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避障小车设计实验报告

避障小车设计实验报告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题目:避障小车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210992044
同组者: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年级: 09级
指导教师:
2011年04月24日
1、实验材料:MultiFLEX™2-A VR控制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两个;红外线
测距传感器一个;碰撞传感器一个;轮子四个;舵机四个;结构
件若干。

(“创意之星”机器人套件)
2、原理:碰撞传感器是由一个按钮开关和外围电路构成,其输出信号为
数字信号。

当按钮按下时,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按钮被释放时,
信号输出高电平。

可以充当开关使用。

红外接近传感器是利用被检
测物对光束的遮挡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选通电路,从而检测物体有
无的。

光电开关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
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

当红外线
传感器遇到障碍时,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没有障碍时,信号输
出端输出高电平,从而实现小车的避障功能。

红外线测距传感器
GP2D12主要是由红外发射器、PSD(位置敏感检测装置)及相关处
理电路构成,红外发射器发射一束红外光线,红外光线遇到障碍物
被反射回来,通过透镜投射到PSD上,投射点和PSD的中心位置存
在偏差值a,GP2D12根据下图所示的a、b、α三个值就可以计算出
H的值,并输出相应电平的模拟电压。

利用此功能来实现小车判断
前方是否有坑的功能。

3、小车的功能介绍:
(1)按下碰撞传感器按钮,小车停止运动,再次按,小车继续运动;
(2)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有则避之;
(3)检测前方是否有坑,有则避之;
(4)在一个由两堵墙构成的死角,通过左右避障次数的累计绕出死角。

4、步骤:(1)熟悉机器人零件及其应用;
(2)搭建小车,调试舵机及其编号;
(3)编程——编译——下载程序;
(4)检验程序结果,对小车进行调试,并对程序进一步改进。

5、机器人逻辑判断流程:
6、总结及心得体会:
(1)在对模块化机器人的组装调整中,我们熟悉了各种结构件的使
用技巧,为设计更复杂的构型打好了基础;
(2)通过“避障小车”的设计实验,我们走过了一个工程设计的简要
流程,从需求分析到整体方案设计,再到设备选型和细节设计,最终
完成样机调试,且这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3)熟悉了用控制器联机调试舵机工作状态编号及其部分传感器的使
用。

(4)此次实验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现
在机器人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日益增加,使我了解了一些关于机器人
的知识。

此次实验也使我加深了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和队员的
感情。

我觉得,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

挫折是
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

这个课程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
常美好的回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