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调及语流音变分析
(2)上声在轻声音节前时,有两种读法, 即第一个音节的上声读阳平[35]或半 上[211] 。例如: 走走 想想 姐姐 奶奶
➢ 上声+阴平:语音、好听、两张、买车 ➢ 上声+阳平:语言、好玩、两条、买房 ➢ 上声+去声:语义、好墨、两块、买布 ➢ 上声+上声:语法、好笔、两碗、买米
(二)“一” “不”的变调
➢ ɑi[ai→ar] 小孩儿 ➢ ɑn[an→ar] 快板儿
规律三
3、主要元音是–i[ɿ]、–i[ʅ]的韵母,儿 化时主要元音变为[ə]并卷舌。例如:
➢ –i[ɿ→ər] 台词儿 ➢ –i[ʅ→ər] 果汁儿
规律四
4、收ng韵尾的韵母在儿化时丢失韵 尾后,韵腹变成鼻化元音,同时加 卷舌动作。 ɑnɡ[ɑŋ→ãr] 药方儿 inɡ[iŋ→i~ər] 水瓶儿
1、上声与上声的连读变调
(1)两个上声连读时 (2)三个上声连读时
(1)两个上声连读时
(1)两个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由 [214]变读为[35],近于阳平。例如: 美好 委婉 冷饮 老板 保险 理想 指导 水果 了解 所有 腐朽 本领 采访
(2)上声与非上声的连读变调
(1)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由[214]变读为 半上[211],例如: 导师 演出
➢ 跳蚤 底子 部分 面子 打听
➢ 柴火 热闹 影子 铺盖
➢ 1、朗读句子,读出轻声的词语。 A 我的任务是擦玻璃。 B 相声是一门艺术。 C 小姑娘的钥匙丢了。 D 我们在商量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E 这个问题不容易明白,麻烦你给我讲讲。 F 请你帮我打听一件事情。 G 在海边放风筝真有意思! H 赶紧换上干净衣服,我们去公园逛逛。
规律五
5、i、ü韵母后增加元音[ə]并卷舌。例如: ➢ i [i→iər] 小鸡儿 ➢ ü[y→yər] 小鱼儿 ➢ 这一类韵母还有in、un,它们丢失韵尾
n后,元音增加[ə]并卷舌。 ➢ in[in→iər] 送信儿 ➢ ün [yn→yər] 长裙儿
➢ 针鼻儿 做活儿 戏法儿 蒜瓣儿 火锅儿
➢ 阳平+阴平:时间
➢
台阶
➢ 阳平+上声:识谱
➢
传统
提出 难听 云梯 浮雕 描写 合理 儿女 留影
➢ 阳平+去声:实验 颜色 同志
➢
活动 环境 结构
➢ 上声+阴平:股东
➢
可惜
➢ 上声+阳平:草原
➢
散文
厂家 解剖 美德 法则
老翁 导师 此时 解答
➢ 上声+去声:晚会 主动 恼怒
➢口试Biblioteka 忍耐 讽刺➢ 去声+阴平:用心
➢
电灯
➢ 去声+阳平:洽谈
➢
问题
➢ 去声+上声:夜晚
➢
进取
召开 窃听 太阳 灭亡 跳舞 借口
内科 印刷 蕴藏 政权 大嫂 酗酒
➢第四单元 语流音变
主要内容
一 、轻声 二、儿化 三、连续变调 四、“啊”的变读
➢ (一)准确把握词语句的轻重格式 ➢ (二)双音词的轻重格式把握 ➢ 1、中重格的双音词 (占大多数) ➢ 2、重·次轻 ➢ 3、重·最轻(轻声词) ➢ 1)学会 发现 改进 扩大 约定 ➢ 2)出来 过来 回来 进来 上来 ➢ 3)东西 兄弟 衣裳 衣服 比方
➢ 手绢儿
➢ 雨点儿 刀背儿
加塞儿 小熊儿 口罩儿 牙签儿 老头儿 被窝儿 肚脐儿 邮戳儿 脖颈儿 门口儿
逗乐儿 半截儿 跳高儿 酒盅儿 大褂儿
别针儿 被窝儿 小瓮儿 扇面儿 小鞋儿
在这儿 刀刃儿 挨个儿 胡同儿
小瓮儿 灯泡儿 拐弯儿 做活儿 小偷儿 唱歌儿
三、连读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二)“一”、“不”的变调
形式二
2、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时, 轻声音节的调值是一个短促的半高 平调。例如:
➢上声+轻声[4]:伙计 奶奶 我的
➢
椅子 老爷 喜欢
➢ 利索 叶子 机灵 包涵 拳头 红火
收成 孩子 她们 嘟囔 首饰 傻子 家伙 意思 火候 媒人 客气 凉快
脑子 先生 困难 规矩 稳当 拍子 为了 状元
底子 馒头 扎实
➢ 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大致归纳为五条。
规律一
1、韵腹或韵尾是ɑ o e ê u的韵母,儿化 时原韵母增加卷舌动作(包括ao iao中 的o[u])。例如:
➢ ɑ [a→ar] ➢ o [o→or] ➢ u [u→ur] ➢ e [ɣ→ɣr]
打杂儿 碎末儿 水珠儿
打嗝儿
规律二
2、韵尾收i和n的韵母(in、un除外),儿 化时失落韵尾,原主要元音卷舌。例如:
轻声的类型
➢ 轻声实际有两种: 一种是有本调的,只是在某个地方读成 轻声,例如“头”。
另一种是无所谓本调,永远要读轻声的, 例如 “了” 。
形式一
1、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或 去声时,轻声音节的调值是一个短促的降 调。
➢ 阴平+轻声[2]:先生 桌子 ➢ 阳平+轻声[3]:学生 婆婆 ➢ 去声+轻声[1]:相声 弟弟
➢ 阳平:和平—平常—常年—年轮—
➢
轮流—流行
➢ 上声:选举—举手—手指—指导—
➢
导演—演讲
➢ 去声:大会——会议—议事——事变
➢
变动—动态
➢ (2)两字异调
➢ 阴平+阳平:新闻
➢
科学
➢ 阴平+上声:清早
➢
根本
青年 丘陵 山水 生产
非常 方言 开始 花草
➢ 阴平+去声:沙漠 车站 当代
➢
开阔 阶段 生命
二、儿化
(一)儿化的性质 (二)儿化的作用 (三)儿化韵的读音规律
儿化
➢ “儿”也可以只做词尾,与前面音节 相连发生音变,不表示什么具体的意 义,例如:“门儿”“弯儿”的 “儿”。
➢ “儿”音节与前面的音节相连,使前 面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并 改变了韵母原有的音色,这种语音变 化叫“儿化”。
儿化韵的书写
➢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用拼音字母拼写儿 化韵母,只在原韵母后面加一个r来表示。
➢ 儿化后的音节虽然读音只是一个音节, 但是在书写上一般要用两个汉字。
➢ 花儿huar 鸟儿niaor
小猫儿xiaomaor 心眼儿xinyanr
(三)儿化韵的读音规律
➢ 普通话里除了e和er外,其余的韵母都 可以儿化。
第三单元 声调
➢ 声调训练
➢ 1、按照横排或者竖排顺序读准下列音 节的声调:
➢ (1) mā bā dā tī pō gē
➢
má bá dá tí pó gé
➢
mă bă dă tĭ pŏ gĕ
➢
mà bà dà tì pò gè
➢ 2、(1)两字同调
➢ 阴平:高音——音箱—箱中—中心—
➢
心声—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