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营养、营养素的概念P21)营养是指人体摄取食物后,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
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
★★★2.职业道德的的基本内涵P5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3.职业道德的特征P5职业道德有4方面的特征。
一是特殊性和适用性;二是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多样性和具体性;四是自觉性和强制性。
★★4.职业道德的作用P61)职业道德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职业道德具有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3)职业道德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职业道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5.职业道德基本规范P6爱岗敬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开拓创新是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6.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P6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7.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P6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
1)仪表端庄的具体要求:着装朴素大方、鞋袜搭配合理、饰品和化妆要适当,面部、头发和手指要整洁,站姿端正。
2)语言规范的具体要求:语感自然、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流适中、语言简练;要用尊称敬语;不用忌语,说好“三声”,即招呼声、询问声、道别声;讲究语言艺术。
3)举止得体的具体要求:态度恭敬、表情从容、行为适度、形象庄重。
4)待人热情的具体要求:微笑迎客、亲切友好、主动热情。
★★★8.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P7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二是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三是保守企业秘密。
★★★9.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P7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做到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10.勤劳节俭的现代意义及具体要求P71)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企业增产增效,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2)勤劳节俭的具体要求:辛勤劳动、努力生产物质和精神财富;爱惜公共财务和社会财富;爱惜个人生活用品。
★★★11.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P7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做个文明公民;自觉遵守企业纪律和规范。
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是职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12.团结互助的基本要求P7团结互助的基本要求:平等尊重、顾全大局、互相学习、加强协作。
平等尊重,是指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职业活动中,不管彼此之间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工作性质有多大差别,都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
★★13.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P7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真正尊重和关心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待群众要做到“主动、热情、周到、耐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工作好坏的标准。
★★14.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P7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对工作全身心投入,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
★★15.开拓创新的重要性P7-8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
开拓创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优质高效需要开拓创新。
服务争优要求开拓创新;盈利增加仰仗创新;效益看好需要开拓创新。
2)事业发展依靠开拓创新。
创新是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创新是事业竞争取胜的最佳手段;创新是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1.标准的解剖学姿势P10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2.人体的分布与器官系统P11-121)从外形上,人体分成10个局部,每个局部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部分。
人体重要的局部包括头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和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
2)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与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构成细胞群体,形成组织。
3)人的基本分为上皮组织、肌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4)人体的诸多器官按功能的差异分为9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3.细胞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内涵P13-14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1)细胞膜主要由膜脂、膜蛋白和糖类组成。
细胞膜的功能:维持细胞的性状,抵御外界有害物质,防止细胞内某些物质散失,还能够运输物质、传递信息。
2)细胞质由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组成。
3)细胞核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
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及核基质组成。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
是细胞生活的环境。
★★4.组织的基本类型P17-19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5.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P17根据分泌物排出的方式,腺体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大类。
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到体表或其他器官腔内,也叫管腺,如汗腺、唾液腺等。
2)内分泌腺:分泌物不经导管排出,直接释放入血液或淋巴的,也叫无管腺,如甲状腺等。
★★★6.肌组织的种类P19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7.神经组织的构成P19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它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不传导冲动,在神经组织内仅起支持、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8.消化系统的组成P20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9.消化管的结构特点P20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除口腔以外,其他管壁由内向外一般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构成。
★★10.消化腺P22除口腔腺和消化管壁的腺体以外,主要有肝和胰。
消化腺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到消化管,参与食物的消化。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产生的胆汁对脂类的吸收有重要作用。
胰腺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胰岛)组成。
外分泌部能产生多种消化酶。
内分泌部能产生胰岛素、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等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
★★★11.吸收的概念P22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12.机械性消化概念P22机械性消化是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13.化学性消化概念P22化学性消化是通过消化液的各种化学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14.唾液的作用P22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并易于吞咽;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冲淡、中和进入口腔的有害物质,对口腔起清洁和保护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有杀灭细菌和病毒作用;所含的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还有一定的排泄功能。
★★★15.胃的运动形式P231)容受性舒张2)紧张性收缩3)蠕动★★★16.胃的排空与食物的形状和性质的关系P231)稀的、流体食物比稠的、固体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食物比大块的食物排空快;等渗溶液比非等渗液体排空快。
2)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排空最慢。
3)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4-6小时。
★★★17.胃液的成分和作用P23胃液的成分:无机物如烟酸、钠、钾的氯化物等,以及有机物粘蛋白、消化酶等。
胃酸的作用:①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③可与Ca2+和Fe2+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④胃酸进入小肠内可引起胰泌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
★★★18.小肠的运动形式P23小肠的运动形式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
★★★19.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主要作用P241)成分:含有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2)、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
2)消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20.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主要作用P241)胆汁的成分:含有水分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成分,还有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等有机成分。
2)胆汁的主要作用:①乳化脂肪,促进分解②促进脂肪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D、K的吸收③中和胃酸★★★21.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P241)小肠液的主要成分:水、Na+、K+、Ca2+、Cl-、HCO3-、粘蛋白、肠激酶等2)作用: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
★★22.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P24-251)吸收水和电解质,参与集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2)吸收由结肠内微生物产生的维生素B和K。
3)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
★★23.蛋白质、脂肪、糖吸收的主要部位P25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会场主动吸收胆盐和VB12。
★★★24.小肠的结构特点P251)长约4m,粘膜具有环形皱褶,并有大量绒毛。
2)绒毛是小肠粘膜的微小突出构造,每一条绒毛的外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
3)柱状上皮细胞顶端有明显的纵纹,是柱状细胞顶端细胞膜的突起,称为微绒毛。
4)由于环状皱褶、绒毛、微绒毛的存在,最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样长短的简单圆筒的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m2。
★★★25.小肠的吸收方式P26小肠的吸收方式包括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及胞饮等。
★★26.水的吸收P26水的吸收都是被动性的。
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水的吸收量很大,但消化液的分泌量也很大,所以这一部位水的净吸收量较小,而在回肠净吸收的水分较大。
结肠吸收水的能力很强。
★★27.矿物质的吸收P26-27单价碱性盐类如钠、钾、铵盐的吸收很快,多价碱性盐则吸收很慢,而与钙结合形成沉淀的盐则不能被吸收。
铁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上部,二价铁更容易吸收,VC能促进铁的吸收。
钙的吸收:Ca2+必须转变成离子钙才能被吸收,VD是影响钙吸收的最重要因素。
★★★28.糖的吸收P27糖类一般被分解为单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
单糖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能量来自钠泵。
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纹状缘上存在着一种转运体蛋白,它能选择性地把葡萄糖和半乳糖从纹状缘的肠腔面转运入细胞内,然后再扩散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