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拉松

马拉松

〖教学过程〗(2课时)(一)知识抢答,导入学习小黑板出示抢答内容:1.马拉松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项目,这项运动的名称源于:a、一个士兵的名字b、一个波斯小镇的名字c、一个希腊小镇的名字d、这个运动项目跑的路程太远,连马都吃不消会松懈。

请独立读题,用手指比出所选答案的字母a、b、c、d的形状。

2.快速读文,指出第一题的各个选项不正确的内容。

〈设计意图:单刀直入的切入方式,直接调动学生的表现欲。

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气氛中,检查了预习情况。

同时在用手比字母的过程里初步感知手势语,提高学习兴趣。

因为课的起始要着力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轨道。

〉(情节实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欲望被充分激发,他们有的毫不犹豫的比出手势,有的满怀着想表现自己又要约束自己的想法跃跃欲试,有的不好意思地低头再读课文。

在知识抢答的过程中教师轻易就观察到学生预习情况,用这种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导入,培养他们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预习及再思考的习惯。

)(二)读文理解,理清文章内容1.“走进‘马拉松’”,在直观演示中,写小练笔,为理解菲利比斯的精神做铺垫。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项目很多,我们来看看马拉松的比赛吧!(画面描述:在临近终点的跑道上,大家在为选手加油、递水、送毛巾。

选手们大汗淋漓,有的在努力超过对手冲向终点,有的显得筋疲力尽争取跑完比赛,有的狼狈不堪,坚持不下,只好退出比赛。

)看画面,尽量用上“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面红耳赤”等词,写写你看到的马拉松队员。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画面的直观印象里,搜寻合适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的词语的目的降低练笔难度。

画面和词语解决了练笔的源泉问题,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人文性紧密相连的氛围中学习。

)这确实是一项考验耐力、毅力的比赛项目,大家已经在画面中体会到,在练笔中用自己的语言触摸到,请小组交流练笔内容,并及时修改。

2.解读第二自然段,在咬文嚼字中抓点拎线,感知菲利比斯的爱国精神。

现代的马拉松选手的终点是象征着胜利的红绳,菲利比斯的终点是雅典的城门。

你们看:A、出示句子:“他跑呀,跑呀,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读句子,请说说你对句子中“终于”一词的理解。

“终于”这个词的出现,让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读第二自然段,谈体会。

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表小组意见。

“战士”是菲利比斯的身份,他参加了战斗吗?读文同桌交流。

完成语文天地中“照样子写一写”的练习。

结合生活实际用“终于”说句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为了发展思维,而理解是前提条件。

只是读读书追求浮光掠影的感动,肯定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语文素养形成的摇篮就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字里行间。

)这一段中有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吗?请动情地读一读吧!(用读来总结本段的学习,在读中充分彰显孩子的读书感受。

解决感情渠道的设置问题。

)B、这一段里,你还有什么问题?(设计意图: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提问、互答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是让教学张弛有度地进行的举措。

使得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实例:问题1:生:雅典人翘首以待,为什么不参加马拉松之战?我瞧不起他们!师:你爱憎分明,有自己的感受,那些爱看军事故事的小军师解答一二。

生:翘首以待就说明雅典人很在乎决战结果,不出城门是因为马拉松村是第一道防线,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当然不能出城。

问题2:生:有谁能说菲利比斯筋疲力尽的原因?略3.快速读文,在预习本上整理出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自主学习整理“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并在小组内找伙伴互相复述1.齐读课文,指名复述故事2.评价3.小组交流复述。

(设计意图:在整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复述。

达到重视复述,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的。

同时,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直接体现,又提供交流素材的机会。

)(四)激情小结,引导评价菲利比斯这是一场没有观众的比赛,这是一次没有对手的比赛,菲利比斯在和自己的生命比赛,菲利比斯是用呼喊胜利的号角完成了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奇迹。

请你想像一段你和菲利比斯的对话。

(提问并根据角色性格特点设计对话内容。

)1.小组内角色扮演并对话。

2.独立反思并把修改的对话写在预习本上。

(五)结合单元主题,读《在互联网上》,由问题“菲利比斯在今天?!”展开关于“通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想。

(设计意图: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儿童创造思维的活动的展开,在积极思考中描绘关于通讯的新形象,而且,当这个活动伴随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时,更让他们难忘。

