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进取不断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在共青团xxx中第XX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二00八年十月十三日)Xxx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代表们:大家好!首先,向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校第十八次团代会的各位领导和兄弟学校团委书记,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蚌埠X中第十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共青团蚌埠三中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全团开展“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活动”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是全校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大会的主题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进取,不断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过去三年工作回顾自2005年蚌埠三中第十七次团代会以来的三年,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三年,是广大团员青年争创业绩、勇开新风的三年,是团的工作与我校建设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的三年。
我校团委在校党总支和上级团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与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广大青年发展需求相结合,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实效的活动,并逐步形成了团工作的自身特色。
团的各项任务都得到了全面落实,实现了我校团工作的新发展,连续多年被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团委”、蚌埠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确定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使我校共青团工作实现了新发展、新超越。
一、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团员青年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团委在对团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校训“友爱、勤奋、求是、创新”为主要内容,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宣扬“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践行公民道德建设规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
初步形成了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爱国主义鼓舞人、以仪式教育提高人、以特色活动培养人、以先进榜样激励人的教育模式。
通过团组织的努力作为,一方面推进了思想建设的发展,同时也赢得了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从而赢得了团组织应有的地位。
(一)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增强共青团员意识等武装青年,构筑青年一代的精神支柱。
思想素质的提高,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关键。
我校团委主要通过中学生团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开展活动,通过开展讨论会和小型知识竞赛等形式学习团的知识。
发动学生开展“青少年远离毒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消防安全教育、“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普法教育等系列活动。
明确了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二)以爱国主义鼓舞人,坚持用有形载体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素质。
我校坚持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旋律”来鼓舞青少年。
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把国旗下的讲话作为德育教育的阵地之一。
另外,结合一些重大节日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学雷锋”、纪念“五·四”、“迎国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活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开展了爱国专题黑板报、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注重把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并赋予时代特色。
(三)以仪式教育提高人,坚持规范开展仪式教育,把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中。
将“入团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超龄团员退团仪式、“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活动,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有效的促进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想素质的提升。
(四)以先进榜样激励人,坚持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早日成才。
校团委响应上级团组织和党总支的号召,先后开展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先进团支部”、“运动会感动人物”的评选。
三年来,有近百名团员青年获得省、市表彰。
上届学生会主席顾康安琪同学荣获“第三届全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并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
为广大团员树立了榜样,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注重团干部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充分发挥团的自身功能,抓好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教育青年、引导青年,以服务于学生、学校、社会为宗旨,树立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的工作思路。
(一)认真抓好团支部和团总支的组织建设。
指导各班成立了团支部和各年级团总支。
定期召开团支部书记会议,指导团干部开展工作,教育团干部增强团员意识,使团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地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团的工作的开展。
(二)团干部素质是团的工作开展先决条件,所以我们一直注重对团干部的培训,利用团支书例会时间,组织团干部进行“增强团员意识”教育,要求活动见计划、学习有心得。
坚持每周四下午三节课后的团员活动,通过组织活动,进一步加深团员之间的感情、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提高对团组织的认识,增进对团的感情,加强作为一名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史命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认真抓好团员发展与表彰工作。
发展团员做到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通过推选、培训、考试、谈心、考察、班主任提供参考意见、团支部和团委审定等程序对全校入团积极分子进行系统教育和审核。
三年来,经过团校培训,先后发展了700多名同学入团。
(四)抓好“推优工作”,推荐优秀团员做为党的发展对象。
三年来,我校团委向先后党组织推荐十余名教工团员,其中朱东、李季等7名教工团员已发展为中共党员。
(五)加强团委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
1、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中,配合政教处对校园卫生,秩序,晨检、食堂餐检、公物检查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培养他们“来源于同学,服务于同学”的意识。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校园篮球赛、地画大赛、书法比赛、摄影大赛、“浪潮”征文比赛、“我学习我快乐”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又联络了感情,锻炼了能力。
三、以活动为载体,活跃团的工作。
根据青少年特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组织有实效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在活动中,受教育、起作用,做贡献、长才干。
(一)2005年9月,学校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在全校团员中开展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在活动中,营造气氛、大力宣传,组织动员大会,制做展板和大幅标语,宣传团的基本知识和“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安排和内容等。
每班支部下发了学习材料,要求每位团员做学习笔记,并组织开展团干部学习讨论会。
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模范意识,增进广大青年团员的责任感,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切实增强团员青年的团员意识,提高认识水平,能自觉地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二)积极与社区联系,形成和谐共建关系。
在3月学雷锋活动中,团委组织团员将环保活动带出校园,走向社区,在解放街道汽车八队进行环保系列活动,清扫街道、清理小广告、回收废旧电池、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受到居民好评,促进了社区与学校的和谐共建。
(三)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发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阵地宣传作用;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团课评比、手抄报、征文比赛等形式在全校各团支部中举行了“践行‘八荣八耻’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在同学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八荣八耻”真正“入眼、入脑、入耳、入心”。
(四)大力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团员创新能力。
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就中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创办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先后建立了学生记者站、广播站、舞蹈队、计算机兴趣小组等多种社团,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五)“爱心助学”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
校团委积极与社会一些企事业单位联系,资助我校家庭贫困学生,使他们不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或影响学习和健康发展。
每年从社会募集善款和慰问品近两万元。
同时,我校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每学期以奖学金的形式发放给贫困学生。
解决了贫困学子的实际困难。
我校学生在得到社会的帮助后,也以实际行动回报了国家和人民。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非常时期,我校青年学生向地震灾区捐款64737.3元。
这是爱心引起的连锁反应,它将使爱心的接力棒永不停息地传递下去。
(六)为营造书香校园,掀起我校师生的读书热情,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升教师素质,校团委牵头组织教工团员成立核心小组,带动全校师生创建“读书沙龙”。
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进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积极做好学校宣传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抓住高中生特点,发挥广播站,文学社,宣传栏、板报的舆论阵地作用。
对于校内外发生的最新动态,努力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板报是每个班最直观最传统宣传形式,团委定期组织各班出主题板报,如“新春畅想”、“一二九——勿忘国耻”、“走进科技”、“园丁礼赞”、“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等。
广播站工作每日安排不同类型的内容,如体育沙龙、异域风情、英语之角、时事新闻、祝福快递、名曲欣赏等。
五、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扎实,成果显著。
在“安徽省2006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项目《锯齿形修“封口模具”套》、《五河野生大豆杂交实验》、《无动力上进气、下排气式家用节能煤炉》获省二等奖;《多功能气路控制阀》获省三等奖;2006年全国“第五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大赛”中,我校项目《多功能自行车》获银奖,《校园水冲式公厕节水箱》获铜奖;“安徽省2006年青少年科技论坛”中,我校项目《运用物理方法查找河堤库坝蚁巢》获第一名。
2007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科技项目《磁动力无线胶囊式微型胃肠机器人》、《利用物理方法查找河堤库坝蚁巢》、《利用水的附着力去除水中沙石》荣获全省二等奖,《电缆及断点无损检测》获三等奖,《不同摘薹高度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荣获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2008年我校项目《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的生物抗褐变作用的研究》获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