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举证要点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举证要点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举证指南
公民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侵权行为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应当在起诉的同时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被告收到应诉通知后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抗辩主张。

一、原告、被告应提交诉讼主体身份方面的证据
原告(被告)身份方面的证据。

具体包括身份证、户口簿、暂住证、工作单位证明、居委会(社区)居住证明、营业执照、结婚证、利害关系人的身份证明等。

二、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证据
1、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证据
包括能够证明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公安机关的调查笔录、公安机关处罚决定书、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和其他的书面证据等。

2、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其遭受损害(即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的损害后果)的证据
(1)医疗费用方面的证据:
①治疗费: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和医药费、住院费的单据;
②误工费:医院住院证明、医嘱等;
③护理费:护理证明;
④交通费:实际合理开支的交通费用票据;
⑤住宿费:实际合理的开支住宿费用票据;
⑥开支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证明等。

(2)原告因伤致残方面的证据:
①司法鉴定书:由具有人身损害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出具;
②医疗费用(同医疗费用方面的证据)
③残疾赔偿金:
A城镇居民(含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且有固定职业的农村居民)按照贵州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B农村居民按照贵州省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④残疾辅助器具费:按配制机构出具配制普通器具合理费用鉴定计算一次性残疾辅助器具费
⑤被扶养人生活费:
A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贵州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B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从六十周岁开始计算,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C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得超过贵州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D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只计算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
⑥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3)受害人死亡方面的证据
①死亡证明:由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出具。

②抢救医疗费用(同医疗费用方面的证据)
③丧葬费:按贵州省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六个月。

④被扶养人生活费(同因伤致残被扶养人生活费用方面的证据)
⑤死亡赔偿金:
A城镇居民(含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且有固定职业的农村居民)按照贵州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B农村居民按照贵州省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⑥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费:
提交实际合理开支的交通、住宿费用票据并据实计算误工费。

(4)严重精神损害的精神损害赔偿费。

3、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其遭受损害(即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的损害后果)是由于被告实施侵权行为所造成(即被告损害行为与原告遭受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
包括能够证明被告实施侵权行为并造成原告或受害人人身损害结果的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有关机关的调查笔录、有关管理机关责任认定书、行政机关处罚决定书、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和其他的书面证据等。

三、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证据
1、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其未实施侵权行为或其行为为合法行为方面的证据。

2、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其行为未造成损害结果的证据。

3、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

4、被告可以人民法院提交原告对损害的发生主观上也有过错或损害是因原告故意造成的的证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