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竖井施工方案

竖井施工方案

竖井开挖接近平导顶面时,由测量人员复测竖井
中心位置并检查井底开挖面的中心,分段开挖护壁
至井底,全护壁至井底,定出连通道的中心,在竖井
向平导连接方向放样出连通道的开挖轮廓线采用上
下台阶法进行开挖,并按0.5m的间距增设四榀工字
钢钢架做为临时支撑,开挖进尺为0.5m,台阶长度为
3-5m,下台阶紧跟落底,拱架接长及时形成封闭环。
通风竖井,竖井通过横通道与二号平导相连,通风竖井井址处位于毛粟寨
山坡处,井口位置为水田,处于枫香树正断层影响带内,地表覆盖约3m厚
的粉质黏土,下伏5m的钙质粉砂岩、泥质灰岩夹页岩,井身薄层状灰岩夹
薄层泥质灰岩. 地表植被不甚发育。
名称
竖井工程数量表
单位
数量
场坪土方开挖
m3
900
锁口开挖
m3
140
井身开挖
竖井施工方案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站前工程贵阳至贺 州段
GGTJ-2标第三项目部
三都隧道(DK132+975)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编 制: 复 核: 批 准: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贵广铁路工程指挥部 GGTJ-2标第三项目部 二оо九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设计概况 四、竖井口平面布置图 五、竖井施工工艺流程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五、竖井施工工艺流程
竖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所示。 井身护壁施工
锁口开挖
井身开挖准备工作 井口回填
锁口支护
锁口衬砌施工
锁口回填
井身开挖
井口盖板施工
井身衬砌
施工准备
两个 循环
护壁后及时进行衬砌 竖井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1施工准备 6.1.1、开工前先由测量人员定出竖井中心位置,根据测定的中心位
④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a装药结构
周边眼用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岩石很软时采用导爆索。掏槽眼和 辅助眼采用连续装药,反向起爆。
b 堵塞方式 所有装药炮眼用炮泥堵塞,周边眼堵塞长度不小于30cm。 C 爆破防护 井口覆盖采用单层钢筋网片,上压30~50cm(二层)沙包,沙包摆 放紧密、无空隙。
7、竖井与平导连通段开挖
置就近选定一块地作为竖井的施工场地。 6.1.2、根据确定的竖井施工场地对场地进行平整并修建施工便道
至竖井井口处。 6.2场坪开挖 6.2.1、根据放样的竖井中心线,依据设计图要求放样出直径为
16.6m的竖井场坪净空线,场地不足处采用圬工挡护,确保竖井施工安全, 根据地势高差按照1:1.25坡率放样出场坪边坡线。
匀分布。
c 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的炸药,本工程采用乳化炸药。塑
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d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一般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起爆,以减小起爆
时差。
②钻爆参数选择
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试验时参照下表“光面爆破参数
表”。
光面爆破参数表
岩石种类
周边眼 间距 E(cm)
周边眼 最小抵抗线
W(cm)
6.5.5混凝土采用表面洒水自然养护,其中脱模时间不少于3天。 6.6井身开挖及护壁施工 6.6.1、井身开挖 (1)竖井井身开挖前在井口设置龙门架3T的小型电动葫芦作为提升设 备,采用钢板及型钢自制容量小于1m3的装碴筒装碴。 (2)主要采用人工开挖、石方根据岩层情况可以采用人工风镐凿挖的 采用风镐凿挖,如遇硬岩采用爆破(光面或松动爆破)开挖,循环进尺 1m,每天不少于2个循环。 (3)土方采用龙门架电动葫芦配装碴筒将土方吊运至井口,手推车 推至指定的堆碴点进行堆放,利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的弃土 场进行堆放。
(3)护壁砼浇筑采用自拌砼,利用电动葫芦机下放串筒进行浇筑,捣 固利用直径30mm插入式捣固棒进行捣固。
(4)护壁砼在常温下24小时后即可拆模,继续开挖下一段井身.
