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一、为什么法律需要解释•1、什么是法律解释•2、为什么要对法律进行解释•3、关于法律解释的误解•1、什么是法律解释•解释(interpretation或construction)意为说明某语词或现象的含义、原因•解释就是对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后果等构成部分所作的说明和阐释•法律解释一词通常有三个义项:一是指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例如对“工作人员”、“过失”的理解即为解释;二是对法条意义的确定或裁定,这是指当法律含义不清时,对含义的确定;三是指称应用法学和法律实务家的活动,即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的含义•法律解释,广义指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公民个人,为遵守或适用法律规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学理论或自己的理解,对现行法律规范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的理解和所作的各种说明。
•狭义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法律的字义和目的所进行的阐释。
•2、为什么要对法律进行解释•法律具有社会性,是规范社会生活的,与技术性规则截然不同•法律不可能做到完全具体明确,法律只能由规范的构成要件来表述它•法律概念是用语言文字表述的,而语言文字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例证一•产品,通常意义是指劳动创造的成果。
•《民法通则》第122条:产品有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应由产品生产者承担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2条规定该法适用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问题:书籍是不是产品?血液是不是产品?•问题一•天津有70个中专生向法院起诉高教出版社,称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经济法教材错误百出,要求赔偿•问题二•病人因就医输血感染肝炎、爱滋病向法院起诉,法院是否可以适用《产品质量法》?•平时看起来产品的概念很明确,在此却很模糊•立法中的一些模糊性概念•违背善良风俗•一般注意•合理期限•正当理由•暴利(百分比)•上述概念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都需要进行解释•关于善良风俗的例证•台湾民法:违背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无效。
•1976年台上字第2436号:原告与一女子同居,赠与女方一处不动产,合同约定:女方一旦停止同居关系,须将不动产返还男方。
后果然如此,男方诉求返还财产。
法院判决:赠与合同约定内容违反善良风俗,行为无效。
•3、关于法律解释的误解•我们过去理解的解释是宪法所授予的解释权,解释权当然应该由有解释权的机关去行使。
•如:关于香港的基本法条文的解释需要由全国人大委员会行使,这是一种解释。
•这种解释不能代替全部,也不能代替法官裁判案件当中的裁判解释•总结•法律解释学上有个绝对的原则:法律条文不经解释不得适用•任何条文都要经过解释•二、法律解释的目标•解释者通过法律解释所要探求和阐明的法律意旨•法律意旨应当是立法者制定法律时的主观意思,还是存在于法律中的客观意思,在法律解释学上有主观说与客观说的对立。
•三、法律解释分类、方法和效果•(一)法律解释的分类•(二)法律解释的方法•(三)法律解释的效果•法律解释的分类•按照解释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裁判解释和学理解释•从解释的效果上也可分为有权解释和任意解释•有权解释即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所做的解释•任意解释即一般公民、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所做的解释•有权解释•有权解释又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裁判解释和行政解释•立法解释即制定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主体对该规范性法律文件所做的解释•司法解释即最高司法机关(最高法、最高检)所做的解释•裁判解释指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对法律所做的解释•行政解释即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所做的解释•有权解释的具体范围•P282•1、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常委会。
•2、行政解释: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它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解释,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对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所做的解释都属于行政解释,是对其下属机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解释。
•有权解释的具体范围•3、司法解释:最高法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所进行的解释和最高检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所做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是两院所做的对其下属机构有普遍约束力的司法解释。
•4、法官针对具体案件所做的解释•狭义的立法解释•1.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大常委进行解释:(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涵义的;(2)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2.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狭义的立法解释•3.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研究拟订法律解释草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4.法律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5.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立法解释•立法解释针对的是一般社会关系•具有普遍的效力•通常由立法者或其授权机构进行解释•立法解释本质上属于立法•解释文件也就是法律规范•铁道部的立法解释•山西太原铁路局实行有偿供水•铁路法13条: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旅客服务工作,提供饮用水•争议焦点:提供是有偿还是无偿•铁道部解释:铁路法的供水指无偿供应•司法解释与裁判解释•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制定发布的司法解释文件•裁判解释:法官在具体案件的法律适用中在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中所作的解释•前者的目的和功能主要在于统一司法适用;而后者的目的和功能就是进行具体法律适用。
前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并且是公开发布的、权威性的,事实上已成为可以援引的准法律渊源;后者则是针对具体个案的,其效力是个别性的。
•司法解释•司法解释的根据是审判权•司法解释有意见、批复、复函、解答、规定等类型•司法解释实际是针对一般关系应适用的普遍规则•具有普遍的效力•关于司法解释的例证•95年《担保法》96条,2000年《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34条,还不包括在此之前颁布实施并与现行解释不冲突的各种批复、意见、解答等•2001年《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12条•例证•《担保法》49条: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经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67条: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有效•讨论:这一解释与立法条文本身有什么区别?如何看待最高法院这一解释?•婚姻法规定•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旧婚姻法的司法解释•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6条:“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十九条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
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条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讨论:•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发展趋势是什么?新旧婚姻法司法解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婚姻法二、三关于父母出资买房的规定有何不同?••裁判解释•裁判解释针对的是具体案件•其效力及于案件当事人•玉米种子纠纷案(2003)•基本案情•2001年5月22日,河南汝阳县种子公司(下称汝阳公司)与伊川县种子公司(下称伊川公司)签定合同,约定由伊川公司为其代繁玉米种子。
合同约定:汝阳公司给伊川公司提供玉米种子2437.5公斤,伊川公司为汝阳公司代繁农大108玉米杂交种子10万公斤。
合同履行期限止2002年10月31日止。
同时,双方约定,汝阳公司接受玉米种子的价格为基地收购价加代繁费,基地种子收购价的确定按移交种子时当地市场商品玉米单价的2.2至2.5倍计算。
•伊川公司未能履约,为赚取更大利润,将所育种子高价卖与了他人。
2003年初,汝阳公司以伊川公司不履约为由,将其诉至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伊川公司合同违约并对汝阳公司做出经济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