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别》精品教案(一)感悟依依惜别之情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谈话导入。
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时光飞逝,六年的小学时光是那么短暂,那么快乐。
共同成长的岁月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
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就要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依依惜别之情。
(教师板书:依依惜别。
)二、研读材料,体会深情1.研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教师简介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星火集》《一个平常的故事》,论文集《关于写诗和读诗》。
(2)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把诗歌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诗歌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勉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4)引导学生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这一节诗歌开篇点题,写出了歌唱的内容,字里行间燃烧着热烈奔放的激情。
)②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诗人在这里写歌声飞起来了,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这里的“年轻人”实际上与“少男少女”相照应,进一步突出诗人所要歌唱的新生事物和新生力量。
)③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作者希望所有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歌声,传给广大青年。
用语生动、活泼,给人以明快感。
)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这一节诗歌是第二、三节诗歌诗意的进一步深化,诗人对生活充满了“梦想”和“渴望”,勇于塑造新的自我。
诗歌不仅赞美了青年,也鼓舞了成年人。
)(5)教师小结。
小结: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现代抒情诗。
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
在这首诗里,表现了作者对“少男少女们”的深刻认识,抒发了诗人热爱新事物、歌颂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研读《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过渡:除了诗歌这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演讲稿。
(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圈画不理解的地方,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注意加色的字,纠正读错的字音。
(3)理解词语。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敬仰思慕。
(仰慕)②(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缺乏)③人的素质、智力。
泛指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所具备的条件、资格、能力。
(资质)④彻底实现或体现(方针、政策、精神、方法等)。
(贯彻)(4)学习近、反义词。
◆近义词:缺乏——缺少气馁——灰心预想——预料资质——资历◆反义词:怀疑——相信失败——成功气馁——振奋聪明——愚蠢(5)引导学生明白这篇演讲稿的主题及作者的演讲思路。
明确:这篇演讲稿的主题是“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作者首先通过列举许多科学家和作家的事实说明成功是在总结很多次失败的经验后取得的;接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最后总结、强调主题——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6)根据作者的演讲思路给文章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用事实说明成功是在总结很多次失败的经验后取得的。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总结、强调主题——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7)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谈一谈你读了这篇演讲稿后的认识和感受。
预设: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大胆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示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命。
学习是一个人获得知识,认识世界万物,认识自我的唯一途径。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长期坚持积累,我们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3.研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过渡:人们常用红烛、园丁、绿叶、春蚕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的确,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是老师伴随我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是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
每一位老师都甘心做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每一位老师都期盼我们快乐成长,在离别之际,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1)默读文章,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难字预设:稚嫩忐忑不安娟秀沮丧熏陶呐喊白皙洋溢懵懂叮咛铭记◆难词预设:[清瘦]婉辞,指人瘦。
[高挑](身材)瘦长。
[娟秀]秀丽。
[端庄]端正庄重。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
[叮咛]反复地嘱咐。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的。
明确:在这封写给老师的书信中,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老师迎接“我”入学、教“我”写字、在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三个场景,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恩师真挚的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完这封信后的感受。
