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
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
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
友才分别。
《木兰诗》翻译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
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惦记什么?木
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
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
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
我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
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
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
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
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
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
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
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
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
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接
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
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
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
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
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
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
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
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
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
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
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
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
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河中石兽》翻译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
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
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
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
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
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里,越
沉越深罢了。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认
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
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
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
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
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
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
像这样再冲刷,石头
又会再次转动。
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
游去了。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
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
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
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
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