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报告dy10sj魏依【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民工成为当前经济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巨大群体,而其身份存在的特殊性,因此其中出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但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工作为底层的劳动者,工业化进程的主力军之一,其权益的保障存在这不容忽视的问题。
工伤保险的普及,以及养老保险的普及等其中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更是关系到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以及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甚至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社会保障、弱势群体妥善处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农民工是社会宝贵的劳动资源,在现在的经济建设中有着突出的贡献。
而民工权益保障更是关系到政府的执政基础。
同时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一,不容乐观的现状当前虽然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并不对农民工存在排斥。
但是国农民工参保率普遍偏低的现状不可忽视。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已城市化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比例只有4%和2.7%而尚未城市化的夫人农民工则不再其范围之内。
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在高危险、高危害的岗位大量使用农民工,并且其中大多数没有工伤保险。
另外,出现事故后企业大多推卸责任,而农民工因为没有保险等只能自己垫付医药等费用。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各类用人单位都应为其员工参加工伤保险,因此,在各类企业就业的农民工依法都是工伤保险的覆盖对象,在制度上、待遇上农民工与城镇劳动者享受完全同等的待遇,未受任何歧视。
在调查的63位农民工之中,另未参加工伤保险57人,占总人数的90%。
另外有31人未与所工作的企业签订用工协议,仅以口头形式确定劳务关系,所占比例49.2%,其中大部分工作于小型工厂。
其余的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则分别占9%、4%、2.7%。
二、问题的根源(一)相关法律的空白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已二十多年,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壮大,一方面反映出农民工从中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祖国迅速的发展与壮大。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出了国家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上的滞后,甚至在有些方面是空白的。
另外当前国家主要依靠政策规定与行政手段来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其中大多数为各项保险,对有关的社会福利方面的关注度不够,例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都需要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承担。
但是国家政策对“五险”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和措施。
另外至今我国未有一部完善的综合性社会保障法,而当面对农民工劳动纠纷时,法院与劳动仲裁部门常常会遇到无法可依的局面。
另外当前的社会保障依赖于户籍,农民工流动性大没有所在地的户籍则享受不到当地城镇的相关社会福利,于是就造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
因此就需要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以确保农民工能享受社会保障。
(二)没有话语权农民工当前的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当的尴尬,其非工非农,城市中的非城镇居民,农村中的非农业人口,因此就造成了农民工最底层的社会地位,成为了真正的弱势群体。
在其求职中面对的,往往是比起强大的企业。
这就造成了农民工不能和企业平等的对话,使得农民工无法向企业提出相关保险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要求。
企业也借此将某些应尽的法律责任推脱,由此造成了相关法律的执行不力的局面。
除此之外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实际上被大量侵占,创造出的价值被企业侵占。
农民工这个尴尬的弱势群体在强大的企业面前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的机会。
如果将事件交由法律程序,农民工则面临丢饭碗的处境,对此农民工只能对此逆来顺受。
(三)农民工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相关政策与法律不了解,于是就导致其没有享受到一些法律要求的保险以及一些社会福利。
调查中发现,在现在的农民工组成中有39.5%为高中文化水平,57%为初中或小学文化水平,其余的则为文盲半文盲。
另外在一些职业技能方面,其中大多未经过职业培训,没有一技之长。
在上岗时容易受到企业一些不平等规定的欺骗。
文化水平低下致使其因为自身修养原因容易引起社会的歧视,没有或很少有人在其遇到有关方面的不平等待遇时为其伸出援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农民工没有法律意识用法律来保障这些权利。
再者农民工普遍没有先关参保的意识,另大多数企业会变相的将参保费用全部从农民工的工资中扣除,而农民工因为生活压力大,于是不愿参保而以求高工资。
(四)社会关注度不够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经济突飞猛进,人们对物质需求精神生活要求不断增高,而高的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则源于基层的农民工的劳动,而社会对农工的关注度则远远不够,甚至存在歧视。