竖井开挖护壁施工示意图
6.6.3壁座施工
壁座开挖与井身开挖相同,采用人工手持风镐进
行开挖,开挖壁座应整体一次开挖浇筑成型。
6.6.4钻爆设计
①设计原则
采用光面或松动爆破,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
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器材等条件进行爆破设计。
a 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
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
眼加深10cm。
b 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
水压稳定在比风压大0.1MPa
喷射砼施工工艺示意图 ②施工要点 a、喷射砼混合料配合比:由试验室根据含水率计算出施工配合比, 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取样试验及时调整。水泥与砂石重量比宜取1:4~ 1:4.5,砂率宜取45%~55%,速凝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b、喷射机安装调试好后,先注水再通风,清通风筒及管路,同时再 用高压水(风)清洗(吹)受喷表面。 c、连续上料,保持机筒内料满,在料斗上口设一12mm筛网,避免超 径骨料进入机内。 d、喷射时先注水(注意喷嘴要朝下,避免水流入管内),后送风, 然后上料。根据受喷面和喷出的砼的情况,调整注水量,以喷后易粘 着,回弹小和表面湿润光泽为度。 e、喷射应分段、分片进行。自下部起水平方向旋转移动往返一次喷 射,然后上移。喷射前个别受喷面凹洼处找平。 f、喷嘴口至受喷面以0.6~1.2m为宜。喷射料束以垂直受喷面为最 好。风压和喂料量,根据喷射部位、机型等条件进行调整。一般工作风 压0.16~0.22Mpa,喂料量3~4m3/h。 6.5锁口圈砼施工 6.5.1锁口初期支护完成后及时施工锁口圈砼, 锁口圈砼及提升机基 础采用整体浇筑; 6.5.2 锁口圈C20混凝土采用砼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串 筒下发,2cm厚胶合木模板模筑。 6.5.3 锁口圈砼及提升机基础整体一次灌注,分层浇捣,每层高度 不超过0.6m,插入式捣固棒振捣密实。 6.5.4锁口圈砼应高出地面30cm,以防止地表水进入井孔内。
m3
锁口初支C20混凝土
m3
护壁C20混凝土
m3
模筑衬砌C20混凝土
m3
507.9 7.52 119.7 229.2
四、竖井口平面布置图
竖井口平面布置图
图中所有房子均由砖砌,钢管架设支梁,彩刚瓦顶,施工和管理人 员在项目部居住。所有钢制品及砼在横洞口钢加工厂和拌和站预拌。故 竖井口不设材料堆放场、砼搅拌设备及钢加工设备。竖井口所建临时用 房考虑正洞施工时安置空压机用。
竖井结构施工图 竖井平面示意图
9、井口施工 开挖、衬砌施工完后,直接立模浇筑井口围墙,井口围墙内模利用衬 砌模板立模,外侧采用木模板拼装成型,利用砼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砼罐 车运至工地进行浇筑,插入捣固器振捣密实,井口盖板采用现场预制吊 装,待井口围墙及盖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利用机械对井口进
拱脚应落在基岩上,必要时在拱部钢架处设置3m长
的锁脚锚杆3-5根。
8、竖井衬砌施工 竖井每次护壁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井身二次衬砌,竖井井身段衬砌 由上向下分节施工,节间长度为2m,模板的加固采用在已浇筑好的护壁上 预埋钢筋或钢板,焊接支撑梁作为模板的底支撑的方式进行施工衬砌采 用定型钢模板拼装,采用Ф42mm钢管搭设模板支撑架,钢管支撑架的间 距为50-70cm,浇筑分节长度为2m,衬砌砼由洞外自动计量拌合站生产, 罐车运至井口,利用串筒进投料孔下料,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砼强度 达到2.5MPa后方可拆除模板。拆模完成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 不少于14天,具体见竖井衬砌砼浇筑图。
6.4锁口初期支护 6.4.1开挖后采用人工按设计要求对四周进行修整成形。 6.4.2 如开挖面土质较为软弱或侧壁土体有受渗水不稳定或不能保 证在下步钢筋砼施工时稳定的现象,锁口台阶侧壁砌筑砖墙,随修边随 砌筑随进行砖墙后面空隙回填。 6.4.3及时铺设间距为20×20cm的ф8钢筋网,钢筋网片在地面采用点 焊加工成形,安装固定于定位钢筋上,定位钢筋采用ф20钢筋,要求定 位钢筋土层深入不小于100cm,基岩深入不小于30cm,相邻钢筋网片搭接 长度不小于200mm。 6.4.4喷射混凝土施工:
1、施工准备 2、场坪开挖 3、锁口开挖 4、锁口初期支护 5、锁口圈砼施工 6、井身开挖及护壁施工 7、竖井与平导连通段开挖 8、竖井衬砌施工 9、井口施工 七、施工计划安排 八、竖井材料计划表 十、劳动力配备 十一、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安全保证措施: 2、质量保证措施
十二、进度保证措施
十三、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文明施工措施
(4)每开挖1m应及时施工护壁,当井壁层稳定性差 时,应缩短护壁分节高度,采用0.5m每节,必要时应 对护壁钢筋进行加密和加厚护壁,以确保施工安 全。
(5) 潜水泵或抽水机、排水管配合机械式排水; 施工时在开挖面挖集水坑, 用潜水泵把水抽至井口 顺水沟排出洞外沉淀池池,经处理后排至指定地 点。
(6)当竖井开挖大于15m时应在井口设置鼓风机, 利用软风管向井内供风。
行回填,回填应分层摊铺碾压密实。 七、施工计划安排
(7)随竖井开挖观察并描绘周边围岩状况,随时 分析岩层的稳定性,画地质柱状图,保证施工安 全。
6.6.2、护壁施工
(1)护壁施工前由测量组将钢筋、模板进行定位,定位采用竖井十字 线垂球进行放样,放样过程中使用0.5kg垂球进行竖井中心传递,为了保 证垂球的稳定性,垂球要侵入井底下方油桶内,油桶大小根据现场情况 选用。护壁钢筋按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采用在加工场加工现场绑扎的 方法,钢筋搭接均采用焊接,单面焊焊缝不小于10d。钢筋绑扎时,做 好防护工作,防止钢筋被污染。
6.2.2、场坪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应按照1:1.25坡率进行边 坡护坡,并将边坡修整平顺圆滑。
6.2.3、场坪四周应开挖预留排水沟,并在地势较低处设集水沟将水 排出场坪内,根据地形最终将水引向水沟及河流处.
6.3锁口开挖 6.3.1锁口圈基坑土方开挖时采用挖掘机开挖,机械开挖时,依据设 计图纸锁口尺寸预留15~20cm采用人工修整,保证成形质量、侧壁土体 稳定性。 6.3.2开挖时中间部位先挖,并在中部设一临时集水坑,防止地基受 水浸泡。另外,如地层有渗水,在渗水部位设置集水管。
相关主题