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几个问题
18
❖ 案例:上海消费者顾月妹花了近3千元在商 场买了一颗“天然黄水晶球”,后经鉴定, 其实是一颗不值钱的方解石球,顾某根据商 家“假一罚百”的承诺,她诉至法院,提供 了购买发票、信誉卡,以及鉴定结论,要求 商家赔偿百倍的价款。
12
❖ (3)权利排除规范:权利发生之后,在权利 人行使权利之时发生对抗作用,而将该权利 排除的规范。
❖ 《通则》135: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 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 除外。
13
❖ 以上述分类为基础,“法律要件分类说”认为: 主张权利存在的人,应当就适用产生权利的法 律规范所必须具备的要件事实举证;
❖ (一)证据问题的重要性与《民诉法》的规 定过于简单
❖ (二)证据制度的缺陷严重制约着民事审判 方式改革的发展
❖ (三)立法机关在短期内难以出台证据方面 的立法
2
二、关于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 (一)关于举证责任的含义
❖ 1、两层含义: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 意义上的举证责任。
❖ 2、《证据规定》第2条首次明确规定其双重 含义。
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 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 相应的责任。
15
❖ 《侵法》3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 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 轻其侵权责任。
16
❖ 3、《证据规定》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 定
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权使用、 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
❖ 《通则》1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 以要求赔偿损失。
❖ 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
适用前款规定。
7
❖ 《侵法》16: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 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 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 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 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 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 第5条,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
❖ 5.1: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 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 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 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 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 5.2: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 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
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 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
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
后果。
3
❖ 3、关于举证责任的转移问题。 ❖ 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不发生
转移,而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可发生转移? ❖ 在诉讼中,只发生本证和反证的转移问题,
而不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问题。
4
❖ (二)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一般 规则)
❖ 1、《民诉法》的规定 ❖ 法64.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
提供证据。 ❖ “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5
❖ 2、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 一般规则
❖ 法律要件分类说: ❖ 实体法规范:一类是产生权利的规范(请求
8
❖ 对立的规范:
❖ (1)权利障碍规范:在权利欲发生之时,便 与之对抗,使之不得发生的规范。
❖ 《合同法》5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 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 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 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 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 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 定。
❖ 5.3: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 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17
❖ 《证据规定》2.1是体现法律要件分类说的一 般规则?
❖ 这种看法不准确。 ❖ 法律要件分类说,从对实体法规范进行分析
的角度,来分配举证责任,确定不同的要件 事实应当由不同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 而《证据规定》是从“诉讼请求”的角度来 确立举证责任的分配。
9
❖ 《侵法》26:“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 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 27:“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 不承担责任。”
❖ 28: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 担侵权责任。
❖ 29: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 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0
❖ (2)权利消灭规范:权利发生之后,能够引 起权利消灭的规范。
权规范、基本规范)。 ❖ 另一类是与之对立的规范,包括三种:
(1)权利障碍(妨碍)规范 ❖ (2)权利消灭规范 ❖ (3)权利排除规范
6
❖ 产生权利的规范,在民法中普遍存在
❖ 《通则》99: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
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 干涉、盗用、假冒。
❖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享有名称权。
第二讲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几个问题
❖ 一、《证据规定》出台的背景 ❖ 二、关于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 三、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 ❖ 四、关于举证时限制度 ❖ 五、关于证明妨碍规则 ❖ 六、证明标准
1
一、《证据规定》出台的背景
❖ 2001.12.21《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 定》,2002.4.1实施。
❖ 主张权利妨碍的人,应当就妨碍权利发生的要 件事实举证;
❖ 主张权利消灭的人,应当就权利消灭的要件事 实举证;
❖ 主张权利排除的人,应当就权利排除的要件事 实举证。
14
❖ 法条分析与讨论: ❖ 《侵法》9: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
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
❖ 《合同法》9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 权利义务终止: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 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 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 债务同归于一人;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 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11
❖ 《合同法》99.1: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 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 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 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