其中有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不熟悉、不适应导致城镇人对农民工的不理解,这也致使农民工产生了与城市人交流的鸿沟,从而加剧了城镇人对农民工的不解。
因此在出现纠纷后在社会方面名民工往往得不到有力的声援。
另外在政策上政府至今未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社保体系,政策的不平等不仅造成农民工享受不到社保福利,同时也造成了政策上的歧视,给农民工从根本上造成心理上的自卑感。
还有在一些媒体上对待农民工的越轨问题上缺乏客观的评价,将其作为新闻的卖点,于是就造成社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造成对农民工的误解。
以上几点致使农民工成为了弱势群体,从而也致使农民工没有地位与企业平等对话,与城镇居民有相同享受社会保障福利的机会。
三、建议一直以来和谐社会是我党奋斗的目标,而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有2.53亿的农民工,于是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改变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则是首当其冲,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不受损害,使其能享受到普通城镇公民的社会保障福利,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这个问题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而当前的形式不容乐观,于是提出以下建议:(一)要加快立法建设根据调查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应当以立法的形式来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
国家按照立法程序对农民工问题进行实际、理论上的探索,广泛征求意见,对农民工加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做出明确具体规定,在宏观上掌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同时扩大当前社保范围,让社保福利彻底从事业单位走出来,让占全国人口的80%的农民以及其中2.53亿农民工享受到来自国家与社会的保障与福利。
(二)政府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怀农民工既然是一种必然社会现象,那么社会就要接纳他,使他融入我国建设的发展大潮之中。
政府与社会要以平衡的心态、冷静的思维对待农民工。
对农民工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城市理念”、劳动技术技能培训、文化素质等。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自身的问题,从而改变社会对农民工的不理解。
是农民工在求职、工作的时候能有最基本的话语权。
同时培养起农民工的相关的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中去关注相关的信息,从而确保他们能去申请相关的社会福利。
(三)要加强监督做好农民工工作,积极探索和维护其合法权益已成为我们政府一项重要的历史责任。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具体实行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农民工这个社会弱势群体往往得不到国家法律规定的相关福利以及相关的保险。
例如农民工迫切想参保工伤保险,往往会因为用人单位的各项理由而无法参保。
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于是要彻底解决此类执行不力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确保每一位农民工都能享受到相关的社会保障与福利。
另外,建立相关的农民工工会组织在社会生产中来维护农民工的相关权利。
参考文献⒈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J】工人日报. 2009年02月03日 .⒉孙媛媛.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问题研究【J】政法丛刊.2009年12月第6期⒊聂洪辉.对农民工歧视的社会学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⒋付倩宇.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企业导报.2009年第12期⒌曹信邦.就业歧视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消极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⒍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 5 号附录一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问卷各位农民工兄弟:为了解当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特作此调查,此问卷为不记名调查,敬请您如实回答。
在您的选项上用√表示。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户口性质A、城镇户口B、农村户口3、您的年龄?A、18—30B、31—40C、41—50D、50以上4、您的文化程度?A、小学B、初中C、高中以上D、为就学5、您是否参加工伤保险?A、没有B、已参保6、您是否参加医疗保险?A、没有B、已参保7、您是否参加养老保险?A、没有B、已参保8、您是否参加失业保险?A、没有B、已参保9、如果您为参加以上保险原因具体有哪几方面?A、用人单位没有提供B、不愿意参加C、参保要求太多D、其他10、为了使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有更全面的法律依据,有人建议应当制定一部《农民工权益法》,请问您的看法是?A、农民工问题已经被中央列为重中之重,这一举措非常有必要B、不仅是立法,还应该引导全社会尊重、关心农民工C、没有必要立法,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怀照顾已经够了D、其他10、您认为相关保险与社会福利不能普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政府监管不力B、用人单位逃避责任C、政府未出台强制性规定D、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