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设计——横滨

城市设计——横滨


道路·铁道
21世纪未来港交通发达。可以花 30分钟从东京到达这里,乘坐东海 道新干线和地铁15分钟即可到达, 从横滨羽田机场到达中心区不超过 20分钟。
横滨港未来21区
(4)慢性系统规划(步行者空间)
行人网络 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 从樱木町驿前相连向(横滨滋滨国际和平会议场)的「女皇轴」 ,从横滨站方面向与接连港口公园连接的「王轴」,步行者网 络作为骨骼被围系这2个轴,形成了直接交做的「guranmoru轴」 的3个金银丝缎。宽度25m的gurarunoru,作为广大的开敞演出空 间。 自动人行道 从释站舒适访问 移动人行道,行人网络,作为“轴”皇后的樱木町站的一部分, 日本纪念公园是一个行人通道连接点,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明 确了大楼的方向。 樱木叮站前广场,步行广场 加强终端 樱木叮站前广场是21港未来的门户港区,空间宽敞明亮。设有 新闻办公室,公交车,出租车,桥车并且配备了一般的位置。
成功因素及经验教训
横滨港未来21区
绿色环保理念 先进的设施设 备 便利的交通网 络 保留历史遗迹
整个21区的构建都是本着“人文、环保和自然”的理念,包括其整个规划的过 程中园林的面积占到了1/4,而且创造了即安全又舒适的游人步行空间的理念, 给办公者和游客带来了舒适安逸。 从高档写字楼到国际会议中心,都采用了最先进的设备,该规划还特地建 设了具有抗震性能的两个5000吨级的救灾码头,包括在节能,环保制冷等方 面也采用了最为先进的设施设备。 外部不仅拥有较发达的铁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临港的航运系统, 而且有着较发达的内部交通系统,包括高架行人通道、长距离的步行传 送带及游艇等,为21区带来强有力交通支持。 保留历史遗迹是21区的另一大特色,在原址留有的建于1911年的红 砖仓库被精心保留下来改为红砖公园,当年船厂的石砌船坞竣工, 很好的融合了现代的建筑特色。
横滨港未来21区
(5)城市地标与主要公共空间
• 横滨地标塔(YOKOHAMA LANDMARK TOWER) 主建筑物高2 9 6公尺, 楼层数地上70层、地下四层 内有饭店、办公室、燎望室及餐厅 是一栋复合式多功能的摩天轮大楼。
• 女皇广场
(Queen's Square Yokohama) 由四栋建筑物所构成的复合式多 功能大型建物群 女皇购物中心((Queen Mall)贯穿其 中 是MM21最大的购物中心。
横滨港未来21区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通系统规划
干线道路
城市的主要干线公路,贯穿中央地区的「Minatomirai大道」,通过Minatomirai街灯连接到首都高速神奈 川1号横(侧)新干线。同时作为一个主要干线道路的「国际大道」,连接山内地区和新港地区,作为接连 港口干线的道路配置地上普通交通与地下港湾的关联交通,这样可以使市中心的交通更加通畅。与国际 大道Minatomirai大道连接的道路和各街区的服务道路也整备,人行道种了林荫树。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横滨港未来21区
小组成员:潘鑫玥 谢青婷
CONTECT
1.背景与构想 2.规划概况
3.城市设计标准概况
4.工程概况 5.成功因素及经验教训
背景与构想
横滨港未来21区
(1)背景
横滨在1895年成为一个开放贸易口岸后, 城市围绕着它的港口发展,它的人口和城市规 模不断扩大。在20世纪末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浪 潮中,横滨通过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积极推动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它的 “21世纪未来港”。 它是横滨向国际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尽管 日本国内区位 横滨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已有多年,由于临 近东京,历史上长期处在服务于东京的地位, 未能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而拓展作为一个中心 城市的功能,很多在横滨成长的企业也将总部 迁往东京。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使横滨长期在商 务和文化上依赖于东京。为了改变这个面貌, 推动横滨成为一个独立和自我完善的全球化的 大都市,横滨市政府1981年启动了“横滨21世 纪计划”。这个计划包含了六个超大型项目, 而21世纪未来港则是其中的核心。
横滨港未来21区
(2)新港地区规划
▲绿化总面积约一十八公顷四十一公项(43%),以确保边境线彼此之间的绿色长廊连接,建立了山下公园到 中 心区的水域和生态的网络。 ▲促进城市发展以及保存和利用的历史资产,如搬迁的摩天轮,正在努力创造一个城市的兴奋和充满乐趣 ▲全新的港式码头 ▲国际大道,包括道路网络维护,水上运输,获得确保道路系统的多样性。 ▲促进生态系统和水净化恢复。
工程概况
横滨港未来21区
•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1世纪未来港 地理位置:横滨 工程性质:滨海中心商贸区 业主和开发商:21世纪未来港公司 主要规划设计者:以大高正人为首的规划委员会 规划设计时间:1953年至今 用地面积;18G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人口和10000人的居住人口 建设内容:商务办公楼、大型购物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城市设计标准概况
横滨港未来21区
• 城市设计标准概况
21世纪未来港被认为是日本第一个成功贯彻了规划的天际线的城市设计 项目,与一般规划制定各个地块限高的做法不同的是在这里规划师着重控制 一个总体的景象,并指定作为地标的塔楼的位置。海景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因 素考虑,总体上,建筑物越靠近海面,高度就越低,同时,当一条街道通向 海面时,越靠近海面,两旁的建筑物的沿街面退界就越多。这样,当人们驱 车向海滨行驶,眼前就形成一个连续展开的景象,人们在城市中随处都可以 感觉到海和海港的存在。为了保证单体建筑不至于过分突出而破坏景观,2 世纪未来港对建筑物的颜色和质感做了充分的考虑城镇发展委员会建立了一 个关于颜色的标准,室外广告必须遵行一定的规定,做到既能活跃气氛,又 保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
经验教训:
MM21的规划时间之长,先进技术采用之多,如此超前的环保、抗灾设计以及大面积的填海造地,使得该地区转 让地价和使用期的物业管理费用直线攀升,加上经济危机影响,使得工期的进展和效益的回收没有达到预期的设 想。
Thank you !
城市区位
横滨港未来21区
(2)构想
米那托米拉依21(Minato Mirai21)的日 语涵义是“21世纪的新港口城市”。 它的构想最早诞生于1965年,由当时 的横滨市长提出的,为的是重新开发 西面沿海的一片属于三菱重工的码头 用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码头功能 的完全退化,实施这个计划的时机逐 渐成熟,所有与之相关的用地都被整 合入1992年的用地计划中。1984年横滨 21世纪未来港公司正式成立,建筑师 大高正人被任命为项目的总规划师, 一个城镇委员会也于1988年相应成立, 负责协调和管理城市。
规划概况
横滨港未来21区
(1)中央地区概况
建筑物,场地大小,高度,Pedesutorian网络及其标准,如建筑立面的显示,相应的高度信息化社 会,城市灾害预防和周围的城市环境的注意和城市管理规则都被重新限制和定义。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一个全世界的国际文化中心 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