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常用量表评定

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常用量表评定

• 在NIH纳络酮研究中得到完善 • 在tPA溶栓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 1994年经过美国认证
• 是目前被普遍采纳、省时方便、可信有效、内容较全面的 综合性脑卒中量表。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 除了“语言功能”亚项目外,所有检查项目都应记录该患者的第一反应,即 使后面的反应可能更好。
糖尿病

吸烟

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
心跳不规则
体重
明显超重或肥胖
运动
缺乏运动
卒中家族史有Biblioteka 存在3项及以上上述危险因素
评估结果
高危
既往有脑卒中(中风)病史 既往有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
中危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之一者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GCS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Eye opening Verbal response Motor response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1b意识水平提问(年龄、当前的月份)
• 0=都正确 • 1=正确回答一个 • 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
• 如果第一反应回答错误,随后自己纠正,回答正确,仍然记录第一反应 • 不能够提示患者,如再想一想等 • 不能说话的患者,可以通过书写记录结果 • 感觉性失语无法理解提问、昏迷等,记录2分 • 气管插管、气道损伤、麻醉、非失语导致的严重构音障碍和语言障碍,记录1分 • 1a项=3分,1b(意识水平提问)记录为2分
此项检查的时候记录3分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4面瘫(要求病人示齿、扬眉和闭眼)
• 0=正常 1=最小(鼻唇沟变平、微笑时不对称) • 2=部分(下面部完全或几乎完全瘫痪,中枢性瘫) • 3=完全(单或双侧瘫痪,上下面部缺乏运动,周围性瘫)
• 对反应差或者不能理解的病人,根据有害刺激(如压眶等)时表情的对称情况评分 • 有面部创伤、绷带、经口气管插管、胶布等影响面部检查的时候,应尽可能移至可评估状态 • 1a项=3分的时候,面瘫记录3分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1c意识水平指令(睁眼、闭眼;非瘫痪侧的手进行握拳和伸手等动作)
• 0=都正确 • 1=正确完成一个 • 2=都不正确
• 无法用手完成指令动作,可以用伸舌、眼球运动等代替 • 对无法理解指令动作的患者,可以进行示范 • 患者有完成指令动作的企图但无法准确完成,按完成记录 • 只懂得特殊方言的患者可以请家属示范 • 因理解障碍无法完成任何指令动作的时候,记录2分 • 对极危重的患者,尽可能给予评分,不能和意识水平下降混淆 • 1a项=3分,1c(意识水平的指令记录为2分
++
++
残障Handicap
mRS
回归社会能力
+++
+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
• 来源:1989,Thmos,Toronto Stroke Scale、Oxbury Initial Severity Scale、 Cincinnati Stroke Scale
功能 高危人群筛查 意识水平评价 神经功能快速评定(残损) 卒中复发危险分层 吞咽功能评估 功能恢复评分(残障) 日常生活能力(残疾)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价 评估TIA复发风险 评估抗凝治疗的必要性 评估抗凝后出血风险 评估出血转化风险 溶栓全面监控CRF 认知功能筛查量表 焦虑抑郁筛查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2凝视(患者通过注视检查者手指的水平移动进行测试)
• 0=正常
• 1=部分凝视麻痹(单眼或双眼凝视异常,但无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
• 2=被动凝视或完全凝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
• 只测试眼球的水平运动 • 如果眼球测试能够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动纠正,记录1分 • 孤立性外周神经麻痹(III、IV、VI),记录1分 • 失语病人,凝视是可测试的 • 对眼球创伤、绷带包扎、盲人或者有视觉或者视野疾病的患者,通过反射性动作来测试 • 眼球震颤不计分 • 1a项=3分的时候,应该检查患者头眼反射,根据昏迷患者的凝视能否被头眼反射所纠正进行评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7共济失调(双侧指鼻和跟膝胫试验)
• 0=没有共济失调
• 1=一个肢体有
• 2=两个或以上肢体有
• 9=截肢或关节融合
• 试验的时候双眼睁开 • 有视野缺损的患者,检查应确保试验在无缺损视野内进行 • 共济失调与无力明显不成比例时计分 • 盲人用伸展的上肢摸鼻 • 病人不能理解或者肢体瘫痪不计分 • 一个上肢或者下肢有共济失调记录1分;超过1个肢体者记录2分 • 1a项=3分的时候,记录0分
