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麒麟区气候及常见植被类型(植物、树种)分布

麒麟区气候及常见植被类型(植物、树种)分布

麒麟区2.1区域地理位置麒麟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滇东高原中部,曲靖市中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10′~104°13′、北纬25°07′~26°36′之间,东接富源县、罗平县,南连陆良县,西靠马龙县,北临沾益县。

城区位于北部曲靖坝子西缘,是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城区规划面积44km2,已建成的城区面积22.5 km2。

全区东西跨度57km,南北跨度54.2km,该城区南距省会昆明136km,东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18km。

贵昆铁路、滇黔公路、昆曲高等级公路、曲陆(良)、曲胜(胜境关)高等级公路通过境内,是出入云南省东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省会昆明的屏障,素有“滇黔锁匙”、“入滇门户”之称。

2.2 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麒麟区的地形呈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部低的状况。

山坡、丘陵、盆地和河谷、槽子相间分布,组成波浪起伏的高原地貌。

境内山脉众多,属乌蒙山系的南延部分,相对高差不大,海拔一般在1850-2250m之间,城区海拔1850m左右。

全区地形分山区、丘陵区和坝区。

中部南盘江沿岸是一个较大的冲积层坝子——曲靖坝子,海拔在1900m以下,总面积387.4 km2。

城区位于曲靖坝子西缘,半山区地面起伏缓和,海拔2000m左右。

山区地势崎岖,水源缺乏。

境内山脉主要有曹家大山、竹子山、寥廓山、牛角山、大黑山、马鞍山、老圭山、母尖山等,境内最高峰为竹子山,海拔2577m,最低点在越州薛旗南面的南盘江河沿处,海拔1845m,相对高差732m。

2.2.2 气候麒麟区气候属北亚热带边缘半湿润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冬无严寒,日照长;夏无酷暑,热量不足;雨量充沛,但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秋季降温快,常有八月低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常有晚霜和倒春寒。

年平均气温14.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7.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9℃,区内极端最高温33.1℃,极端最低温-8.4℃;年平均降水量1008.9mm,年蒸发量2140.3mm;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雨日143.2天,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6%;≥10℃年积温3922.9℃;年平均日照2108.2小时,太阳总辐射126.7千卡/cm2;全年无霜期246天。

2.2.3土壤麒麟区境内有9个土类、14个亚类、28个土属、48个土种。

麒麟区森林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包括红壤、黄红壤、粗骨性红壤三个亚类),林业用地土壤主要有红壤、黄红壤、紫色土3个土类4个亚类。

黄红壤广泛分布在海拔2000-2400m内的中山和高原面上,是麒麟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红壤分布在1500-2300m内的河谷、低中山,为麒麟区分布较多的山地土壤;紫色土分布较为零星,主要分布在越州镇等低中山丘陵地带。

2.2.4水文麒麟区群山连绵,河溪纵横,主要河流有南盘江、东河、西河、白石江、潇湘江、龙潭河、篆长河等大小河流12条。

境内主要大的河流为南盘江,属珠江水系,为珠江的主源,也是云南第四长的河流。

南盘江经麒麟区北部向南流入陆良县,在区境内长49.7km,纵贯全境坝区中部,支流有白石江、潇湘江、龙潭河等,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南北比差仅7m,河道蜿蜒,水流缓慢。

东山镇境内的篆长河,发源于富源县,由东北向西南贯穿东山镇全境,流入罗平县,境内流长31km。

麒麟区由于河网交错,拦河蓄水,形成众多的水库,主要有潇湘水库、独木水库、西河水库、水城水库、黄泥堡水库、响水坝水库等。

地表水总量4.2751亿立方米,地下水3.161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4368亿立方米。

入境水量3.650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9.2218亿立方米。

全区人均拥有水量1313 立方米。

2.3生物资源麒麟区森林植被在《云南植被区划》中隶属于滇中、滇东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的两个亚区:即滇中高原盆谷滇青冈林、元江栲林、云南松林亚区和滇东北高原山地高、中山云南松,羊茅草甸亚区。

由于本区开发较早,农业经济发达,垦殖率较高,原生植被基本破坏殆尽,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仅在个别寺庙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尚有残存。

森林植被以云南松、华山松纯林为主,尚有松栎混交林和滇油杉、旱冬瓜混生于两类林中,人工森林植被有华山松林、冲天柏(圆柏)林、圣诞树林、桉树林和各类经济林等。

林下灌木主要有杜鹃多种、芒种花、小铁仔、火把果,苦刺、棠梨、马桑、常绿蔷薇、矮杨梅等。

草本主要有野古草、旱茅、画眉草、细柄草、黄背草、白茅、蒿类、蕨类等。

据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调查资料显示:境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有麂、林麝、果子狸、野猪、豪猪、野兔等,数量极其稀少。

