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方案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方案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陈家镇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省、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整村推进、连片整治、集中资金投入一批、见效一批、分批分片滚动推进的原则,陈家镇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开展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

2011年,首先对小刘家村、王家村、青沙村3个村的环境进行连片整治。

为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现结合陈家镇及上述3个村的客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陈家镇概况
盘山县陈家乡位于盘山县东北部。

地理位置为北伟41度,东经122度,地处辽河下游右岸。

东与台安县接壤,西与太平镇毗邻,南界吴家乡和双台子区,北境高升镇和大荒农场。

沈盘公路贯穿南北,北距京沈高速公路不足10公里,南与盘锦火车站仅距2公里。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陈家镇地处辽西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海拔3-5米,多水无山,有八一水库一座,耕地面积8万亩,常年有水面积10万亩,其中水田7.5万亩、坑塘2万亩。

境内土质肥沃,适于粮食、树木、水草生长,主要粮食品种是水稻。

陈家镇辖区内有9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

区域总面积为 87.5 平方公里,全镇居民 2863户,共计154200人;耕地面积80000亩,其中水田75000亩,旱田5000亩; 2010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完
成5.76亿元,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08亿元,二产业增加值4.03亿元,三产业增加值0.66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9509元,
二、陈家镇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陈家镇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经过近四年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但从整治的内涵和范围来说,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存在着整治内容较单一、整治范围较窄小、整治标准不够高、农民群众受益面不够大、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环境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目前连片整治村环境问题
目前连片整治村环境问题主要是污水、垃圾和畜禽粪便不能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有效的规划调控,功能布局不合理,功能和配套不完善,生态环境质量趋于恶化,景观差的情况普遍存在。

基础设施薄弱,没有排泄畅通的污水输送管道,缺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村屯垃圾成堆,臭水横溢;农户分散养殖畜禽较多,产生大量畜禽粪便,乱排滥堆,恶臭气味难闻,孳生蚊蝇,传播病菌。

而且粪尿随代表径流渗入地下使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人居环境恶化。

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确保镇容村貌的有效措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
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措施,务必抓出成效。

2、主要成因
(1)没有畅通的排水槽等设施,污水排泄不畅,没有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

(2)垃圾胡乱堆放,不能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垃圾已经没有填埋地点。

(3)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没有合理有效地收集、循环利用,既影响环境、地下水和辽河水质,又浪费资源。

三、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办法
陈家镇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是通过对污水进行氧化塘处理和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畜禽粪便通过混拌麦麸,接种特种菌剂发酵,制成有机肥,既可以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净化生存空间,保护地下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四、示范工作预期目标
将污水经边沟输送到氧化塘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65%;将垃圾分类收集,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通过垃圾运输车运到市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回收利用率≥90%,通过畜禽粪便发酵,制成有机肥,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5,节约了土地资源,剩余物循环利用,地下水得到保护,从而降低环境污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

五、时间安排与资金投入
1、时间安排
项目建设时间为2011年4月至12月。

(1)2011年4月-8月:修边沟、铺设“U”型水泥排水槽,修建入户桥;修防渗粪便暂放池
(2)2011年8月-11月:建设污水氧化塘;太阳能发酵房
(3)2011年11月-12月:购买分类垃圾箱,建设灰仓;
(4)2011年11月-12月:建设垃圾中转站;
(5)2011年12月:购买垃圾运输车、智能翻倒机、粪便清运车,项目竣工投入运营。

2、资金投入
(1)边沟建设
3个村6个自然屯新修边沟31000米,施工价格为0.013万元/米,小计403万元。

(2)氧化塘建设
建设污水氧化塘3个,5400立方米,施工价格为0.011万元/立方米,小计59.4万元。

(3)购买垃圾箱
购买垃圾箱4902个,单价为0.005万元/个,小计24.51万元。

(4)灰仓建设
建设灰仓817个,施工价格为0.1万元/个,小计81.7万元。

(5)垃圾中转站建设
建设垃圾中转站3个,每个需资金10万元,共30万元。

(6)购买垃圾运输车
垃圾运输车3辆,每辆5万元,小计15万元。

(7)防渗粪便暂放池建设
建设防渗粪便暂放池3座,施工价格为9.1万元/座,小计27.3万元。

(8)太阳能发酵房建设
建设太阳能发酵房3座,施工价格为50万元/座,共150万元。

(9)购买阳光板
3000平方米,0.019万元/平方米,共57万元
(10)购买智能翻倒机
智能翻倒机3辆,每辆15万元,共45万元。

(11)购买粪便清运车
粪便清运车3辆,每辆6万元,共18万元。

各项合计910.91万元。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测算依据
(1)设备及材料价格依据
主要设备价格为厂家项目单位询价价格;材料价格执行《2003年第四季度建设工程材料指导价格》,并参考《工程建设全国机电设备价格汇编》,依据市场价格估算。

(2)土建定额依据
土建工程根据《辽宁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并参考辽宁地区类
似工程造价指标及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3)其它费用估算
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估算。

2、总投资估算
陈家镇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总投资910.91万元。

3、资金筹措
示范项目投资910.91万元,拟申请省级以上财政资金844.91万元,市级财政资金3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6万元。

七、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为确保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陈家镇成立了由镇长挂帅、镇政府主管领导、相关部门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元彪
副组长:田志文、蒲连友、田景元
成员:余成良、李长友、张鸣青
2、监督检查
聘请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建成后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

3、资金保障
为保证示范项目建设正常进行,陈家镇把示范项目资金投入列入年度预算,并将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确保示范工程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合理使用。

4、群众参与
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环境连片整治的目的和意义,增强环保意识,并使之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同时,对部分群众进行技术培训,以确保示范工作高质量建成,使其成为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

5、科技支撑
依托相关科研机构和工程施工单位,为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确保工程质量。

6、设施运行
(1)垃圾车辆维修、用油、人员工资由村里负担;
(2)边沟清淤、维修费用由村里酬工酬劳。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