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
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德育论:伦理道德问题是其哲学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主题。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么做人。

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培养人们又智慧、正义、勇敢、节制。

知识即道德----核心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产婆术
柏拉图:
理想国法律篇古希腊学习即回忆理想国:哲学王
学前教育,国家控制教育,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育公养。

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普通教育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

尤其重视体操和音乐
高等教育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军事体育训练为主要学习内容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伦理学政治学灵魂论: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教育作用:教育是国家的职责决不能让私人管教育人成为人需要天性习惯理性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是核心
西塞罗
罗马共和时期《论雄辩家教育目的和任务培养政论家
论雄辩家的素质自然天赋哲学素质知识基础语言修养
方法是同通过练习长期的写作练习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
昆体良
罗马帝国初期雄辩术原理即论演说家的教育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
教育目的培养演说家德行论雄辩家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初级教育文法学校雄辩术学校重视幼儿教育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教学理论因材施教重视教师的作用反对体罚
维多利诺
孟都亚宫廷学校特点意大利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重视德智体并重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要求学校有自然优美的环境强调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的气氛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反对压制体罚等
伊拉斯谟
愚人颂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主张基督教和古典文化并重着重阐述如何教育统治者尤其是王子,主张把王子培养成基督教王子他对促进欧洲中等教育的人文主义化做出了贡献
莫尔
乌托邦英国
废除私有制实行公共教育制度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主要学习希腊作家作品重视劳动的价值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
拉伯雷
巨人传法国注重广泛的知识的学习尊重儿童的人格主张激发儿童的兴趣注重教学的吸引力采用新式教学方法(直观教学谈话参观旅游)提倡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注重体育和美育
马丁路德
德国国家掌握教育权,兴办学校实施强迫义务教育建立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
加尔文
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在初等学习国语教学法语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创办了日内瓦学院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
洛克
17世纪英国教育漫话
教育作用提出白板说感觉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经验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教育目的培养绅士只能通过家庭教育体育或健康教育第一位德育是灵魂智育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斯宾塞
19世纪英国教育论
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批判绅士教育主张用科学教育替代古典主义教育
教育目的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
教育子女的活动社会政治活动情感活动
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德智体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
爱尔维修
18世纪法国
人人智力天生平等主张教育的民主化通过感官获得知识人人都有货的同样知识达到同样成就的能力人人享有中高等教育的权利教育万能论彻底改造就学校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
狄德罗
18世纪法国
否认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可发发展任的优良自然素质抑制不良的自然素质进而启发人的理性认识社会中的罪恶现象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给新的国家政府管理主张国家应当推行强迫义务教育中学和大学应当向一切人开放
拉夏洛泰
18世纪法国论国民教育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权属于国家不是教会主张教育世俗化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公民而非为天主教培养教士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康多塞
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初级小学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公共教育中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担任政府公职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教育内容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培养学生了解公民和权力和义务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特别是数学和物理
第斯多惠
德国19世纪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德国师范之父
天资教育自由自主影响人的发展
教学原则遵循自然原则文化原则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直观教学原则
论教师提倡尊师重教风气教师要自我教育要有崇高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
乌申斯基
19世纪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教育本质与目的教育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科学理想在于早就完满的人
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观应包括知识的传搜和能力的培养主张开设实科课程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论道德教育这是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情感形成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逊尊重他人信仰上帝等道德品格的最佳途径教学是基本德育方法
论教育学和师范教育教育学以生理学与心理学最重要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就是创办教育系
贺拉斯曼
19世纪美国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教育作用实施普及教育教育是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教育是帮助人民摆脱贫穷的重要手段教育的母亲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工作者
教育内容应包括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
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劝学篇文明论概略
强调修习学问,唯尚实学主张培养国家观念与独立意识培养日本国民的爱国之心是德育的首要任务体育课为必修课
夸美纽斯
17世纪捷克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教育目的和作用为来世生活做准备教育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对人的发展重要作用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秩序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
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提出普及教育思想主张全国建立统一的学制
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论道德教育以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伦理道德研究以人的利益为中心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四种主要的或基本的德行
德育方法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教育管理思想主张国家设立督学
卢梭
18世纪法国爱弥儿
论人的天性性善论者
自然教育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胜的新人
公民教育理论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
--婴孩期0-2 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儿童期2-12 以感觉教育为主
--少年期12-15 智育和劳动教育轻视书本知识学习
--青年期15-20 道德教育为主自然后果法
裴斯泰洛齐
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教育目的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化
要素教育–体育各关节的运动--德育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数目形状语言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语言教育算术教学测量教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赫尔巴特
19世纪德国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教授纲要
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
教育学体系三个部分:
--管理论儿童的管理放在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面是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学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分析教学法
--德育论德育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课程理论兴趣经验和课程统觉与课程:相关于集中儿童发展与课程
福禄培尔
19世纪德国人的教育幼儿教育之父
教育的基本原理统一的原则顺应自然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创造的原则
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自我活动游戏社会参与
幼儿园课程活动歌谣游戏恩物作业
凯兴斯泰纳
19世纪德国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要义
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
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同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劳作学校
蒙台梭利
20世纪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
--幼儿发展节律性阶段性规律性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
--自由纪律和工作
--幼儿教育内容感官教育触觉为主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日常生活技能的联系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
马卡连柯
苏联早期教育诗篇塔上旗
--集体教育理论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平行教育原则
--纪律和纪律教育严格要求与尊重结合
--劳动和劳动教育
凯洛夫
教育学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苏联
教学工作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
赞可夫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
和教师和谈话教学与发展
--小学教学的新体系一般发展
--教学与发展关系相互依赖
--发展教学论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育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
二战后苏联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颗心灵献给孩子
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杜威
美国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说
论课程与教材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
论思维与教学方法教学五步骤:疑难的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论道德教育道德就是教育德育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