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理论
2、区位因素 劳动成本: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大、需求增长快 贸易壁垒:避免贸易壁垒的限制 政府政策: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综合了上述三种理论提 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他认为企业对外进行投资必须同时具备 这三种优势,缺一不可。
案例分析:来自厄瓜多尔的情人节玫瑰
2003年2月7日早上6:20,在厄瓜多尔卡扬贝的一个 小镇,玛丽亚?帕切科跳下公司的巴士准备投入工作。她 戴上了厚厚的橡胶手套,在她白色的传统花边裙子外系上 围裙,拿起花剪,准备开始又一个漫长的工作日。平时玛 丽亚要工作到下午2:00,但现在离情人节只有一星期了 ,玛丽亚和她的84位同事一般要忙到下午5:00,到那时 候,玛丽亚将剪下1000多枝玫瑰。
3、因素Ⅲ——相关和辅助产业(例如:意大利制鞋 业)
(往往一国的优势行业会表现为一个“优势产业群”)
供应商和相关行业的水平之所以对某一行业 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 (1)有可能发挥群体优势 (2)可能产生对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 (3)可能构造有利的外在经济和信息环境
4、因素Ⅳ——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状态 (1)组织与战略是否匹配。 (2)市场竞争状态觉得企业竞争能力。 (3)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形 式的影响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力:
厄瓜多尔的玫瑰产业创始于约20年前,并从此得到 了快速的发展。厄瓜多尔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玫瑰生产国 。玫瑰是其第五大出口产品,它的顾客遍及全世界。玫瑰 农场的年销售额高达24亿美元并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岗 位。在卡扬贝,10年中人口数从1万增加至7万,其主要原 因在于玫瑰产业。玫瑰种植者缴纳的收益和税款又促进了 道路的铺设、学校的营造和复杂灌溉系统的建设。2003年 还将开始建造位于基多和卡扬贝之间的国际机场,从该机 场厄瓜多尔的玫瑰将被送往世界各地的花店。
2、因素Ⅱ——需求因素 (企业从本国需求出发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组织 结构和营销管理是否有利于进行国际竞争,是企 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谓有利于国际竞争的需求,取决于本国需 求与别国需求的比较,这种比较体现在三方面: (1)需求特征:本国需求是否有全球代表性;本国需求
是否具有超前性;本国需求是否挑剔
供应市场的方式
所有权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非股权资源转让
优
内部化
势
(国外)区位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对外直接投资的其他理论
防御型投资 自我保险 提高公司形象 追随领导者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发展的动因解释
第三节 国际竞争力理论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将国内 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 了“钻石理论”。
产品特异化能力在技术已标准化的地方 更为重要,依靠对产品物质形态做少量变 化,或者通过广告形成的商标认识,可以 避免产品被当地竞争者模仿。 (2)规模经济:非生产活动的规模经 济,包括集中化的研发、大规模的销售网 络、集中的市场采购、资金筹措和统一的 市场管理等。 (3)资金和货币优势 (4)组织管理能力
第二章 国际商务理论概述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1、提出者:美国学者S.H.海默在1960年博 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 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 2、观点:打破传统认为的市场完全竞争的 观点,认为现实中市场条件是不完全竞 争的。正因为如此,才使跨国企业在国 内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投资在国外生 产加以利用。 市场的不完全是导致对外直接投资 的主要原因。
在欧洲,消费群体敦促欧盟尽快解决环境安全装置的 改善问题。作为响应,有些厄瓜多尔的种植商参加了一项 自愿的规划,旨在帮助消费者识别那些有责任心的种植商 ,它们用证书表明自己使用保护装备、给工人培训如何使 用化学品,以及请医师每周至少为工人作一次例行检查。 也有的环保群体主张更严厉的制裁,包括贸易制裁,以抗 议厄瓜多尔的玫瑰种植商不让权威的机构来做环境认证。 可是在2月14日大多数消费者显然会遇到一些麻烦,他们 只是想用一束无瑕的玫瑰献给他们的妻子和女友以表爱心 而已。
(二)附加因素:机遇和政府 1、机遇:纯粹的发明活动、重大的技术非连续性、投
入成本的不连续性、世界金融市场和汇率的 重大变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外国 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 偶然事件造成了非连续性,使竞争地位发生 变化,使以前的竞争优势失败。(丰田)
2、政府:政府可以通过其政策影响上述四个基 本要素,从而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比如:投资与补贴(影响生产要素和 需求状况)、规则(影响关联工业网 和企业战略)、政府购买(影响需求)的工作日是周一至周六,每月挣210美元,她 说这是厄瓜多尔的平均工资,远远高于该国120美元的月 最低工资。农场也提供她的医疗保健和养老金。通过雇用 诸如玛丽亚这样的妇女,此产业促进了一项社会革命,使 母亲和妻子们对家庭开支,特别是在孩子们上学的开支上 掌握了更大的控制权。
