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条形码等填写和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其中 8-12 小题为多选题。
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B. 手拍桌子时,使手感觉疼的这个力是由于手的形变而产生的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其方向只能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D .物体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即惯性2.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重 1.0N,弹A . 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NB . 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NC .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N/mD . 不挂重物时,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03. 如图所示,质量为 2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0.2,水平地面足够大,t =0时,物体以 2m/s 初速向右运动,同时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恒为 2N 的拉力 F ,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在 t =0 之后 A. 物体所受摩擦力不会变化 B. 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 变为+2N C .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 变为‒2N D .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 变为+2N4.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四个力作用C.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5.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 和F2 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当它们间的夹角为 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2A.2F B.3 F2C.2F D.2F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通过轻绳悬挂,结点为 O,人沿水平方向拉着 OB 绳,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人的拉力方向不变,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 绳中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OB绳中的拉力不变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地面给人的摩擦力逐渐增大7.倾角为θ=30°的长斜坡上有 C、O、B 三点,CO=OB=10 m,在O 点竖直地固定一长10 m 的直杆AO。
A 端与C 点间和坡底B 点间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环(视为质点),两环从A 点由静止开始,同时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如图所示,则小环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 t1 和 t2 分别为(g=10 m/s 2 )A.2 s 和2 sB.1 s 和2 sC. 2s 和4 sD.4 s 和s8.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 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0-t1 时间内,v增大,F N<m gB.t1-t2 时间内,v减小,F N=m gC.t2-t3 时间内,v增大,F N <m gD.t2-t3 时间内,v减小,F N >m g9.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水平横杆,横杆左端的固定斜杆与竖直方向成α角,斜杆下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同时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相同的小球。
当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β(β≠α)保持不变。
设斜杆、细线对小球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大小不相等B.F1、F2方向相同C.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αD.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β10.如图 a 为我们生活中斧子劈开树桩的实例。
树桩容易被劈开是因为楔形的斧锋在砍进木桩时会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为了分析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可简化成如图 b 所示,已知斧子是竖直向下且对木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F,斧子楔形的夹角为θ,不计斧子的重力,则A.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2sin2B.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2sinC.当斧锋夹角θ越大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D.当斧锋夹角θ越小时,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11.物体自O 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 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 是最高点。
测得OA=0.8 m,AB=0.6 m,BC=0.4 m。
且物体通过前三段的时间均为 1 s.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 m/s2 B.物体的初速度是0.9 m/s C.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2.5 s D.CD 间的距离是0.225 m1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 C 置于水平面上,B 置于斜面上,下端有滑轮的竖直轻杆固定在天花板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 相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 ABC 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 受到 C 的摩擦力可能为零B.C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C.轻杆对定滑轮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D.水平面对 C 的支持力与 B、C 的总重力大小相等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2 分。
13.(6 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 O 方向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录下 O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 和F2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遗漏的内容是。
14.(9 分)某同学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了 0、1、2、3、4、5、6 的7 个记数点,相邻的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1)实验中一定用到的一个仪器是前面实物图中的(选A、B 或C)(2)在打6号计数点(3)小车的加速度是(4)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补偿摩擦力B .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 .本实验m 2 应远大于 m 1D .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 a-- 1 图象m 1(5)实验时,某同学因疏忽遗漏了补偿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 a -F 图象如图所示, 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丙”)15.(9 分)在百米直跑道上,行人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2m/s ,当其离终点线仅剩 18m 时,乙在跑道起点驾驶摩托车立即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追甲,加速度 a =4m/s 2,若摩托车最大限速 24m/s ,通过计算分析乙能否在甲到达终点前追上甲?若不能追上,求甲到终点时乙离终点的距离;若能追上,求追上时甲到终点的距离。
16.(12 分)在动摩擦因数μ=0.2 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1kg 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o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取 g=10m/s 2,求: (1) 静止状态时弹簧和细绳对小球作用力(2) 当剪断轻绳的瞬间轻弹簧的弹力大小(3) 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17.(16分)质量为m=1kg 的物块,恰好能沿倾角为300的足够长斜面匀速下滑。
现在对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施加一个平行斜面向上,大小为15N 的拉力,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拉力作用2秒后撤去,g 取10m/s 2,求:(1)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2)刚撤去拉力时物块的速度(3)物块从开始运动到速度为零时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