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参考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参考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
一、填空题
1、认识功能;调节功能
2、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3、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4、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6、诚实守信
7、讲法律,将证据,将程序,将法理。

8、爱岗敬业;诚实守信9、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10、《劳动法》;《公务员法》
二、名词解释
1、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里的改变而改变。

3、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无人监督而任意妄为。

4、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成为道德修养。

5、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6、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三、简答题
1、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夫妻和睦;邻里团结
3、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4、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5、一是罪行法定的原则;二是罪刑相当的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四、论述题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

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

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再次,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

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

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