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渔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xxxxxx年xx月目录一、建设背景 (5)二、建设意义 (5)三、建设内容 (6)(一)渔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 (6)1、对接农业部渔情信息采集系统 (6)2、对接农业部渔业统计信息系统 (6)3、渔民转产转业信息服务系统 (6)4、对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管理系统 (7)5、水产种苗管理系统 (7)6、对接养殖证管理信息系统 (7)7、对接水产品行情系统 (8)8、智慧渔业运行管理调度中心 (8)9、市、县两级智慧渔业运行调度中心级联 (9)(二)渔政管理信息平台 (9)1、对接完善农业部渔船管理信息系统 (9)2、对接完善农业部渔港码头管理系统 (10)3、完善全省渔政管理指挥中心 (10)(三)渔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11)1、智慧渔场管理系统 (11)2、对接农业部渔业病害监测系统 (11)3、渔业病害远程诊断系统 (11)4、自然灾害与重大疫病应急管理系统 (12)5、智慧渔业应用培训服务 (13)(四)水产品电子商务和质量追溯平台 (14)1、水产加工企业信息系统 (14)2、“三品一标”水产品追溯系统 (14)3、水产物流运输服务系统 (14)4、“xxx”品牌专营管理系统 (15)5、水产电子商务服务系统(xxx水产馆) (16)(五)渔业政务信息公共平台 (18)1、xxx信息网升级改版 (18)2、xxx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20)3、xxx有机水产品公众微信平台及手机APP商城 (21)(六)全省渔业地理信息数据平台 (24)1、地理信息(GIS)开发平台 (24)2、地理信息(GIS)桌面发布平台 (26)3、基于GIS的全省渔场分布系统 (26)4、基于GIS的品牌渔业专营门店管理系统 (27)5、基于GIS的水产品市场管理系统 (27)6、基于GIS的渔业物流车辆管理系统 (27)(七)全省渔业大数据 (29)1、中央数据库平台 (29)2、渔业生产大数据系统 (32)3、渔业经营大数据系统 (33)4、渔业管理与服务大数据系统 (33)5、渔业大数据交换系统 (33)一、建设背景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促加工、活流通、稳增长”的渔业发展方针,围绕渔业强省总目标,以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质量、增效益为落脚点,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促进渔业养殖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加强渔业二、三产业支持与引导,主攻水产品加工、流通及休闲渔业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
二、建设意义渔业信息化可以整合各类渔业及相关产业信息资源,改变渔业信息资源短缺的状况。
从而有利于渔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促进渔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渔业生产、科技研发、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信息技术基础。
渔业信息化是推动渔业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知识渔业的重要基础。
现代渔业科技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于渔业科技的研究、推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加速渔业科技研究的进程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渔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渔业生产结构的进步和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先进的渔业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有利于促使传统的高耗能、低效型的生产结构方式向现代的低耗能、高效率、无公害、高质量的生产结构方式转变,生产成本显著下降;而且促使渔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沿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不断发展。
三、建设内容(一)渔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1、对接农业部渔情信息采集系统提供接口,能与农业部渔情信息采集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农业部渔情信息采集系统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2、对接农业部渔业统计信息系统提供接口,能与农业部渔业统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农业部渔业统计信息系统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3、渔民转产转业信息服务系统渔民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渔民的基本的信息:地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年龄等,可提供图表进行添加、查看、修改、统计。
信息推送,经常性给渔民推送涉渔、涉船等相近的产业信息,引导渔民在相对熟悉的行业里重新就业、创业,主要可减少渔民的转业成本。
政策支持,针对渔民发布出台的有关政策信息,渔业养殖上规模补助、海上休闲产业补助、渔家乐补助政策等,通过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渔民转产转业。
4、对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管理系统提供接口,能与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管理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管理系统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5、水产种苗管理系统系统实现对水产种苗的购买与放养记录管理。
记录购买的批次、种苗名称、购买人、品种、规格;放养日期、池塘号、池塘面积、放养品种、购买鱼种的批次、负责人等信息,对水产种苗进行规范性管理。
6、对接养殖证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接口,能与养殖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养殖证管理信息系统进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7、对接水产品行情系统提供接口,能与水产品行情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水产品行情系统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8、智慧渔业运行管理调度中心建设智慧渔业运行管理调度中心,促进灾害应急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高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形成测、报、防、抗、救、援为一体的应急服务体系。
