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总结|语文综
合知识-
语文成绩好并不等于语文水平高。
小编准备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六国论知识点,希望大家喜
高考语文文言文名句总结|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名句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名句
墙上竹笋,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从觅小诗。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见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危之所劫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长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起飞人事哉!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