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9.2 溶解度 课件
课题2 溶解度(1)
溶液的分类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 溶液?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3.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有
哪些? 4.了解结晶现象。
习目标,导引学习方向!一定要熟记哟!
猜一猜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能不能无限的溶解 在溶剂里?溶液能“吃饱”吗?
的结果最正确?
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
20ml水 加5g 氯化钠
搅拌 再加5g氯化钠 再加15ml水 溶解 部分溶解 又溶解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现象
全部溶解
结论
溶液不饱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不能全部溶解 溶液饱和
再加入15mL水,搅拌 又能继续溶解 增加溶剂,饱和
了
变成不饱和
我聪明、我记住、我知道!
一、溶液的分类: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
某种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
2.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依据是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3.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饱 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 溶液。
2.如何判断溶液是饱和溶液?
(1)在一定条件下,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剩余固体溶质存在,且固体不再减少。(过饱和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溶液底部没有溶质固体存在,但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溶质不再溶解。(恰好饱 和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并记忆: 二、结晶: 我发现:观察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何现象?
溶液底部有晶体析出 1.什么叫结晶?
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析出的过程。 2.结晶方法有哪些?
降温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蒸发溶剂结晶法
海 水
贮 水 池
蒸 发 池
结 过 粗盐
晶滤
池
母液
氯化钠
多种化工 产品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主要学习了 哪些知识?请总结出来。比一比, 看谁说得又快有准。
注意:温度的改变对大多数溶液是适用的(氢氧化钙除外)
练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
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达不到 目的的是 ( C ) A.降低溶液温度 B.加入溶质硝酸钾 C.升高溶液的温度 D.蒸发溶液中的溶剂。
第二次自学探 请同学们仔细、认真阅究读课本P34-P35内容,2分钟后
结论: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度的溶解。
温度改变,对物质的溶解是否有影响
播放
实验现象观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全部溶解
溶液不饱和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有不溶物出现 溶液饱和
加热
不溶物又溶解了 升高温度,饱和变成不饱和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不溶物又溶解了 升高温度,溶解能力增大
冷却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之间如何转化?
①增加溶剂②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蒸发溶剂②降低温度③增加溶质
4.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
①冷却不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法) ②蒸发溶剂的方法
巩固提升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海水晒盐是( C )
A.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B.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3.能证明一杯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D )
A.降低温度到0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10 g水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硝酸钾晶体溶解 D.恒温下,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加入的硝酸
析出固体
温度降低,溶解能力减小
结论:温度不同,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能 力也不同。
一、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2.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依据是什么? 3.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5.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哪些?
钾晶体的量不再减少
4.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D)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降低温度 D.其他条件不变,加入溶质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 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钾固体,则溶
学习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3--34页,思考下列问题 一、溶液的分类: 1.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2.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依据是什么 3.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5.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哪些? 议一议: 结合以上实验,你有什么办法使: ①一杯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②一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吗? 6分钟后演示实验9-6,比比谁观察的最仔细,哪组展示
溶质存在,且固体不再减少。(过饱和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溶液底部没有溶质固体存在,
但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溶质不再溶解。 (恰好饱和溶液)
议一议:
结合以上实验,你有什么办法使: ①一杯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吗? ②一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吗?
1.对已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有剩余固体)加热,观察现 象。
饱和的硝酸钾 剩余固体溶解 加入的能继续溶解
溶液
2.向已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剩余固体)中加水, 观察现象
饱和的氯化钠溶液 剩余固体溶解 加入的能继续溶解
二 、 通过以上一些实验的观察,请同学们思考 一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有 哪些呢?
①升高温度 、②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降低温度、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4.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知识拓展】
硝酸钾饱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饱和溶液对某种溶质来说是其饱和溶液,但对于 其它物质来说是不饱和溶液。
5.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哪些呢? (1)在一定条件下,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剩余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