尽管玫瑰为厄瓜多尔带来了种种好处,但该国的年人 均国民收入仅为1 080美元,此产业遭到了一些环保主义 者的攻击。一些大的种植商被指责滥用有毒的杀虫剂、除 真菌剂和熏蒸剂混合物以栽养和出口无瑕疵、无虫害的鲜 花。报告声称工人们常常穿着没有任何保护设施的日常外 出服装熏蒸玫瑰。一些医生和科学家们说,该产业5万名 雇员因接触有毒化学物而有严重的健康问题。国际劳工组 织1999年的研究表明,该产业的妇女流产率要高于平均数 。约60%的工人有头疼、恶心、视力模糊和疲劳等症状。 再者,批评家们说,他们的研究常常因进入不了农场而受 挫,无法了解事实的真相。国际劳工组织还指责,在厄瓜 多尔有些玫瑰种植商使用童工,但这一言论遭到了种植商 和厄瓜多尔政府机构的强烈驳斥。
案例讨论 1、参与国际贸易对厄瓜多尔的经济和人民 有什么帮助?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有何好 处? 2、玫瑰行业的医疗问题对发达国家消费者 的影响?
(2)需求规模和需求拉动方式:当地需求规模大,增
长率快的产品有利于提高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需求拉 动方式中消费偏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会激发企业的创新动 力。市场的快速饱和也会造成降低价格的压力 (3)需求国际化:无论是本国消费者走出去,还是外国消 费者走进来,只要一国对外开放程度愈高,其产品就愈容 易适应国际竞争。
几天后,玛丽亚剪下的这些花经过冷藏、由空运送往从 纽约至伦敦的花店中加价出售。厄瓜多尔的玫瑰很快变成 了最佳的玫瑰。它们花朵硕大、颜色鲜亮,分10种红色, 从娇艳欲滴的腥红到千妍百媚的粉色应有尽有。 厄瓜多尔460余家玫瑰农场绝大多数位于卡扬贝和科托 帕希地区,在海拔1万英尺的安第斯山脉之上,距首都基 多约1小时的车程。玫瑰丛都种植在盖满积雪、海拔2万多 英尺的火山山脚之下的大块平地上,花丛之上20英尺又用 塑料布架棚保护。综合了充足的阳光、肥沃的火山土,位 于赤道的区位和高海拔的环境优势为玫瑰的成长创造了理 想的条件,从而使玫瑰几乎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盛开
因此,将中间产品市场在一个厂商中内部化,
即将市场上的买卖关系纳入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中 去,就可以避免时滞、讨价还价、购买者的不确 定性,并将政府干预的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
三、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区位因素理论
1、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第一次将贸易和投资看成一
个整体来考察,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对外投 资的动因。揭示了企业不仅要有特殊优势,同时 在特定东道国还要具有区位优势。 产品成熟阶段:运费和关税成为主要关注 标准化阶段: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3、垄断优势(所有权优势) 只有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对外直 接投资中获利,企业必须具有一种或若干 种当地厂商所缺乏的独占优势,才可以抵 消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引起的额外成本。 (1)技术优势:包括技术、知识、信 息、诀窍、无形资产等。 学者观点:垄断优势主要来自跨国企 业对知识产权的占有,国外子企业可以在 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利用这些知识。
理论不足: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技 术的企业还要进行对外投资,而不是通过 有偿转让或出口来获得收益。也无法解释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二、内部化理论
1、观点(巴克利、拉格曼):导致对外直接 投资发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间产品市场 的不完全竞争。 2、中间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管理 专长。 由于这种市场缺陷的存在,企业之间 通过市场发生的买卖关系就可能出现时滞 和交易费用,不能保证企业获利。
(一)四因素
1、因素Ⅰ——生产要素 (1)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 基本要素: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和半熟练
劳工、债务资本等(既定的先天条件)
高级要素: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尖端学科的研
究机构等等(创造出来的)
(2)通用要素和特殊要素
通用要素:高速公路、融通资金、大学一般专业的 毕业生(共用) 特殊要素:应用面很窄的专业人才、专门设施和专 门知识(更重要)
一、核心观点: (1)一国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 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就 是:一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 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 (2)“四因素”环境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来 源。
企业战略、组织、 竞争状况
生产要素
需求因素
相关和辅助产业
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