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1

环境监测1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1)确定监测断面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1)确定监测断面 河流监测断面常设四种, 即: ☆ 背景断面 ☆ 对照断面 ☆ 控制断面 ☆ 削减断面(见P38图2-1)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背景断面
背景断面:为了评价一个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 而提供水环境的背景值。
2
海洋监测点设置
海洋面积较大,首先将监测区划分为污染 区、过渡区和对照区,在三种区域中分别设置适 当的监测垂线或监测断面。然后根据水深在垂线 上设采样点。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3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根据《水质监测规范》3.3.1要求: ☆ 饮用水源、水系干流、污染严重河段,每年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控制断面
也称监测断面,评价监测河段污染源影响情况。
设置方法: ☆ 较大支流汇合之前,如 E-E、C-C、B-B ☆ 排污口下游充分混合处(500-1000)如 F-F D-D ☆ 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如水产区、风景游览区、 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区等河段上。
可利用 1%
不可利 用 99%
地球水总量 1.36×1018m3
海水, 97.30%
淡水, 2.70%
地球南、北极的冰川、冰盖及深层地下
水的分布
按人均拥有水量计,我 国仅有2300m3/人,约占世 界平均水平的1/4。
全球平均
我国
据上海2000年的统计,
上海淡水资源:
地下水
总量:595.6亿m3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 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 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 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处。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 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1.1 概念 4 水环境
《环境科学大辞典》的解释是:“水环境是地 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与其密切相连的诸环境 要素如河床、海岸、植被、土壤等。”
视频:水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水 环 境 质 量


海南岛
峡海湾 台
台 湾
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海 南

南 沙群 岛

在环境污染研究中
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非常 重要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1 概念
3 水污染定义: 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
成水质恶化,即为水质污染。
4 水体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先被稀释、挥发、水解、氧化
还原、生物分解等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污染物浓度 不断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为国内仅少数单位研究、应用过,或直接 从发达国家引用的方法,尚未经国内多个实验 室验证,宜作为试用的方法。
☆ 方法选择:
根据监测目的,如果是环境监测或执法,选 择A类和B类方法;C类用于参考或研究等。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5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 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
化学法(50%以上)、仪器分析方法、生物 监测法等。
4 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 COD、BOD、悬浮物、NH3-N、总N、总P、
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5 医院污水监测项目: pH 、 色 度 、 浊 度 、 悬 浮 物 、 余 氯 、 COD 、
BOD、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6 海水监测项目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5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3) 并且尽量与水文断面一致。
2) 采样点确定步骤:
3) 采样点设置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1)确定监测断面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 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 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 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 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 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 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 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 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秦皇岛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 黄


营口市
渤 海


大连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烟台市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阳江市
广州市


香港 澳门
汕头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杭州市
上海市 宁波市
图例
清洁海域 较清洁海域 轻度污染海域 中度污染海域 严重污染海域
策提供依据。
(4)为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提供数据和资料
(5)为评价环境质量以及为研究提供数据。
视频:水质监测的重要性.swf
已建的4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4 水质监测项目
1)地面水监测项目: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海水监测项目: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当监测断面设置好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在 断面上设采样垂线。
2)采样垂线的设置
<50m
中 泓 线
50~1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采样垂线的确定
100~1000m
有 明 显 水 流 处
中有 泓明 线显
水 流 处
采样垂线的确定
等间距设置
>1500m
采样垂线的确定


思考:当河道有支流汇入时
断 面
设置方法: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应 设在清洁河段上。
断面数目:根据需要而设。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对照断面
对照断面:了解污染监测断面前的水质状况, 提供该区域本底值。
设置位置:设在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排污 口上游100-500m处,见图2-1 A-A
断面数目:一个河段区域设一个对照断面。
A-A’对照断面
G-G’削减断面
C’
B-B’、C-C’、D-D’、F-F’控制断面
污染源
排污口
水流方向
自来水取水口
F
D
G
A’
B’
D’ E
G’ F’
E’
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 控制断面
(1)河流监测断面设置(视频1)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设置采样点 3) 采样点设置 (2)垂线的设置
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第二章 水与废水监测
本章内容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水质污染与水质监测介绍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水样的预处理 物理性质的检验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水质生物监测 底质监测
海洋生物污染监测样品——鱼内脏的采集
泰晤河的演变
太湖水滑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2 水质监测对象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3 水质监测的目的
地下水
(1)对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监测,了解水质
现状和变化趋势。
(2)对污染源监测,了解是否达标,为管理提供依据。
(3)对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了解污染状况,为采取对
3)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 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4)废水监测项目: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及
应执行相关标准。
监测规范.pdf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4 水质监测项目 1 确定监测项目的依据
21 地表水监测项目
21 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2.1.4 水质监测项目
各类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所占比重

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
水污染可连续自动监测的项目及方法
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2 .2.1 概念 2 .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2.3 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2.4 污染源监测方案制定
2.2.1 概 念
1.基础资料收集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3.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4.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赤潮
*2002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3次,赤潮发生面 积累计超过1万km2 ;
*11月福建连江海域发生的裸甲藻赤潮对当地的 水产养殖业造成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视频 1:揭开赤潮的面纱 视频 2:赤潮现象 视频 3:太湖的水华
2000年发生在渤海湾的大面积赤潮
赤潮发生时的红色波涛
船行过赤潮海域时的红色浪花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 湖泊、水库监测点的设置 ◎湖泊、水库不需设断面,在有代表性的区域设
垂线即可。
◎垂线一般设在: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湖
心区。
◎如果没有明显的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
置监测垂线。然后根据水深在垂线上设采样点。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视频2)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2.2.2 地面水监测方案的制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