预设:这封书信记叙的场景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关系密切,学生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我”的关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4.研读《毕业赠言》。
过渡:在离别之际,我们的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母校、老师和同学倾诉,读一读下面的毕业赠言,找一找情感共鸣吧!(1)朗读赠言,了解赠言的类别。
明确:这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学生写给学生的。
(2)反复诵读赠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预设: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赠言,如指名读、齐读、配乐朗读等,从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体会毕业赠言中蕴含的情感。
①从齐腰高到与肩齐平,整整六年。
六年间,每天的两声“老师好”与“老师再见”,载着我对您不变的情谊。
(用朴实的语言叙说极平常的场景,却饱含着真挚的情谊。
六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渐渐长高,我们对老师的感情也越来越浓。
)②敬爱的老师,时间是多么匆匆啊!匆匆中,我们走进小学的课堂;匆匆中,我们又要离开校园,离开您!(用诗一般的语言感叹时光匆匆,感叹美好的日子总是逝去得太快。
匆匆中,老师陪伴我们走过了难忘的小学时光,离别之际,我们的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啊!)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满头的青丝中冒出了一根根白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鱼尾纹悄悄爬上了您的眼角。
但在我眼中,您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最美的老师!(生动地写出了老师容颜的变化,这是岁月的痕迹,也是老师为我们付出的见证。
“最美”是对老师的深情告白。
)①六个春秋我们在一起,每一次游戏,每一次辩论……都让我回味无穷。
它们将化作美好的记忆,珍藏在我心中。
(以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作为赠言,自然引发同学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体现了同学间深厚的友谊。
)②嘿,同桌,记得你说过,你的梦想是遨游太空。
愿你继续带着梦想展翅高飞,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以对同桌的祝愿作为赠言,给同桌以鼓励、鞭策,让赠言成为他〈她〉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促进剂”。
)三、交流写法,撰写赠言1.学生大声朗读赠言,边读边体会赠言的特点。
2.学生分组交流,归纳概括赠言的特点。
交流预设:(1)毕业赠言最主要的特点是主题健康,赠言要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要给对方以鼓励、鞭策或赞美,让赠言成为他人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促进剂”。
(2)赠言的类型多样,根据内容可分为激励性赠言、祝愿性赠言、褒扬性赠言、怀念性赠言、鞭策性赠言等。
(3)赠言的风格独特,有诗歌式、格言式、对偶式、排比式、相等式等。
(4)赠言的内容因人而异。
赠言要避免千篇一律,要根据对象的性别、个性、兴趣、爱好、志向、特长、属相甚至长相等的不同而不同。
3.交流写赠言的注意事项。
方法指导:(1)明确对象,了解对象的特点,根据对象的特点来选择赠言的类型和风格。
(2)赠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切忌长篇大论。
(3)赠言要饱含情感,能给人以启迪。
(4)写赠言时要灵活运用诗句、名言、俗语等,丰富赠言的文化内涵。
(5)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方法,力求语言生动、有趣。
4.学生动手写赠言,教师提供一些名言、俗语供学生选择使用。
5.同桌交流赠言,相互评改,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6.展示优秀赠言,供学生学习借鉴。
7.互相赠送赠言,珍藏这份珍贵的情谊。
(二)举办毕业联欢会一、激发兴趣,明确任务1.谈话激趣。
导语: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大家在老师的精心栽培和悉心教导下茁壮成长,你们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担当;明白了责任,学会了合作……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我们一起来举办一次毕业联欢会。
2.读课本上的内容,明确任务。
预设: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
二、合作探究,写策划书过渡:为了办好此次毕业联欢会,我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课堂,记录学生交流的问题。
2.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毕业联欢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举办?②毕业联欢会在哪里举办?有哪些人参加?③毕业联欢会中表演哪些节目?由谁来表演?④毕业联欢会的活动流程如何安排?⑤毕业联欢会的活动分工如何安排?(1)学生结合交流情况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写活动策划书。
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办好这次毕业联欢会,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上面的一系列问题。
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由谁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我的建议是先做好策划,写一份策划书,然后按照策划书合理分工,合作解决以上问题。
3.学生分组交流策划书的具体内容,在班级展示交流结果。
预设:学生结合上述问题展开讨论,记录交流的要点,然后派代表在班级展示成果。
展示成果示例:策划书应包含的内容——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分工、活动流程等。
4.学生根据交流结果,做好策划筹备工作。
(1)推选活动负责人。
(2)拟定参加人员名单。
(3)确定联欢会活动主题。
(4)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5)做好联欢会活动分工。
示例:(6)设置活动流程。
预设: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大合唱——节目表演、趣味问答游戏——互赠礼物——晚会结束。
(7)制作表演节目单。
预设:制作节目单时要注意不同类型的节目搭配,可以适当穿插游戏。
示例:5.学生根据筹备情况撰写毕业联欢会策划书。
三、积极参与,办联欢会1.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编节目。
预设:毕业联欢会的主角是全体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举办联欢会的目的是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