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系统 PPT
(4)从排水系统的管理上看: • 合流制管道系统在晴天时只是部分流,流速较 低,容易 产生沉淀,据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 暴雨水流冲走,这样以来合流制管道系统的维护管 理费用可以降低,但是,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较 大,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
• 分流制管道系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 生沉淀,同时,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也易于控制。
➢ 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线多,但卫生条件好,有利于环 境保护,虽然初降雨水对水体有污染,但它比较灵活, 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镇卫 生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得到推荐应用,而且也是城 镇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初期投资少,有利于城镇建 设的分期发展,在新建城镇和小区可考虑采用这种体 制;半分流制卫生情况比较好,但管渠数量多,建造 费用高,一般仅在地面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如某些工 厂区等)采用。
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根据污水汇集后的处置方式不同,又可把合
流制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直排式合流制: 管道系统的布置就近坡
向水体,分若干排出口,混合 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我国许多老城市的旧城区大多 采用的是这种排水体制。
特点:对水体污染严重,系统简单。 这种直排式合流制系统目前不宜采用。
(2)分质给水系统:因用户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 或两个以上系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可分为生活给水管网和生产给水管网等。 可以从同一水源取水,在同一水厂中经过不同的 工艺和流程处理后,由彼此独立的水泵、输水管和管 网,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各类用户。
3 2 1
6
4
5
1
3
2
4 6
5
分质给水系统
采用此种系统,可使城市水厂规模缩小,特别是可 以节约大量药剂费用和动力费用,但管道和设备增多, 管理较复杂。
污水和雨水两条管线有困难的地区,也可考虑采用 合流制。
涡轮流量计的组成
涡轮流量计通常由涡轮流量变送器(1)和显示仪表 (2)(指示积算仪)组成。
2
(二次仪表) 指示积算仪
1
涡轮流量
Q
传感器
Q
(一次仪表)
4.2.2 火灾参数的监测方法
火灾
能量转换
燃烧产生物(悬浮物)
热对流
热辐射
气体
烟雾
感温探测 火焰探测 燃气探测 离子感烟 光电感烟
水
塔
配
水
二级泵站 输水管1 输水管2
管
网
QIImax
Qh
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1.4.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
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 (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
2
1
3 1
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同一管网按相同的压力供应生活、
生产、消防各类用水。 系统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 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水量比例小,地形平坦的地区。 按水源数目不同可为单水源给水系统和多水源给水系统。
上 游 合 流 管 截 流 管溢 流 堰
适用于对老城市的旧合流制 的改造
溢 流 管
(3)完全合流制
是将污水和雨水合流于一条管渠,全部送往污
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特点: 卫生条件较好,
在街道下,管道综
合也比较方便,
污 水 厂
但工程量较大,初期
投资大,污水厂的运行
管理不便。
采用者不多。
2.分流制
所谓分流制是指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生 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 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雨水的排除方式不同,分流制又分为下列两种 情况:
3.按输水方式分类
(1)重力输水:水源处地势较高,清水池中的水依 靠重力 进入管网系统,无动力消 耗,教经济。
(2)压力输水:依靠泵站加压输水。
1.4.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 排水系统的体制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废水
的方式,简称排水体制(制度)。 它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式。
1.合流制 所谓合流制是指用同一种管渠收集和输送生活
主 干 管溢 流 井 污 水 厂
初降雨水 后续雨水
雨水跳跃井 污水厂
排入水体或再 利用
雨水排水系统
排入水体
特点:可以更好地保护水 环境,但工程费用较大, 目前使用不多。适用于 污染较严重地区。
混合制
1 1
既有分流制,又有合流 制,这种体制可称为混 合制。
4
剖 面 3
1 2
3.排水体制的选择
(1)从城市规划方面看: • 合流制仅有一条管渠系统,对地下建筑相互间的矛盾较
给排水管道系统
1.2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1.2.1.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 1.取水构筑物和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主要取决于一级泵站和水厂的工作情况,通常是连续均匀 地工作. 原因是:
