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1.1锅炉系统概况1.1.1分类锅炉的燃料多分为煤和燃油,还有天然气等。
按其蒸发能力大小可分为三类:(1)小型锅炉蒸发量在10t/h及以下,多用于工业生产及采暖。
主要是火箭或火箭管组合及小型水管式。
(2)中型锅炉蒸发量为10~75t/h,多用于发电厂。
国内生产多为“II”型。
(3)大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t/h,多用于发电厂。
国内生产多为“II”型。
1.1.2设备配置共有六大系统:(1)点火系统。
锅炉点火,保护及控制。
(2)燃料配给系统。
给煤机、碎(粉)煤机、煤仓及输煤皮带运输机,燃油(汽)输送泵。
(3)燃煤系统。
炉排电动机(有些类锅炉不用),除渣机。
(4)水循环系统。
循环水泵往往是多台,且有备用。
(5)补水系统。
补水泵,往往为备用设置,以防断水。
有时还有水处理系统的系列水泵,搅拌电动机。
(6)送引风系统。
送风机(有时还有一次、二次送风之分)又称配风机、引风机又称抽风机1.1.3特点及注意事项从控制角度有下述特点需引起重视:(1)设备相互之间往往有一定时间限制的控制顺序。
如点火时,给水泵先启动,然后除渣;引风机起动数秒后鼓风机启动;停炉时,先停鼓风和炉排,数秒后停引风和和除渣,最后停给水泵。
(2)设备间往往有联锁如给煤机和运输机、碎煤机;又如鼓风和引风机。
(3)设备间往往有联动如如锅炉故障时,汽泡极低水位;蒸汽压力过高时,应自动停止排风、炉排,起停给水泵等。
(4)一般锅炉属于二级负荷,无起动给水的蒸汽锅炉,以补水定压的高温热水锅炉的给水泵应保证可靠供电。
(5)配电宜以锅炉机组为单元,放射式配电。
蒸发量为6.5t/h 及以下的锅炉宜设低配室。
锅炉房内就地配电,起动设备宜用保护、防水,防尘型。
(6)每台锅炉宜单独设置控制屏,宜由锅炉配套、宜设集控室,并将其置与室内。
(7)线缆宜穿金属管及金属桥架,必须注意敷设时与高温设备的间距。
(8)锅炉间、除氧间、水处理和风机间,顶层料仓等的检修照明,宜采用12V安全电压。
对就地指示仪表,宜设局部照明。
1.1.4锅炉发展史及展望我国的发电设备从50年代初自行建造6MW机组开始,经过40年左右的努力,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火电装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其主要标志为:(1)1992年底全国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达165GW,年发电量为7447亿KWh,其中火电占84%。
1993年底装机容量提高到178GW,年发电量达8150亿kWh,火电占82.3%。
而这些火电装备中,国产机组约占80%。
(2)1991年到1993年,我国发电装备都以每年超过13GW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同期电力最快的国家。
(3)“七五”期间我国成套引进了美国西屋公司(CE)DE的300MW 和600MW火电亚临界机组技术,考核机组均投产运行。
第一台具有世界80年代中期水平的超临界600MW火电机组已于1992年7月在上海石洞口二厂投入运行。
我国锅炉已从高压、超高压锅炉发展到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大容量锅炉作为主力机组。
但在技术经济指标上与国外进口机组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特别是我国电力的平均供电供煤耗,从1990年的427g/(kW·h )下降到1993年的419g/(kW·h).因此,如何提高电站锅炉的性能和质量、提高设计制造和运行控制水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1.2输煤设备工艺简介1.2.1供暖锅炉输煤系统设计示意图如下:图一:供暖锅炉输煤系统1、给煤间;2、皮带;3、转运间;5、破碎机;6、除铁器;7、皮带;8、受煤坑;9、给煤机,电磁铁门,堵煤振动器;10、受煤斗由于控制对象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和运行的长期连续性根据供煤系统要求,流程启动时,只按逆煤流方向逐台启动,联锁开车顺序:1#皮带机→破碎机→除铁器→3#皮带机→给煤机→电磁铁门→堵煤振动器。
当系统停车时,流程按顺煤流方向逐台停机,联锁停车顺序:与开车顺序相反,延时时间按要求设定。
另有一套上述设备备用。
1.3、输煤系统控制原理由控制器运算并控制执行器件进行输煤动作,且由传感器件反馈信号,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构成控制回路。
原理图如下:图二:原理图第二章方案论证目前,就系统控制要求来讲有基于继电器的控制方式和基于PLC 的控制方式下面论证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2.1继电器控制可以应用继电器控制来实现。
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电路简单,但是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严重,寿命短易误动作,且不易维护。
以前工业中多采用此方案。
2.2 PLC控制一种是PLC来做控制器。
PLC即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简称PLC或PC):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有机地将微型机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及通信技术融为一体。
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器,它可以用于所有的工业领域。
当前国内外已广泛地将可编程控制器(PLC)成功的应用到机械、汽车、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交通、电力、电信、造纸、军工、家电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技术经济价值。
与以往继电器控制系统相比,由于PLC具有性能好、环境适应强,性能可靠。
PLC高可靠性、能适应恶劣环境、运行时间长、速度极快,可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具有很强的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这也是区别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以当今大多大数中型企业都是使用PLC。
PLC与以往所讲的鼓式、机械式的顺序控制器以及继电式的程序控制器在“可编程”方面有着质的区别,后者是通过硬件或硬件接线的变更来改变程序,而PLC引入了微处理半导体存储器等新一代的微电子器件,并用规定的指令进行编程,能灵活地修改,即用软件方式来实现“可编程”的目的。
