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2维护消费者权益

82维护消费者权益


想把积压的陈旧商品推销出去 想推销假冒伪劣商品 想用先提价后打折的手段利用人 们爱占便宜的心理销售商品……
学会判断是否是真货,再 根据自己是否需要和经济 能力来决定是否购买
活动一: 收集生活中的广告词语, 谈谈其可信度。
“疗效最佳” 、 “药到病除” “无任何副作用” 、 “根治” “最新技术” “国家级新药” “无效退款” “治愈率百分之 ××”
•你怎样甄别以下非法的有奖销售?
❖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部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一、炼就一双“慧眼”
原因
在大千世界,人们常有“雾里看花”的感觉。
方法
(1)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盲目追随其他消 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2)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3)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4)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清仓跳楼 两折销售
赔本销售,只收半价
原价200元 现价40 大甩卖
惊喜大优惠!
思考:
面对低价和折扣, 你怎样判断以 决定是否购买?
商家打折的种种动机
• 减少商品库存量,推销积压严 重的商品 ;
《倒霉的“上帝”》
• “清仓大甩卖,耐克仅售 198元”
• “一旦试穿,必须购买” • 只要58元。 • “耐克” VS“耐客”。
微型知识竞赛
(1)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要索取发票?
做为消费者,发票是购物、维权的凭证
做为国家公民,索取发票,可以推动 国家的发票管理工作,同时也使经营 者的偷税、逃税行为得到遏制。
复习: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安全权
安全权
知情权
知情权
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
学习目标
• 1、树立自觉维护自己合法消费权益的法 律意识。
• 2、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 者的权益的有效方法。
•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应 该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各种法定的渠道 和途径,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你最欣赏哪一类型的广告,说喜欢它的理由。 你会识别广告的真假吗?
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广告可信度; 广告投放量不等于新产品高质量; 媒体名气大不等于广告无谎话; 打折降价多不等于实话实说; 广告宣传“公证”不等于产品有保证; 某某单位推荐不等于经过严格检验; 广告现场演示不等于实事求是; 广告承诺好看不等于能够兑现; 百分之百有效不等于不是编造。
“获得××最高、最新奖项”
近两年调侃“涨价”的网 络词语:
豆你玩、蒜你狠、苹什么、 糖高宗、药你命、煤超疯、油你 涨、辣翻天、玉米疯、盐王爷……
《雾里看花》
二.树立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商品交易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识, 保持警惕,防止侵权行为发生。
2、侵权行为发生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不法经营者受到惩治。
当你欲购物之时,你会 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广告宣传 亲友介绍 街头流行
思考
• (1)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 素有哪些?
• (2)经营者为了招徕消费者,经常使用哪 些“手段”?
• (3)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拥有一双“慧眼”
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 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 鉴别,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福建龙岩市消费者邱建东夜间到公用电话 亭打长途电话,被多收了1.2元。他通过多种 途径,均未能解决,最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几 经周折,最终胜诉。
对此,人们反应不一。有的人认为,“一
块二”的官司不值得打。因为既费钱又花精力, 只为区区1.2元不值得。1.2元的官司,到底值 不值?为什么?
微型知识竞赛
(2)下列电话分别属于哪一类投诉电话: 12315 (消费维权投诉热线) 12358 (价格投诉热线)
12365 (产品质量监督热线)
微型知识竞赛
• 消费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商品质量或 服务质量问题,投诉时该注意些什么?
1、投诉时要心平气和、有条有理; 2、带上相关的发票和其他证据; 3、不要夸大自己所受的侵害; 4、正确掌握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尺度。
• 刺激消费,增加商品的销售量; • 提高商家的知名度,扩大影响; • 虚假打折,欺骗消费。
购买打折商品5项注意
• 每到节假日,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往往会推出各种让利于消费者的打折活动。为正确指导消费,消 费者协会警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打折”商品时,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购买打折商品时,一定要保持理性购物的心态。在选购商品时,不要单凭价格决定消费, 要注意商品的内在品质,精挑细选后再决定购买,另外,也要注意商家出具的打折商品发票的内容, 因为如果商家在发票上标明“处理品”字样的,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处理商品是不享受“三包” 售后服务的; 2、在购买打折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有的商家把商品的原价提高了几倍,再以 打折的名义销售,甚至以所谓的“跳楼价”、“破产价”之类极端措辞引诱消费者上钩,从中赚亏 心钱,顾客以为捡了便宜,结果还是上当买了高价货物。 3、有的商家以虚假的打折诱导消费者。在打折的后面加上“最后一天”的注脚,以哄骗消费 者,其实你第二天,第三天……再去,那“最后一天”还是没有过去,“最后一天”成了“天天都 是最后”。 4、在节假消费期间要注意提防“买一送一”等类似的陷阱。这种宣传有很多带有格式条款性 质的虚假宣传,真正给予消费者实惠的并不多,有的只是为了诱导消费者购买其所销售的物品。在 现实中,具体表现为有的“买一送一”要求消费者购买的物品是大件商品,但是赠送的只是不值钱 的小商品,更有甚者赠送的只是塑料袋,称这是他们为方便消费者提运商品的“赠一”,令消费者 啼笑皆非。还有的“买100送30”等,送的是购物券,目的是让消费者循环购物,最终受益的还是商 家。 5、在购买反季商品时要注意选择,保证品质后再决定购买。因为我国法律规定的三包期的起 算日期从购买之日算起,而消费者在购买反季商品后,一般当时是不使用的,等使用时出现问题, 虽然才使用不长时间,但是从购买算起已经超出了三包期,致使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