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议论文文体常识》导学案
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

二、议论文的分类:广义的议论文,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

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

三、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性。

四、议论文的要素: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①正确性。

②鲜明性。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

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

如何找中心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注意: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式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总结归纳式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E可靠的史实。

道理论据:指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名言、譬句等C.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等。

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②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
题。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⑥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五、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

可以分两大类: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

以“横式”结构为主的有1“总论——分论——总论”2“总论——分论”3“分论——总论”三种。

以“纵式”结构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六、论证方式: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

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

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

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

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

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1)反驳论点。

反驳主要是反驳论点,因为议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阐述见解,发表观点,如果我们不能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见解,那就要用各种方法来批驳、否定这一观点、见解,指出它的荒谬或虚假。

反驳论点就是针对对方论点直接驳斥。

(2)反驳论据。

要找出对方论据的漏洞(或者证明对方论据的虚假性),对方观点自然站不住脚。

(3)反驳论证。

要找出对方论的不严密之处,从而达到反驳对方论点的目的。

七、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精当、概括、逻辑性强。

《怀疑与学问》导学案(一)
一、初读:
1.给下列字注音。

颉()滞()儒()塾()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3.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省吴县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

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

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三、精读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破折号后注明作者,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有什么作用?
明确:
2.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3.这两节作为文章的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不把他们从文中删去?
明确: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层。

1.朗读课文,找出3、4节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
第一个事例论证
第二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
2.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对待传说?
明确:
3.什么是怀疑精神?
明确:
4.“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
5.用//画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怀疑与学问》导学案(二)
(六)分析本文的论证,各举一例。

(七)总结扩展。

论点和论据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点能统率论据,论据能紧扣论点。

我们不仅要学习扣住论点选择有说服力的论据,还要能够从材料中准确的提炼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