PLC出现后就受到普遍重视,其应用发展也十分迅速,原因在于与现有各种控制方式相比,它有一系列的手用户欢迎的特点,主要是:(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业生产对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PLC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由于采用一系列措施,使PLC控制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的一般能达到四~五万h,远远超过传统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五任何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能达到和超过PLC。
保证PLC工作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的主要措施是:①采用循环扫描、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
②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式结构并采取屏蔽、滤波、隔离、联锁等一系列抗干扰技术,同时增加输出联锁、环境检测与故障诊断等提高可靠性电路。
③软件设计中设置事时监控、自诊断、信息保护与恢复等程序与硬件电路配合实现各种故障诊断、处理、报警显示及保护功能。
因此PLC优于微机控制的首要特点是它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例如能在下列条件下可靠工作。
电源电压: AC220 ±15%抗振强度: 10~55Hz 0.5mm 3轴方向各2h抗冲击强度:10g 3轴方向各3次抗干扰强度:1000Vp_p、脉宽1×10-6s,30~100Hz噪声。
工作温度: 0~55℃存放温度: -20~+70℃湿度: 35%~90%(不结雾)耐压: AC1500V 1min(各端子与接地端之间)(2)编程简单,易于掌握这是PLC优于微机的另一个特点。
梯形图编程方式是PL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它与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类似,具有直观、清晰、修改方便、易掌握等优点,即使未掌握专门计算机知识的人也能很快熟悉掌握,因而受到广大现场技术人员和操作者的欢迎。
这种面向问题、面向控制过程的编程语言,即使PLC内部增加了解释程序,延长执行时间,但对大多数机电设备而言是无关紧要的。
(3)组合灵活使用方便尽管PLC内部是一台专用计算机,但由于它采用标准化的通用模块结构,其I/O电路设计又采用一系列抗干扰措施,因而用户无需进行硬件的二次开发,能灵活方便地组合成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接线简单,工作量小,使用、维护方便。
(4)功能强,通用性好现代PLC运用了计算机、电子技术和集成工艺的最新技术,在硬件和软件上两方面不断发展,使其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输出控制能力。
适应各种控制需要的智能I/O功能模块,如温度控制、位置控制模块,高速计数、高速模拟量转换,远程I/O及各种通信模块等不断涌现,PLC与PLC,PLC与上位机的通信与联网功能不断提高,是现代PLC不仅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步进等功能,而且还能完成A/D、D/A转换、数字运算和数据处理以及通信联网、生产过程监控等。
因此,它即可以对开关量进行控制又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即可以控制一台单机、一条生产线,又可以控制一个机群,多条生产线;即可以现场控制,又可远距离控制;即可控制简单系统,又可控制复杂系统,其控制规模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5}开发周期短,成功率高大多数工业控制装置的开发研制包括机械、液压、气动、电气控制等部分,需要一定的研制的研制时间,也包含着各种困难与风险。
大量实践证明采用以PLC为核心的核心的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具有开发周期短、风险小和成功率高的优点。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只要正确、合理选用各种各样模块组成系统无需大量硬件配置和管理软件二次开发,其二是PLC采用软件控制方式,控制系统一旦构成便可在机械装置研制之前根据技术要求独立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并可以方便地通过模拟调试反复修改直至达到系统要求,从而保证最终配套联试的一次成功。
(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由于PLC采用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功耗低,因而是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器。
2.3 PLC选型根据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缺点,特选PLC控制方式。
而本文基于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FX2n-32MR-001 PLC,设计了某锅炉供暖输煤控制电气系统。
三菱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几大PLC生产与开发的厂家之一,其大、中、小、微型机各有特色所长,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居前列。
FX2n系列是FX系列PLC家族中最先进的系列。
由于FX2n系列具备如下特点:最大范围的包容了标准特点、程式执行更快、全面补充了通信功能、适合世界各国不同的电源以及满足单个需要的大量特殊功能模块,它可以为工厂自动化应用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
FX系列PLC拥有无以匹及的速度,高级的功能逻辑选件以及定位控制等特点; FX2N是从16路到256路输入/输出的多种应用的选择方案;FX2N系列是小型化,高速度,高性能和所有方便都是相当于FX系列中最高档次的超小形程序装置。
除输入出16-25点的独立用途外,还可以适用于在多个基本组件间的连接,模拟控制,定位控制等特殊用途,是一套可以满足多样化广泛需要的PLC。
在基本单元上连接扩展单元或扩展模块,可进行16-256点的灵活输入输出组合。
可选用16/32/48/64/80/128点的主机,可以采用最小8点的扩展模块进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