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电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

则 f = (50*1000/3600)/(3/9) = 41.6Hz。
六、室分设计电波传输考虑
1.室内分布系统的无线传播也是多径传播,也存在多径现象 。因为室内环境比较稳定,多径衰落呈现慢衰落的现象。 所以,在计算电平时,常常采用自由空间的传播计算方式 。 2.由于不考虑信号的多径叠加问题。所以,在电平计算上主 要考虑的是直射波。在直射波传播路径上有阻挡,则考虑 阻挡衰减。 3.折射波、反射波的应用。某些曲折死角,可以巧妙地应用 电波的折射和发射。 4.电波的隧道效应。
七、天线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1、天线是无线电波发送和接收的装置。具有电波导向性、 电磁场极化、“放大信号”三个基本功能。 2、电波导向性:引导电磁波传播。方式是“引导”和“反射”。 3、电磁场极化:使得电磁场与其他参照物成一定角度。 4、“放大信号”:增益。 天线增益:相对于点源,天线把电磁波集中的程度。 dBi相对于点源的天线增益单位;dBd相对于偶极子的天 线增益单位。0dBd = 2.15dBi 所以:天线一般包含有源振子、导向装置、能量汇集装置。
1.全向吸顶天线 工作频段:800~2500MHz 增益:2dBi 接口:50欧姆,N型阴头 最大输入功率:50W 驻波系数:小于1.4 2.(小)板状天线 工作频段:800~2500MHz 增益:7dBi 接口:50欧姆,N型阴头 最大输入功率:50W 驻波系数:小于1.4 3.八木天线 工作频段:880~960MHz 增益:7dBi 接口:50欧姆,N型阴头 最大输入功率:50W 驻波系数:小于1.4
4.多径对数字信号的影响:时延拓展;相关带宽;随机调频 5.多径传播现象有利有弊。有弊是造成了电波接收的不确多普勒效应是指发射源与接收点相对移动而产生频率变化的现象; 多普勒频移:f = (v/λ)*cosα ;其中v/λ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例如:900MHz频率,移动台速度50Km/h,
2.雨雾衰减
雨雾对无线电波也有吸收作用,频率越高,衰减越大;雨雾越大,衰减 也越大。通常,大雾对6GHz以上的电磁波产生10dB/Km的衰减。
3.大气折射衰减
大气各向不同性,主要是空气密度不同造成的。折射产生电波发射方向 ,从而引起信号衰减。
三、视距传播的地面效应
1.树林、建筑、山头或地面等障碍物对电磁波阻挡掉一些电 磁波射线,在自由传播基础上增加了衰减。 2.平滑地面和水面可以把电磁波发射到接收天线,发射波和 直射波在矢量相加后抵消,产生附加衰减。
八、天线常用技术指标
1、工作频段 2、增益 3、方位角:分水平和垂直两个指标。 4、驻波系数(发射系数P=反射波振幅/入射波振幅;回波系数L=1 / P;驻
波系数S = (1+P)/(1-P))
5、最大输入功率 6、前后比(前后隔离度) 7、极化方向 其他:外形尺寸、接口阻抗和类型、安装方式。
九、室分常用天线介绍
一、自由空间传播
2.自由空间的传播
自由空间:均匀无损耗的无限大空间;各 向同性;电导率为零;空间无限大。 空气中电导率不为零,且方向不同性,所 以不是自由空间,但是近似自由空间。
二、视距传播的大气效应
1.大气的吸收衰减
大气的组成分子(氧气、氮气、水蒸气等等),有自己的固有电磁谐振 频率,会吸收传播中的电磁波能量。对12GHz频率以下的电磁波吸收衰减约 为0.0015dB/km。
无线电传输理论
----技术中心

一、自由空间传播

二、视距传播的大气效应
三、视距传播的地面效应
四、多径衰落 五、多普勒效应
六、室分设计电波传播考虑
七、天线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八、天线常用技术指标 九、室分常用天线介绍
一、自由空间传播
1.概述:
无线电波也称为电磁波,是一组正交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出现的能量波。电 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速度30万千米/秒。 电磁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空间波,即直射波、折射波、散射波、绕射波和 它们的合成波。 当无线电波遇到物体时,产生折射和散射;由于电波传播方向上有不同的 物体,造成不同的折射和散射,所以在任何一个接受点均可能收到来自不同路 径的同源电磁波,这个就是多径传播。
重点和思考
重点:无线电波自由空间传播公式。 多径传输产生的结果。 天线的种类、指标。 思考:相对运动改变无线电波的频率,动车或高铁怎样覆盖 信号比较合适?
谢 谢!
四、多径传输
1.接收点的无线电波是从信源通过多个路径传播而来的电波 合成。这个现象就是多径传播。
2.由于是同源的多个电波合成,则在合成点叠加时幅度和相 位不相同,有时叠加而增强,有时抵消而减弱,形成衰落 。这种由多径传播引起的衰落,称为多径衰落。 3.多径衰落是快衰弱;而由距离引起的衰弱称为慢衰落。无 线电波的衰落就是有快衰落和慢衰弱组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