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是感悟。
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与澄静。
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
他甘愿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为的是守护那清净的心灵之树。
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飘荡着他的自信与博大。
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
“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种忧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
“只恐溪头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帘断肠。
打开书就像打开一扇封闭的思想之门。
那些啼叫着的文字,那些沉甸甸的文字,是我们先辈奔腾不息的热血啊!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品读苏轼,读出的是忠诚,悟出的是伟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品读谭嗣同,读出的是正气,悟出的是坚韧。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品读鲁迅,你会读出一种锥心颤骨的震撼,更会读出一种发自心底的崇仰与赫然!
在四季之首的春悄然而至时,愿化作蝶,去读风,与之共同装点百花;去读雨,在无声的世界里看它滋养万物,孕育无穷;去读那壮丽的山峰,浸润着山青。
与骄阳一起,去读夏那迷人的景。
与风一起,去读秋那芬芳的落红,悠悠远行。
与雪一起,读冬银装素裹的世界。
与太阳一起,读大地些许的暖意。
与水一起,读渔翁的歌声……
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当读到《爱心与教育》时,那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的文字吸引了我。
而我又怎样能够拥有丰厚的理论素养,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
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书中的差距,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进学生,走进教育。
让读像春风化雨,在我的心底融入一抹绿意,陪春走过夏、秋、冬。
让读消释那轰鸣的雷声,带给世界安静的夏,蝉噪林静;引领缱绻的溪流,奔向大海,波涛汹涌。
让读与秋同行,缓缓而来,让花儿在轮回中恬然地躺下,没有历劫苦痛,只剩下叶落归根的释然。
让读伴梅于冬,给它最多的爱抚,让无尽的暖流涌遍全身,有雪的陪伴,远行的人也绝不孤独。
让读与所有的人同行,携起手来,从爱心出发,传递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人路不平书香引;书香盈满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