1) 流量稳定,有利于水处理构筑物运行和管理,保证出 水水质,使水厂运行管理简单;
2) 从造价方面,构筑物尺寸、设备容量降低,降低工程造 价。
QI
Qd
T
式中 α——水厂自用水系数,一般α=1.05~1.1;
T——每天工作小时数。
Qd——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输配水管网的设计流量
(1)二级泵站的工作情况(与管网中是否设置流量调节设
施有关) 1)管网中无流量调节设施 ●任何时刻供水量等于用水量; ●为使水泵高效工作使用大小搭配的多台水泵来适应用水量
水量用水量; ● 二级泵站的工作是按照设计供水曲线进行,设计供水曲线
是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拟定的,拟定时注意:
•供水曲线尽量接近于用水曲线,且分级数不宜超过三级; 有利于选泵及水泵的合理搭配,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Q二泵=QⅡmax
2)设计流量的确定 1)管网中无流量调节设施
输水管
配
水
二级泵站
管
网
Qh
的变化;
●泵站管理,可根据管网的压力来切换水泵 Q二泵=Qh
占 最 高 日 用 水 量 的 百 分 比
6 5 4 3 2
2.78%
1
5% 4.17%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时供水量可以不等于用水量,但24h总供水量等于总用
(2)截流式合流制 :
这种系统是在沿河 的岸边铺设一条截流干 管,同时在截流干管上 设置溢流井,并在下游 设置污水处理厂。
溢流井 截流管
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 时污水
污水处理厂
排入水体或再 利用
当混合污水的流量>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 部分混合 溢 污 流 水 井 水体
特点:比直排式有了较大的改 进,但在雨天时,仍有部 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而直 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 源而使水体遭受污染。
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水量比例大,水质要求不 高的地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3)分压给水系统
« 因用户对水压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系 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 符合用户水质要求的水,由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扬程 的水泵分别通过高压、低压输水管和管网送往不同用户。 « 采用此种系统,可减少高压管道和设备用量,节省 供水能量费用。但需要增加低压管道和设备,管理较为 复杂。 « 适用在地形高差较大或对水压要求较大的地区。
(3)从投资方面看:
分流制比合流制高。合流制只敷设一条管渠,其管渠断面 尺寸与分流制的雨水管渠相差不大,管道总投资较分流制 低20%~40%,但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 价要高。由于管道工程的投资占给排水工程总投资的 70%~80%,所以总的投资分流制比合流制高。
如果是初建的城镇和小区,初期投资受到限制时,可以考 虑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先建污水管道而后建雨水管道系 统,以节省初期投资,有利于城镇发展,且工期短,见 效快,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逐步建设雨水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和工业企业规划、当 地降雨情况和排放标准、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情 况、地形和水体等条件,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全面规 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 考虑而定。
➢ 新建的城镇和小区宜采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 老城镇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 在干旱少雨地区;或街道较窄地下设施较多而修建
小,占地少,施工方便。分流制管线多,对地下建筑的 竖向规划矛盾较大。
(2)从环境保护方面看:
➢ 直排式合流制不符合卫生要求,新建的城镇和小 区已不再采用;
➢ 完全合流制排水系统卫生条件较好,但工程量大, 初期投资大,污水厂的运行管理不便,特别是在 我国经济实力还不雄厚的城镇和地区,更是无法 采用;
➢ 在老城市的改造中,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充分利用原 有的排水设施,与直排式相比,减小了对环境的危害, 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入水体。
污 水 厂
入水体;雨水沿道路边沟,地面明渠和小河,然后进入较 大的水体。
如城镇的地势适宜,不易积水时,或初建城镇和小区可采 用不完全分流制,先解决污水的排放问题,待城镇进一步发展 后,再建雨水排水系统,完成完全分流制的排水系统。这样可 以节省初期投资,有利于城镇的逐步发展。
(3)半分流制:
既有污水排 水系统,又有雨 水排水系统。
(1)完全分流制 既有污水管道系统,又有雨水管渠系统
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雨水
污水排水系统 污水厂
排入水体或再 利用
雨水排水系统
排入水体
特点:比较符合环境保 护的要求,但对 城市管渠的一次 性投资较大。
适用于新建城市。
污 水 厂
(2)不完全分流制
这种体制只有污水排水系 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 各种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 至污水厂,经过处理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