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系统设计
(三)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常,当特定的信息读写器通过带有电子标 签的物品时,读写器激活标签,并向读写器及信息处理系统传送标统是由读写器、RFID 电子标 签及信息处理系统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根据需求承担相应的信息处理及控制工 作。由于每个 RFID 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如果它的数据格式有很多是互 不兼容的,在闭环情况下,对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
2
江西理工大学 2013 级自动化专业项目驱动设计报告
第 2 章 智能农业概述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生长与自然界的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其中包括 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条件、CO2 浓度、水分及其他 养分等等。传统农业作业过程中,对这些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参数进行管理,主要 依靠人的感知能力,存在着极大的不准确性,农业生产也就成为一种粗放式管理, 达不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城镇化改革的进行,在 农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传统农 业无法进一步的发展,也逐渐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传统农业的要求在不 断提高,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将得到广泛推广,智能农业随之产生。所谓的智 能农业,指的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智能农业系统 覆盖了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参数的采集,到利用知识推理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参 数分析,最终通过农业专家系统指导农业生产的整个生产管理链。智能农业主要 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等。
1
江西理工大学 2013 级自动化专业项目驱动设计报告
(四)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是通过传感器的网络通信技术来提供传送 通道的。目前,物联网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现有网络上进行增强,适应物联网业 务需求。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广域网络通信技术及近距离通信技术。在 广域网络通信上,卫星通信技术、2G/3G 移动通信技术等实现了信息的远程传输, 可以为每个传感器分配 IP 地址创造可能性,也可以为传感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 基础网络条件。在近距离通信方面,802.15.4 规范是 IEEE 制定的用于低速近距 离通信的媒体介入控制层和物理层规范,以 IEEE802.15.4 为代表的近距离通信 技术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工作在工业科学医疗频段,免许可证的 2.4GhzISM 频段 全世界均可使用。
(二)传感网技术。大规模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传感器及其智能处理技术的 结合便是传感网技术。由于是一种检测装置,传感器能够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 并能将检测到的信息,按一定变换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以满足信息的存储、传输、显示、记录、处理等要求。实现自动控制与自动检测 的首要环节是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新型技 术的低能耗、小型化、可移动、低成本有点可以满足物联网的“物-物”相联需 要,无线传感网能够在满足上述需要的前提下,提供具有自动修复功能和自动组 网的网状网络,使无线网络具有初步的智慧功能。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全 球已进入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应解决的是如何获取准确可信 的信息的问题,而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传感器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是由于 传感器是获取生产和自然领域中信息的手段和主要途径。
关键词:农业系统;物联网;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2 第 1 章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景........................................ 1
1.1 研究现状..................................................................................... 1 1.2 发展趋势..................................................................................... 2 第 2 章 智能农业概述............................................................................. 3 第 3 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4 第 4 章 系统的组成................................................................................. 5 第 5 章 系统的开发平台设计.................................................................6 5.1 无线传输协议选择..................................................................... 6 5.2 硬件节点平台............................................................................. 6 5.3 系统的软件设计......................................................................... 7 第 6 章 系统调试..................................................................................... 8 第 7 章 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1
江西理工大学 2013 级自动化专业项目驱动设计报告
第 1 章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景
1.1 研究现状
M2M 技术、传感网技术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 关键技术。
(一)M2M 技术。M2M 技术通过实现机器与机器、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 通信,与操作者共享了使机器设备、应用处理过程与后天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 M2M 技术提供了传输数据的优良手段,使设备能够实时地在系统之间、远程设备 之间、或个人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成为可能。
课程设计报告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学 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题 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化 131 班 学 号:2420132905 学生姓名:吴亚敏 指导老师:韩树人 时 间:2016 年 4 月 30 日
摘要
由于现代农业管理中农田的种植范围大、监控点设置多、布线复杂等,为此 我们基于物联网技术对于当前的农业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开发了基于物联网 技术的职能农业系统,并能够实现对管理区域内的农作物的土壤、环境、灾情预 报、灌溉控制、温度控制在内的多项职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
4
江西理工大学 2013 级自动化专业项目驱动设计报告
第 4 章 系统的组成
我们结合系统的需求分析将系统的组成分成了具体的四个层次,分别为: (1)感应平台设计,主要负责管辖区域内农田环境参数的监督和反馈,实 时的检测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的参数控制,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传输出来。 (2)网络传输,即按照网络传输的协议使用 LAN、WAN、PAN 等网络标准。 (3)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农田现状界面、灌溉远程控制、农田水 利管理等。 (4)应用平台,能够从电脑机房根据气象预测等,实现远程控制,全面的 提高农业管理的智能化。
5.2 硬件节点平台
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硬件节点也是开发平台设计的重要过 程,一般来说一个传感器硬件节点包含了电源、传感器、处理器和无线接收几个 重要的功能元件。这些硬件节点的平台设计,最基本的条件是能够支持 ZigBee 短距离通信网络,并且本身携带一定的处理功能,具有一定的储存能力,能够实 现基本的网络节点中的功能需求。
1.2 发展趋势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首先,物联网 的应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其次,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相关行 业的发展,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提供动力;还有,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大大方 便我们的生活。在物联网的世界里,每个物体都具有了一定的智能,可以自动完 成一些以往需要人类干预才能完成的事情。物联网虽好,但是要建立一个真正高 效实用的物联网,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首先是规模性,就是说接入网络的物体 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只有具备了规模,智能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例如,某 个城市的道路上有上百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把其中的一万辆汽车接入到网络中, 就不能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有全面的了解,也不可能建立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其次 是流动性,物体通常处在运动中,要能保证物体在运动状态,甚至是高速运动状 态下都能随时进行数据的交换,这就需要建立配套的信息高速公路,尤其是大容 量移动互联通道。
6
江西理工大学 2013 级自动化专业项目驱动设计报告
第 3 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第一步,本系统的系统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环境检测系统,即该系统必须能够完成对于管理区域内农田的环境参 数进行监督和反馈,其中包括了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 并且能够实现对农田现场的监控,保证农作物的安全,并能够实现对智能设备的 远程操控。 (2)智能报警和远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于农作物生长环境异常数据的 报警功能,及时地通知农田管理人员,并可以适当的调节设定值。 (3)历史数据分析,这也是职能农业最大的特点,能够实现过去一年或者 几年内数据分析,从而改善农业生产的技术,实现丰产高产。 (4)电脑客户端管理,即能够通过直观形象的操作界面,实现能够从电脑 端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