b:dj=~
②转速低,u=~2m/s ; n=1~100 rpm
③流型:径向流
切向流
桨叶倾斜.可产生小范围轴向流
④适合低粘度物料μ>5000CP
⑤当容器内液位较高时.可在同一轴上安装几个桨叶。
(4)锚删式搅拌器 结构:
2、搅拌容器 形状:
圆弧底:有利于产生流型.加速混合.没有死角.功耗低。
锥型底:有利于底部排料.流型差.底部易产生停滞现象. 均匀程 度差。
(2)设计
容器壁厚按压力容器设计标准及技术条件进行设计。
(3)容器容量及结构尺寸 ①容器长径流比H/D
②搅拌容器装料量
搅拌容器装满程度用装满系数 η=Vg/ V
式中: V g 实际盛装物料的容积 V 容器全容积 η=~
如搅拌过程中起泡沫或呈沸腾状态 η=~ (取低值)
当物料反映平稳或粘度较大时 η=~ (取高值) ③容器直径与高度
确定方法:先初算(忽略封头容积),后较核计算. 直径计算:
将H/D 及V=V g/η 代入
注:D 应圆整为标准直径 容器高度计算:
D H D H D V 32
44ππ==3
)/(4D H Vg D ηπ=H
D v V 24
π=
-
式中:v 封头部分容积
注:H应圆整
校核:H/D 及η值是否在推荐范围内
3、挡板
(1)打漩
当被搅拌液料出现沿圆周做整体旋转运动时.这种流动状态叫打旋。
(2)打旋的危害
①几乎不存在轴向混合.会出现分离现象。
②液面下凹.有效容积降低。
③当旋涡较深时.会发生从液体表面吸气现象.引起液体密度变化或机械振动。
(3)常见消除打旋的方法
①偏心安装
②倾斜安装
③側壁安装
消除打旋最简单常用的方法是在容器内加设挡板
2
4
D
v
Vg
H
π
η
-
=
(4)挡板的结构与作用 结构
作用: ①消除打旋
②将切向流改变为轴向流和径向流 ③增大液体的湍动程度 (5)充分挡板化
实践证明:实现充分挡板化的条件为
式中:W b —挡板宽度 d j —液轮直径 n b —挡板数目
通常:
是否所有液体搅拌机无论混合物料的粘度多大都应加设挡板
A 、低粘度物料.转速较高.桨对中按装时.应加挡板.挡板紧贴内壁。
B 、中粘度物料.挡板离开壁面安装.防止死区。
C 、高粘度物料(μ=12000cp ) 流体粘度足以抑制打旋.可不加挡板
35
.0.)(2.1=b b n dj
W 101=dj W b 4
=b n
五、功率计算 1、计算方法
影响功率的因素: N=f(n,d j,ρ,μ,g) 结构参数:d j 、D 、 H 、W b
运动参数:n 找出无因次数群 物性参数:ρ、μ
用
式中:φ—功率因素
当加设挡板时.消除打旋.Y=0, Fr=1. ∴ φ=Np=k Rex
对数式:logNp =logK + XlogRe
以φ或Np 为纵坐标.以Re 为横坐标绘制功率曲线 2、功率曲线
x
e y r p R K F N ⋅==φ
(1) Re<10时.(层流区)为直线, 斜率为-1。
∴logNp =logK -logRe
将Np,Re代入得
N= Kn2 dj3
试验测得:k≈1 当 n一定时功率与μ.dj3 成正比(2) 10 < Re < 104时.(过渡流区)
(3) Re > 104时.(湍流区) 曲线呈水平
无挡板,功率消耗少,易打旋,效果差
有挡板,功率消耗增加,效果好。
注:∵为无因次数群.不针对特定尺寸
∴与曲线描述的搅拌器几何尺寸相近的均可用该曲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