8.1有效调节各部门应急行动的需要建立智慧渔业运行管理调度中心,有效协调各涉灾部门间减灾行动的需要。
一旦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各涉灾部门可以实现在综合减灾管理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密切配合,发挥综合化减灾的优势,迅速控制各种灾害险情的发展,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8.2实现科学指挥和组织灾害救援工作的需要中心将收集汇总各种灾害的实时监测资料,并对严重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影响进行分析,预测灾害将要波及的地区和影响情况。
在此基础上,向地方党政领导部门提出科学的指挥和救援方案,以便当地政府迅速组织实施灾害防御和救援工作。
9、市、县两级智慧渔业运行调度中心级联市、县两级智慧渔业运行调度中心级联,具备可视化的操作界面,能够实时监控所有终端语音、视频、数据的通信状态,可以实现点击呼叫和调度操作。
平台的主要功能有:现场视频调度、语音调度、集群对讲、视频监控、分组会议、协同调度、动态分组管理、终端状态指示、终端位置、轨迹显示等功能。
平台包括基础应用支撑组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GIS 应用平台、决策支持平台、信息展示门户平台等。
在调度台界面中,能够显示现有的组织结构及各单位的成员,调度员可以根据任务或职能转变随时添加扩展分组,将多个单位的成员组织到一个分组,方便组播、会议的发起。
可以实现强插、强拆、代接、监听、转接、禁话等调度业务,对各个单位又可以进行组播、会议的群呼操作,为调度员快速下达指令和收集现场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渔政管理信息平台1、对接完善农业部渔船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接口,能与农业部渔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农业部渔船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2、对接完善农业部渔港码头管理系统提供接口,能与农业部渔港码头管理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农业部渔港码头管理系统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3、完善全省渔政管理指挥中心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模式,基于物联网技术特点和电子政务服务理念,建立高度渔业专业化的互联网平台,设立规则和标准,提供高效的服务工具和流程,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服务和推广职能,促进种苗,繁育,饲料,养殖,渔业设施,技术和产品服务,物流,加工,渠道和品牌建设等渔业相关企业和机构的互联网化,与政府相关机构建立网上对接,实现网上行政,网上监管,网上服务和网上推广;同时,整合产业资源,建立政府政策指导和监督下的第三方“渔业+互联网垂直电商平台”,为整个渔业行业提供资讯共享,资质认定,信用查询,服务推广,线上交易,O2O等服务,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透明度,打通交易链条,提升信用等级,降低交易成本,建立可溯源机制,使优质企业,优质模式和优质产品能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促进“良币驱逐劣币”,推动整个渔业的供给侧改革,带动渔业行业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更新,信用透明等方面的提升。
(三)渔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1、智慧渔场管理系统建立区域性水产养殖监控平台,实现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的统一监管,尤其是养殖环境水质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包括对水体的溶氧量、水温等指标的自动采集,自动预警,从而达到“养殖不下水”的效果,节省大量人工及能耗,减少水产养殖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农业。
并提供气象和水文预报,信息发布和共享,以及通过平台的海量数据,为水产养殖过程相关科研提供真实有价值的资料。
2、对接农业部渔业病害监测系统提供接口,能与农业部渔业病害监测系统进行集成部署,保证与农业部渔业病害监测系统的架构、语言环境相匹配、相适应。
3、渔业病害远程诊断系统渔业病害远程诊断包括自助诊断与专家诊断。
建立人机交互的自助诊断系统,搭建专家远程诊断平台。
(1)渔业病害信息查询根据病害鱼类在特征描述的基础上构建诊断知识库,结合重大病害诊断模型,筛选出作物重要的鉴别特征。
最终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植保专家知识结合在一起,就是按已知渔业的病害名称进行查询。
对于缓解专家的不足,提高重要鱼种病害的防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2)病害网上诊断对病害诊断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较深入研究,通过渔业的种类,危害部位,病症特征等系统的分类。
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轻松获得自己需要的结果。
(3)专家咨询为快速检测和鉴定识别新发现或通过物流传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渔业有害生物,通过手机APP,12316电话服务,在线咨询等方式由专家进行远程鉴定和诊断,提高有害生物的快速鉴别能力,建立渔业诊断网络体系,在重大病害的远程诊疗和快速识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自然灾害与重大疫病应急管理系统当发生自然灾害与重大疫情时,防控指挥人员可在电子地图上快速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系统根据划定的范围自动汇总三区的所有养殖企业信息、所有养殖品种及数量信息、所有防疫物质储备信息、所有官方医师信息等。
系统内保存的水产种类信息、养殖场分布信息、养殖户基本信息、兽医分布信息,可以为渔业疫情应急分析提供前期的数据调查基础。
GIS系统能够在对事发地点的相关数据分析中节省大量的时间,使得事故初发的宝贵处理时间得到有效利用。
系统能够依据用户输入的发生地位置信息,迅速进行周边情况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
可自动统计并列出周边5KM、10KM、15KM、20KM的范围内所有水产养殖场分布及其属性信息;可自动搜索并列出距离事发地最近的兽医站、防疫所、医院的所在位置及详细信息,包括它们的规模、水平、联系方法等;可自动进行最短路径分析,生成事发地与最近的兽医站、防疫所、医院之间的最佳行车路径,使事故处理的相关人员能迅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