小型动物有啮齿目灰松鼠,鳞甲目的穿山甲,翼于目的蝙蝠,以及肉食的狐、野猫、獾等。

侯鸟类有雁、绿头鸭多种、家燕等;留鸟类有白腹锦鸡、斑鸠、猫头鹰、老鹰、麻雀、大杜鹃、鹧鸪、秧鸡、喜鹊、大山雀等。

爬行纲有穿山甲、壁虎、麻蜥、蛇等。

两栖纲的无尾目大蟾蜍、虎纹蛙、金线蛙等。

木本植物近50个科,约300个种,野生动物60余种,野生食用菌15种,野生药材40余种。

森林蔬菜主要有苦豆、刺花、棠梨花、刺苞头、蕨菜、鸡食藤等。

森林花卉主要有野山茶、杜鹃、兰花、马缨花等。

加工饮料或食品的植物主要有金樱子、山杨梅、救军粮、野葡萄、野柿子、野樱桃等。

中药材主要有绞股蓝、小红参、天冬、金银花、土黄芪、土当归、首乌、草乌、白术、柴胡、夏枯草、天麻等等。

野生食用菌主要有香菌、青头菌、干巴菌、牛肝菌、鸡枞、见手青等。

2.4 社会经济条件2.4.1行政区划麒麟区区委、区政府驻城区南宁办事处,全区共辖南宁、寥廓、建宁、白石江、西城5个街道办事处和三宝、越州、东山3个镇及珠街、沿江、茨营3个乡,共有80个村民委员会,29个社区居委会。

2.4.2人口根据曲靖市麒麟区统计局2011年《曲靖市麒麟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统计数据:全区总人口7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3万人,占65.2%;乡村人口25.8万人,占34.8%。

少数民族人口数3.6万人,占4.9%。

人口密度为477人/ km2。

2.4.3生产总值根据曲靖市麒麟区统计局2011年《曲靖市麒麟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统计数据: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90022万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233万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879164万元,增长13.3%,第二产业增加值183684万元,增长13.3% ;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625万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结构为4.4:60.8:34.8。

2010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9589万元,增长5.9%。

2.4.4财政收支根据曲靖市麒麟区统计局2011年《曲靖市麒麟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统计数据:2010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26463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06854万元,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02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966万元,教育支出4429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6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9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45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8603万元,环境保护支出3618万元,农林水支出2544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58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49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728万元,粮油物质储备等管理事务支出29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8901万元。

2.4.5居(农)民收入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9元。

2.4.6城市建设2010年城市建设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202公里,公共绿地面积590公顷,公共汽车572辆。

2.5 林地保护利用基本情况2.5.1林地资源现状⑴各类林地地类构成全区林地总面积71063.6hm2,其中:有林地面积48148.0hm2,占67.8%,疏林地面积2843.5hm2,占4.0%,灌木林地面积5839.6hm2,占8.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675.1hm2,占3.8%,苗圃地面积35.1hm2,所占比例很小,无立木林地面积121.1hm2,占0.2%,宜林地面积11401.2hm2,占16.0%。

⑵林地权属构成全区林地总面积71063.6hm2。

其中:集体林地面积54986.3hm2,占77.4%,国有林地面积16077.3m2,占22.6%。

全区林地权属结构分地类面积结构见下表:麒麟区林地按所有权面积统计表表2-5-1 单位:hm2⑶林分起源结构全区有林地总面积48148.0hm2,其中:天然林面积22970.8hm2,占47.7%;人工林面积25177.2hm2,占52.3%。

林分按起源划分统计见下表:麒麟区林分起源结构统计表2⑷林地类别构成①林地两类林构成全区林地总面积71063.6hm2。

林地类别构成:生态公益林地面积45987.8hm2,占64.7%,商品林地面积25075.8hm2,占35.3%。

②公益林地事权结构麒麟区公益林地由国家级公益林、省级公益林和县级公益林构成。

根据麒麟区公益林修编成果,全区公益林面积45987.8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6587.3hm2、省级公益林面积19320.5hm2、县级公益林面积80.0hm2。

其中:麒麟区区属(不含国营海寨林场)公益林面积35194.8hm2(527900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3114.8hm2(346700亩)、省级公益林面积12000hm2(180000亩),县级公益林面积80.0hm2(1200亩)。

麒麟区辖区内国营海寨林场公益林10793.0hm2(164595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3472.5hm2(52087亩)、省级公益林面积7320.5hm2(109808亩)。

全区公益林现状结构见下表:麒麟区林地两类林及公益林事权结构统计表表2-5-3 单位:hm22.5.2林地保护利用的特点⑴公益林比重大、面积达到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要求麒麟区历史上是云南省开发利用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理区位特殊,地处长江上游,属南盘江流域。

林业发展肩负着长江和南盘江下游的生态安全。

特殊的区位和现实决定了麒麟区林地保护利用以保护为主的特点。

全区林地面积中公益林面积45987.8hm2,占林地面积的64.7%。

生态公益林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从比例来说,远远高于全省49.7%的生态公益林比例;从面积上来说,公益林面积已经能满足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

但是另一方面,公益林面积大,需要实施保护的面积大、任务重,需要的资金多,需要制定较为详细的保护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保护、建设、管理资金保障。

⑵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增强麒麟区作为“天保”区,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投入3339.78万元,完成森林管护面积90.1万亩;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71074亩,其中:人工造林50322亩,飞播造林35955亩,封山育林84797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