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利辛县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望疃镇中心学校黄建松
2013年6月22日-23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共青团利辛县“十二五”期间第一期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100多名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参加了这次为期两天的培训。
两天的培训,紧锣密鼓,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我们不但不觉得累,反而乐在其中。
因为专家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精彩授课;也因为内容充实的观摩活动和别出心裁的活动案例,让所有的辅导员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相互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可以说实现了“双丰收”。
本次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21日上午我们先听取了实验小学闫老师《少先队工作与辅导员成长》的精彩报告。
在讲座中闫老师从“少先队及少先队工作、少先队基本规范、少先队辅导员及工作要求、努力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等方面进行讲述,内容深入浅出,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
闫老师生动有趣的上课总会令人感觉到时间的飞逝,时不时引起一阵阵愉悦的笑声。
下午我们所有的辅导员在领导的带领下到新河小学实地参观学习,观看了有关少先队创建的视频及少先队员们精彩的文艺演出,让我看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及存在的差距,真是受益匪浅。
22日又聆听了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周淑华老师有关《依托学校办学特色,推进少先队工作开展》的讲座,在学习中给我深刻感悟的是周老师下午通过视频介绍富有特色的学校“七色花”德育体系,对我们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两天的学习让每位辅导员都受益匪浅。
对于一个对少先队工作很
陌生的我而言,真是一次完善自我的好机会。
我想:在今后的少先队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勤于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与时俱进,把握少先队工作的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少先队员;其次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坚持走本校特色的少先队之路。
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思考:
第一,我们必须应该明确少先队的组织属性。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根据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少先队的根本任务从思想层面来说就是培养少先队员对当合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
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正处于有儿童向少年转变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构建时期,在政治意识方面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少先队的组织属性也决定了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应培养具有爱心、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具有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的儿童少年。
这一点在胡总书记为少年儿童的题词“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
少先队所开展的活动也应是从这一任务和目标出发,不是哗众取宠、也不应流于形式。
将班级建设和少先队活动结合更加符合少年儿童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第三,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在辅导员工作中,我会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自觉学习少先队工作的新理论,借阅各种有关教育的书籍,充实自己,方便工作。
研究和
探索少先队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时常与家长联系,与同事讨论,聆听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取长补短。
少先队工作中,遇到各种个案,加以思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少先队员。
第四,用心育桃李、倾心奉真情。
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
”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
我爱教育事业,爱少年儿童,更爱少先队工作。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将满腔热忱投入到少先队事业。
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是我收获颇多、真是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实地学习了实践经验。
作为一名少队辅导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培育出更多更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