达到课后余音缭绕的境界。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及马拉松比赛的长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2.师:今天老师请大家观看一场体育比赛,大家边看边想这是一种什么运动项目?(课件播放,北京马拉松比赛片段)生1:是跑步比赛。

生2:是长跑比赛。

生3:是马拉松比赛。

板书:马拉松(学生读课题)[点评: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交流资料,丰富积累师:同学们,课前大家收集了哪些有关马拉松运动的资料,请介绍给大家。

生1: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马拉松比赛是世界上长距离的田径比赛。

生2:通过爸爸上网查阅,我知道世界有十大著名的马拉松比赛,北京马拉松比赛就是其中之一。

生3:我知道马拉松比赛是奥运会比赛项目。

――师:同学们,大家通过上网,查书,读报知道了很多有关马拉松运动的知识,下课后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在“知识栏”中,让大家都来读一读,好吗?[点评:教师有意识地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资料,课中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标出来,并用喜欢的方式认生字。

2.同桌合作,互教互学,检查生字。

3.(课件出示)比一比、扩词语脖()腊()晓()匹()勃()蜡()浇()巨()4.小组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指出不足)[点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学习别人好的方法,发现同学的长处和优点,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生1:通过读我知道了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千米195米。

生2:我读懂了第一届奥运会是在雅典举行的。

生3:读懂了第一届奥运会举行的时间是在1896年。

生4:读懂了希腊在马拉松打败了波斯帝国。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提问:你从什么地方读懂得?进而给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如:学生回答:“通过读我知道了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千米195米。

”教师可以问:你从课文哪儿知道的?42千米195米有多长?(举例:贵阳到清镇有20多千米,马拉松比赛的长度相当于从贵阳跑到清镇,再从清镇跑到贵阳)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学生问:什么是侵略?什么叫翘首以待?什么是筋疲力尽?什么是采纳?4.针对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5.个别汇报,交流订正。

生1:“侵略”就是侵占。

小英雄王二小就讲的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事。

生2:我用扩词解词的方法学会了“翘首以待”,翘是翘起来,首是头,待是等待。

连起来就是抬着头等待喜讯。

师追问:等待什么喜讯?是怎样的心情?用什么语气读?生3:筋疲力尽就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很累很累的意思。

生4:采纳就是采用。

6.指导朗读,品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吗?读一读,说一说生1:我觉得菲利比斯很勇敢,他不顾伤痛饥饿……生2:我觉得菲利比斯很坚强,读: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迎接他的人高呼:“我们胜利了!”结果他却死去了。

生3:我很佩服菲利比斯,从图上看,他从马拉松跑到雅典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又没有东西吃,可他却没有停下来,一直坚持跑到雅典,我觉得他很了不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读出菲利比斯的勇敢和坚强。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7.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讨论:马拉松运动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用笔勾画出来)生1:纪念马拉松之战。

生2: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

〖案例点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给了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

学生情感活动的参与,内心的震撼,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情感得到了熏陶。

学习目标1、认会9个生字,写会8个生字,积累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知道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42千米195米。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2、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马拉松吗?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马拉松”,好吗? 3、板书课题:《马拉松》(学生齐读课题两遍)二、正确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交流资料,丰富积累师:同学们,课前大家搜集了哪些有关马拉松运动的资料,请介绍一下。

生1: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马拉松比赛时世界上长距离的田径比赛。

生2:通过上网查阅,我知道世界上有十大著名的马拉松比赛,北京马拉松比赛就是其中之一。

生3:我知道马拉松比赛时奥运会比赛项目。

师:同学们,大家通过上网、查书、读报,知道了很多有关马拉松运动的知识,下课后,将你搜集的资料展示在“知识栏”中,让大家都来读一读,好吗?设计意图:教师有意识的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课中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

1、自由阅读这篇课文,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把它学会,也可以同桌之间相互商量。

2、请同学接读这篇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听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你觉得他们读的怎么样?我们再自己读一读,争取做到读正确。

4、我们一起轻声地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好吗?三、指导写字1.出示相关字词,指名读;教师纠正读音。

2.结合上下文说说相关词语的意思。

3.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词语说句话。

4.指导书写。

(1)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识记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2)老师重点范读,学生临写,同桌互相比一比,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生字、生词的教学是学生准确朗读和理解文字感情的基础,这样设计,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再读课文,质疑1.小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