卒中量表使用面临的问题:
• 临床症状改善和评价结果不一致 • 临床症状加重和评价结果不一致 • 治疗前后评价结果的离散度太大 • 非专业人员进行评价 • 评价过程中对评分标准的认知不同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卒中量表使用面临的问题: • 由于脑卒中量表评定的主体及客体均为人,因此是“主观对
主观”的评价手段,即用量表这样一把“软尺子”来测量脑 卒中患者疗效好坏。
脑血管病基本评估 工具
附加评分工具
入选标准 卒中高危人群
所有脑血管病患者
适用于TIA患者 房颤患者 适用于溶栓患者 合并认知障碍患者 合并情感障碍患者
名称 脑卒中风险评分卡 格拉斯哥评分(GCS) NIHSS ESSEN评分 洼田饮水试验 MRS评分 Bathel指数 深静脉血栓危险度评分 ABCD2评分 CHADS2评分 HAS-BLED评分 溶栓治疗出血HAT评分 溶栓评价观察表 MOCA和MMSE SDS、SAS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9语言(命名、阅读测试)
• 0=正常,无失语 • 1=轻到中度: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有一些缺损,但表达无明显受限 • 2=严重失语:交流是通过病人破碎的语言表达,听者须推理、询问、猜测,能交换的信息范围有
限,检查者感交流困难 • 3=哑或完全失语:不能讲或不能理解
NIHSS评分内容:
6下肢运动(下肢卧位抬高30度)
• 0=于要求位置坚持5秒,不下落 • 1=在5秒末下落,不撞击床
• 2=5秒内较快下落到床上,但可抗重力 • 3=快速落下,不能抗重力
• 4=无运动
9=截肢或关节融合,解释:
• 先评价患侧肢体,再评价非患侧肢体 • 检查之前不能够对病人进行训练 • 对失语的病人用语言或者动作鼓励,不用有害刺激 • 评定者可以抬起病人的下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励病人坚持 • 1a项=3分的时候,每个下肢记录4分,因为患者不具备主动运动功能
• 病人气管插管或其他物力障碍不能讲话,记录9分,同时注明原因
• 1a项=3分的时候,记录2分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 要求病人叫出物品的名称、描述画面、读出所列的句子 • 若视觉缺损干扰测试,通过让病人识别放在手上的物品,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失语 • 气管插管者手写回答 • 给无法合作者(如不回答或者部分回答者)选择一个计分 • 哑巴或者一点都不执行指令的患者记录3分 • 1a项=3分的时候,记录3分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 加之脑卒中患者(评价客体)可能存在失语,认知功能障碍 等症状,又给这把“软尺子”加上了更大的“弹性”,这就 对量表的规范化评定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 规范化使用脑卒中量表是保证临床研究质量的关键问题。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脑卒中风险评分卡(高危人群筛查)
高血压
≥140/90mmHg
血脂情况
血脂异常 或 不知道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1a意识水平(询问是否头痛、哪里不舒服等语言;轻轻拍打、摇晃等动作) 注意事项: • 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损伤、绷带包扎等), 检查者也必须选择一个反应 • 只在病人对有害刺激无反应(不是反射),才记录3分 • 在语言、压眶、按压胸大肌等多种刺激下,患者才能唤醒,发出声音或 者表现痛觉逃避等反应,记录2分 • 记录3分的时候需要慎重,因为这会影响后面的评分
• 按表如实记录评分结果,不要更改记分。
• 除非必要的指导不要训练或诱导病人(如反复要求病人做某种努力)
• 对于无法评定的项目,请记录评分为“9”,表示按缺省值处理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1a意识水平(询问是否头痛、哪里不舒服等语言;轻轻拍打、摇晃等动作) • 0=清醒,反应敏锐 • 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问题或有反应。 • 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要强烈反复刺激或疼痛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 反应。 • 3=仅有反射活动或自发反应,或者完全没反应,软瘫。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8感觉
• 0=正常,没有感觉缺失 • 1=轻度到中度,患者针刺感不明显或为钝性或仅有触觉 • 2=严重到完全感觉缺失,面部、上肢、下肢无触觉
• 测试身体多处部位:面部、上肢(不包括手 )、躯干和下肢 • 昏睡和失语的病人可记录1分或者0分 • 脑干卒中双侧感觉缺失记录2分 • 无反应和四肢瘫痪者记录2分 • 1a项=3分的时候,记录2分
二、脑卒中常用量表及使用
NIHSS评分内容:
5上肢运动(坐位90度、仰卧位45度,掌心向下)
• 0 =于要求位置坚持10秒,无下落 • 1=上肢能抬起,但不能维持10秒,下落时不撞击床或其他支持物
• 2=能对抗一些重力,但上肢不能达到或维持坐位90度或卧位45度,较快下落到床上 • 3=不能抵抗重力,上肢快速下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